粤港澳大湾区5年内将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湾区,一定要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加强同世界各地的合作。
11月29日,第一财经创新与技术大会深圳站在深圳中洲万豪酒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作了如上表述。陈清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要吸引国际创新资源聚集,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创新要素便捷流动。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九大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达6956.93万,GDP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17%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预测,未来6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粤港澳经济总量达到14.76万亿元。
陈清泉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不足是高端人才不够、原创性不够、转化率不够,一定要有跨界融合的机制,而跨界融合的含义包括不同学科的交叉跨界,不同产业不同商业模式的协同跨界,不同体制的立体跨界。
“科研在学校的实验室从科学变成技术,从技术变成产品,从产品变成多种壁垒,这个壁垒来自不同专家、官员、企业家的认识,所以一定要跨界融合。”陈清泉说。
就在不久前,中国科学院数个科创合作协议密集落地大湾区。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家发改委将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创新极。
陈清泉还表示,大湾区要注意差异化,协同创新,避免重复和恶性竞争,资源共享、互认、互通,发挥港澳和九个城市群各自优势。
“香港、澳门缺乏土地和产业,而其他城市有,香港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化,是吸引高端人才最好的地方。”陈清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