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29日披露,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斯达”)回复上交所二轮问询。
此轮问询,上交所就3.0T 超导磁共振销售情况、经销模式最终销售的核查情况、应收款项坏账计提的充分性、研发人员薪酬和研发投入等主要方面提出12个相关问题。
追问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与当前经营收入情况相比,交易所在对贝斯达的二轮问询中,表现出对企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格外关注。
据贝斯达披露,其磁型 MRI 设备销量在市场全部品牌中排名第一位,境外 GE、西门子、飞利浦主流厂商在境内已停止永磁型 MRI 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认为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超导型产品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同时,报告期内的设备单价呈上涨趋势。
上交所提出,贝斯达需对 “超导型产品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是指增量或存量,是否对增量存在较强替代性进行说明,如是,也必须说明相关排名的意义,是否可能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根据保荐机构东兴证券的回复,从永磁型磁共振产品市场的增量或存量情况分析,均可以说“超导型产品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
东兴证券表示,在存量市场上,永磁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可基本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同时因产品使用周期较长,大都在8至10年,使用期间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因此永磁型产品的维护市场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
另一方面,在增量市场上,超导型产品并不会完全替代和淘汰永磁型产品,虽然目前市场新增需求以超导型产品为主,且超导型高场强是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但永磁型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主要原因系永磁型产品相对于超导型产品,具备低成本、开放式结构方便介入治疗且减少患者幽闭恐惧、低耗能、维护经济方便等优势;同时,超导型磁共振产品所必须的液氦价格较高,维护成本相对昂贵等。
在研发投入方面,据贝斯达披露,报告期研发投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 9.50%、6.16%、5.87%。上交所提出问询,要求说明研发支出占比较低的原因、是否足以支撑发行人的创新活动、是否与目前披露的创新活动相匹配、未来研发投入计划等。
对此报告回复称, 受限于发行人现阶段融资渠道有限,目前的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相对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发行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急需的项目上, 制约了研发方面的大额投资。 且公司研发投入财务核算口径仅指当期的研发费用,不包括用于产品研发、 设计及创新过程中的资产投入。但近年来,公司践行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由 2016 年的 2089.52 万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4476.93 万元。
贝斯达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本实力将得到提升,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向高性能医疗设备关键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和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以研发实力推动产品升级。
上交所还发现,在报告期内,贝斯达应收款项的周转天数分别为 707.49 天、697.48 天、696.02 天,与合同约定的收款周期有一定差异,且报告期内公司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小。因此上交所提出,具体说明在逾期款项较大的情况下,是如何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以及如何保证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根据回复,贝斯达将按照还款计划确定大额逾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进行折现,确认单项减值测试的减值金额,并与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比较,按照两者计算的结果孰高原则,审慎地计提坏账准备。
从新三板摘牌,曾冲刺创业板未果
公开资料显示,贝斯达是一家集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制造商和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2015年9月29日,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
2016年3月,贝斯达在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2017年5月,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创业板上市,但这一次冲刺创业板失败。
2018年1月,贝斯达再次报送招股说明书,这一次创业板上市也没有下文。2018年5月,公司第二次宣布在深圳证监局完成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2018年7月27日,公司在新三板终止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