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财报眼】工行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042亿元 资产质量核心指标有喜有忧

来源:互联网

2020年8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23亿元,同比增长2.1%;拨备前利润3148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下降11.2%。资产质量总体稳定,6月末不良贷款率1.5%,比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今日,工商银行于线上召开2020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净利润同比下降并不是工行自身经营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快风险化解的结果。总体来看,上半年,工商银行既充分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与实体经济共担风雨,又保持了经营质态稳中有升的态势。

为复工复产领域提供融资支持1.2万亿元

半年报显示,工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23亿元,同比增长2.1%;拨备前利润3148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下降11.2%。

行长谷澍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工行经营呈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让利幅度、加大拨备力度、客户和科技优势进一步巩固四大特点。

谷澍表示,工行在积极服务“六稳”“六保”的同时,经营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集团实现拨备前利润3148亿元,同比增长2.1%;营业收入4023亿元,同比增长2.1%,利息净收入3065亿元,同比增长2.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0.5%。

“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共担风雨,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上半年,我们一方面积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努力保障实体经济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企业的让利和延本延息,这样做既有利于企业平稳度过当前的经营困难,也有利于银行保全资产,平滑风险曲线。” 谷澍说道。

数据显示,上半年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近1.1万亿元,同比多增3100多亿元,增长7.3%。新增地方***债投资4673亿元,主承销各类债券9111亿元,均居市场首位。累计为复工复产领域提供融资支持1.2万亿元,其中贷款94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525亿元,占比77.5%。制造业贷款增加229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28亿元,占比36%。普惠贷款增加1684亿元,增长35.7%,超额完成全年增速40%的序时进度。民营企业贷款增加1874亿元,增长9.7%。

谷澍介绍,工行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减免收费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518亿元。其中,落实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利271亿元;落实各项收费减免政策让利175亿元。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让利72亿元。

处置不良贷款1042亿元

上半年,工行计提资产减持损失1255亿元,同比增长263亿元,增长26.5%;使用核销资源657亿元,同比增加217亿元,处置不良贷款1042亿元,同比多增122亿元;拨备覆盖率195%,整体保持稳定。

副行长廖林表示,今年的疫情影响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提供了一次实战性、真实情景下的压力测试,工行资产质量指标总体可控,核心指标有升有降、有喜有忧。

廖林介绍,工行资产质量具体指标体现三个特征:一是不良率、不良额两项指标比年初有所上升;二是逾期额、逾期率和关注贷款额、关注类贷款率四项指标比年初有所下降;三是逾期和不良所形成的剪刀差实现负值。

廖林表示,工行资产质量管控有所承压,但是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中可控的态势没有改变。同时这次疫情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风险管控的现实场景和演练的机会,工商银行及时调整了风险策略和风险管控措施,效果良好。

具体来看,一是及时调整风险策略。当期突出“全面排查、排危化险”,未来重点“精细管理、优化结构”的风险策略。二是及时调整风险管控措施。通过“强基、纾困、清淤”三管齐下,与实体经济共渡难关。

廖林表示,工行在“清淤”措施上落实两个持续。一个是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在消化包袱的同时,腾出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持续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果,实现“三升一降”,常规处置、常规核销与账销案存明显提升,批量转让规模降低,为资产质量平稳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总体看,阶段性延本延息会有效减缓企业的资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延缓银行风险暴露,延缓风险处置的空间时间。下半年,我行延本延息贷款对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可能会增大,但我们有信心保持这部分资产质量的可控和稳定。”廖林称。

个人客户总量达6.64亿 创历史新高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工商银行个人客户净增超1400万户,个人客户总量达6.64亿户。手机银行客户规模与活跃度市场领先。互联网金融客户突破5亿户,月均活跃客户数在金融业中率先破亿。个人客户的存款、债券、投资等各类金融资产规模达15.5万亿元。个人金融板块营业贡献提升至近50%。

在谈及上半年工行第一个人金融战略的进展情况以及工行未来如何确保个人金额业务竞争力时,工商银行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对新浪财经表示,总体上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银行战略进展良好。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在客户规模上。截至6月底,工行个人客户总量达到6.64亿户,创历史新高,比年初增加了1400万户。其中互联网金融客户突破5亿户,月均活跃客户在同业当中率先破亿;个人手机银行客户3.85亿户,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同时,信用卡客户规模也超过了1亿户。

第二是在经营规模上。截至6月底,工行个人客户的存款、债券、投资等各类金融资产规模达15.5万亿元,保持行业领先。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万亿元,日均增量居银行业首位;个人贷款余额达6万亿元。

第三是在营业贡献上。今年上半年,工行个人金融板块营业贡献占比近50%。近三年,个金板块在全行的营业贡献每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对全行经营起到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第四是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上半年,工行加大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建设总部“智慧大脑”,为客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依托“工银E钱包”打造“无界工行”,合作项目累计超350个,累计服务客户超2500万人。

对于线上化之后的金融服务问题,宋建华表示,工行将发挥个人金融业务的品牌效应、夯实客户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智慧化转型,同时深化场景生态建设。工行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坚持全量客户理念,以场景建设和产品创新为支撑,来稳步推动个人金融业务转型发展,为更多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趋势行情不容错过!

工行个人贷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