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报道指出,台金江舰“误射”雄三飞弹事件,经台当局“国防部”与台海军调查,真相大致水落石出。当天中士高嘉骏自行练习发射程序,误选“双弹”模式;舰上资深干部则对系统原理不够了解,误将四具发射箱的火线都接上,一连串错误导致重大意外。至于事件远因,则是台“中科院”设计系统时,对操作者可能的错误,缺乏提醒机制。
据报道,金江舰共有四枚雄三飞弹,操控台位于战情室内。平常操控台与发射箱之间,必须接上“火线”,指令才能传递。每具发射箱各有一条火线,由兵器长保管,经舰长同意才可领取、安装。
如果是训练而非实战,将火线接上发射箱时,要同时接上一具模拟器,此时系统虽完成通路,射手可以输入目标信息,其实连结的是模拟器而非飞弹。按钮后,模拟器回报“已发射”,实际当然没有射出。
设计方拒绝无辜背锅
由于每次训练都须安装火线与模拟器,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台“中科院”新一代操控台增加“离线模式”,可以不连接弹箱,就让射手练习目标设定等动作。不过舰艇年度“甲操”必须模拟完整发射流程,仍需使用原先的“火线加模拟器”模式。由于雄风系统会根据目标方位,自动选择向左舷或右舷发射,一艘船上有两具模拟器,便在左右各装一具,以利测裁官临场指定目标。
七月一日当天,金江舰却将四条火线都接上,除了装有模拟器的一、二号弹,三、四号变成真正待射的“热弹”。按照规定,飞弹接上火线后,必须有资深干部在战情室监看,不许操作手擅自操作。但当时干部们忙于准备考官前来,将高嘉骏一人留在战情室。求好心切的他自行温习发射程序,却误将发射模式设于“双弹”而非“单弹”。
当时金江舰船艏向东靠泊,高嘉骏设定的假想目标位于西北方,系统自动选择左舷两发飞弹,其中一枚装有模拟器,另一枚却“顺利升空”,酿成大错。
台湾“中科院”24日对此表示,台军所谓缺乏提醒机制与事实不符,雄三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在执行操作时,各阶段皆有提醒机制,相关事件的发生“只能在台军自身找原因”。
据东森新闻报道,台“国防部”透露,但目前全案仍在侦办中,最终处理结果还需等待一段时间。报道也称,台军高层此前已经表示,整起事件是“多重错误下的产品”,“会发生这种事件并不是一个人的疏失,也因此责任并不会归咎到操作手身上”。
目前,台军已经有7人受到惩处,其中金江舰射控士官长陈明修记大过两次,高嘉骏记大过两次。有岛内军事专家接受中天新闻采访时称,尽管全案目前 并未完全结案,但台军的纪律处分已经为此“定调”,加上相关人士在事件遇难者灵堂被迫跪行“赚足同情分”,再结合此次调查给出的“各种充分理由”,相信最 终处理结果也将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台湾网民对调查结果不买账
事件相关人士被记过 但无一人被踢出海军
据东森新闻报道,台“国防部”透露,但目前全案仍在侦办中,最终处理结果还需等待一段时间。报道也称,台军高层此前已经表示,整起事件是“多重错误下的产品”,“会发生这种事件并不是一个人的疏失,也因此责任并不会归咎到操作手身上”。
目前,台军已经有7人受到惩处,其中金江舰射控士官长陈明修记大过两次,高嘉骏记大过两次。有岛内军事专家接受中天新闻采访时称,尽管全案目前 并未完全结案,但台军的纪律处分已经为此“定调”,加上相关人士在事件遇难者灵堂被迫跪行“赚足同情分”,再结合此次调查给出的“各种充分理由”,相信最终处理结果也将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尽管台军定调整起事故是“系列错误导致的重大意外”,但《中国时报》报道称,造价昂贵而且拥有强大攻击力的雄三导弹怎能不需要钥匙,在操演期间为何需要接上火线等问题早已成为朝野“立委”质疑的重点,事件也暴露出台湾海军日常战备训练的真实面目,台军至少存在人员责任心严重缺失、训练水平差以及 导弹火控系统三大问题。《联合报》24日称,这次海军误射导弹背后暴露的结构性问题更值得忧心。台当局高层都须检讨,近年不断削减军方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否适当。
(综合自中国台湾网、台湾联合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