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后,各省份也先后发布自己的经济“半年报”。目前,沿海四个经济大省的半年报均已揭晓。从数据上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领先优势在扩大。从增速上看,浙江的增速在四个大省中领跑。
广东领先优势扩大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5万亿元,达到50501.17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6.5%,位于年度目标区间上限。同期,江苏实现GDP 4858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
由于基数和名义增速的差距,在总量方面,广东对江苏的总量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广东GDP总量比江苏高1918.47亿元,这个差距比上年同期扩大了440亿元。如果考虑广东下半年GDP占全年比重较大这一特征,则全年下来广东GDP领先江苏的差值将有望突破5000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2008年广东领先江苏5814亿元,其后7年的差距分别约5025亿元、4569亿元、4069亿元、3009亿元、3002亿元、2704亿元、2696亿元。但就在江苏连续7年追近广东后,2016年,广东对江苏的领先优势又重新扩大,2016年到2018年分别是3425亿元、3978亿元、4682亿元,差值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
优势扩大,有多个方面原因。其中,近年来广东投资增速反超江苏是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比一季度回升2.5个百分点。
同期,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年度目标1.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3%;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增长26.0%,铁路运输业投资恢复性增长1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4.2%。教育、医疗等民生投资快速发展,上半年,教育业投资增长37.0%;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40.8%。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称,基建提速与大湾区的建设有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珠三角各市也纷纷成立了湾区办,推动第一轮项目落地,保障资金到位,有力地推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
另一方面,广东的转型升级最早,目前成效逐渐显现。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分析说,江苏原有的产业结构与广东有一定差异。广东原有的外向型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的外资,且以日用品生产为主,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比较早,力度最大。这几年,广东已经逐步走出调整的过程,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走出比较快的步伐,重新焕发了活力。
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现代工业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3.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6.5%、31.6%,比上年同期提高0.8、1.5个百分点。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3D打印设备增长334.5%、新能源汽车增长184.2%、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128.4%、液晶显示屏增长30.8%,智能电视增长11.5%。4G用户、通信消费、快递业等新业态表现突出。
从三产占比来看,广东三产占比达到了56%,在四个经济大省中位居第一,比江苏高3.2个百分点。上半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2%。服务业发挥“稳定器”作用。
浙江增速领跑
从增速来看,上半年,浙江GDP为28256亿元,增长7.1%,增速高于全国(6.3%)0.8个百分点,增速在四个大省中领跑。同期,山东全省实现GDP418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4%,增速在四个大省中最低。
另一方面,尽管浙江的GDP总量只有山东的67%,但浙江上半年一般预算收入却比山东多了628亿元,上半年浙江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3%,增速在四个经济大省中领跑,而同期山东仅为1.9%。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乡镇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浙江近年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海康威视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前浙江新动能继续发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浙江也吸引了大量人才进入。猎聘网近日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现状大数据报告》显示,从2018年二季度到2019年二季度,杭州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为8.82%,其次是宁波,为8.27%。
从三产占比来看,上半年浙江达到了55.9%,基本上与广东相当。现代服务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比之下,第三经济大省山东近年来不仅在总量上与粤苏两强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在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三产占比为例,目前山东为50.7%,与粤浙有较大差距。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2008年以后,同样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如广东、浙江等,转型升级的力度比较大,包括机器换人等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力度非常大,现在慢慢显出成效。相比之下,山东的转型升级步伐比较缓慢,例如,广东、江苏等地的突出行业是通信计算机行业,而山东能源原材料之类的基础工业依然占据主要部分。
相比广东和苏浙,山东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好,以国有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彭澎说,产业结构是两者差异的一大关键。重工业、国有经济占比高的区域,近几年受到的影响都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山东也在积极对标先进省份和发达地区,寻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加快转型升级。从去年开始,到南方考察并对标学习,几乎成为山东各地市的基本动作。今年3月底,青岛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还专门带队赴深考察学习。此后不久,济南提出“对标上海”,济南市代表团在5月底出动70余名领导干部,前往上海。
今年3月,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率市党政考察团到嘉兴、泉州、宁波、苏州、南通等五市考察学习。7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题为《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潍坊市委书记南方考察归来的“发展之问”》的文章,提到“这次为期一周的南方之行,带给考察团巨大的思想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