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个部门联合执法的大力打击下,曾经喧嚣一时的非法金融传销组织浙江宁海“日日会”已经全面瓦解。根据宁海县政府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到9月10日,共有121名会头、1262名会员投案自首,涉及金额5.4亿元。
日日会迄今为止的不完全统计人数和金额规模令人惊讶。非法民间集资为什么总是屡禁不止,而今为什么又在宁海如此大规模地卷土重来?记者追根溯源,采访了宁波当地的金融界人士以及各方专家学者。
二季度宁海民间借贷利率达27%
据悉,宁海“标会”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就已经出现,是互助性质的民间筹措资金的方法。“日日会”是标会的一种。
“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对宁海做过考察调研,对当时民间集资盛行非常吃惊。”宁波市银监局一位人士在提到宁海县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宁海的民间集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是全市最厉害的区县。”
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监控的民间借贷利率显示,从2005年以来,宁海县的民间借贷利率一直居宁波市全部区县之首。
据监测,今年二季度宁海县民间借贷利率高达27.06%,远高于宁波市13.26%的加权平均水平。
据了解,这一监测主要针对从民间获得正常生产经营性流动资金的借款利率。“以日日会超短周期、高利息的特点来看,直接流向生产经营活动的概率极小。但却可能由于标会高息的存在,使得正常民间借贷成本也相应抬高。”一人行宁波中心支行人士指出。
日日会在金融危机后涌现
在2008年以前,宁海县只有9家银行机构(至今增加到15家),民间借贷成为支持日常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互助会形式的标会之前一直存在,而日日会大规模出现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的,当时遭遇周转问题的小企业、个体户可能增加,再加上银根较紧,使得民间集资需求骤增。”宁海金融办裘德亮表示。
当高息回报难以支撑会众人数不断增加之际,以会养会、会套会的现象就开始越发疯狂。
据了解,2008年宁海县全年人均总收入24736元,为全市区县最低。
“相比宁海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消费相对超前;可能由于靠近温州,居民投资意识也相对超前。”宁海县政府一人士在谈到宁海居民消费投资习惯时这样表示。
截至8月份,宁海县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为285.79亿元,贷款余额376亿元,而事实上,近几年由于宁海县的快速发展,存贷比例长期倒挂在130%的水平。
“越是发展中的地区、小企业成长的地区,越是民间集资密集的地区。”曾研究过浙江省内标会行为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认为。“随着组织形式完全转变为经营性质、投机性质,利益驱动使得参与人更多、利益链条更长更复杂是这类标会变异的内因。”
监管缺位?
“我认为首先应该尽快让相关民间集资的法规细则更加明确,同时明确执法主体;二是放松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给小银行、正规小额贷款公司以发展空间,使市场充分竞争,满足融资需求。”史晋川表示。
然而,对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集资,事前监管始终处于缺位状态。
从2008年开始,宁波市政府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非法集资办公室。“非法民间集资,主要还是靠公安系统负责;普通民间集资我们管不了也没法管。”一位接近该办公室的人员告诉记者。
经济学家陆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法民间集资是无法根治的。”
他指出:“对于民间集资如果加以监管,等于变相承认其合法化,所以无法监管,只能提醒民众注意风险、惩治罪犯加以警示。但要想真正长期改善这一问题,除非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和金融产品改革,让民间集资失去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