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安吉县委书记:我们走过“只要金山银山”的邪路

来源:互联网

说到浙江安吉,许多人会想到竹子之乡、白茶之乡。其实,安吉也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之一。

安吉不仅是全国首个生态县、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也是全国首个县域联合国人居奖得主。

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安吉一度因盲目发展经济牺牲生态环境,陷入发展窘境。“我们既走过‘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邪路,也走过以为绿水青山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的消极保护弯路。”6月5日,安吉县委书记、县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单锦炎对记者说。

在当日环境保护部举办的“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上,安吉县获得了我国生态文明最高奖“生态文明奖”。

单锦炎介绍,2001年,安吉县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全面破题,开启了一场近乎悲壮的革新历程:启动对112家污染企业的综合治理,强制关闭22家严重污染企业,烟尘污染企业集中整治,200余处矿山复绿。2003年,又正式提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目标,安吉县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于同年应运而生。

这个领导小组集中了全县各部门的“精兵强将”,县委书记、县长同时担任组长,县四大班子部分领导与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40多个部门、乡镇一把手担任组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设行政编制4人。

但具体朝什么方向做、怎么做,还存在分歧。“正当我们迷茫彷徨之时,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又一次来安吉调研,在得知天荒坪镇余村主动关停矿山和水泥厂、不再靠卖石头致富的情况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单锦炎说,当时,习近平对大家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有所得有所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在“两山”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安吉最终确立了“中国美丽乡村”这一重要载体。

自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程,目前共有179个行政村开展了创建工作,建设覆盖面达95.7%以上。

今年5月27日,以安吉县人民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对外发布,标志着安吉正式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

安吉调整完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六大专项规划,制定并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蓝、绿”三级控制规划和矿产开发、山林开发、水资源利用等控制性详规。自2012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考核专项资金,用于对生态乡镇的横向转移支付。

做生态文明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单锦炎表示,经济实力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但发展经济要严守生态红线,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单锦炎介绍,安吉县借助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环境优势,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有效集聚,5年共建设100个农业园区,其中省级精品园区54个。曾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白茶,品牌价值就已达到29亿元,今年产值达到22亿元。

单锦炎说,按照生态功能布局定位乡镇发展导向,取消工业考核,只在3个乡镇集中布局工业平台,实现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同时在全县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前置审批和后评估考核,强化亩均税收和环境效益评价,提升椅竹两大传统产业,培育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

如今,竹产业实现了从根到叶、物理到生化的全竹利用,打响了“全竹家居”区域品牌。安吉108万亩竹林占全国竹资源的1.8%,创造产值180亿元,以占国内1.8%的立竹量创造了20%的国内竹产值。安吉的椅业历经30年发展,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着力科技创新、品牌塑造与标准制定,年产值280亿元,出口8.95亿美元,占全国椅业出口的一半。

单锦炎介绍,安吉县在25公里休闲产业带上布局一批诸如凯蒂猫乐园、港中旅等19个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2014年全县共接待旅游1204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27.5亿元,实现了月接待游客过百万、月旅游收入过十亿。

单锦炎介绍,十年来,安吉的地区生产总值由89.3亿元增长到303亿元;财政收入由7.81亿元增长到55.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034元增长到23610元。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公共事业,已实现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11项公共服务全覆盖。

中国生态文明奖经中央批准设立,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具体承办,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此次为首届,评选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和一线。

安吉县以占国内1.8%的立竹量,创造了20%的国内竹产值。摄影/章轲

安吉县历任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