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一财社论:修复全球互信,中国提出应变重建之道

来源:互联网

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修复全球信任赤字,中国在瑞士达沃斯提出了应变重建之道。

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围绕“重建信任”这一年会主题发表了特别演讲,明确提出重建全球信任的五点建议,并发出“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等允诺。

世界经济论坛以“重建信任”为年度主题,切中了当前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信任赤字,正如李强总理所言“现在的信任之基遭到了破坏。信任缺失正在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及和平发展的风险”。

这并非危言耸听。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各种有关“脱钩断链”的声音不绝于耳,“友岸外包”、“去风险”等,成为了当下主要国家应对全球信任赤字的重要抓手,带来了国际经贸的边际成本抬升,以及欧美主要国家持续不退的高通胀压力等。

这让各主要国家切实感受到了信任是一个易碎品。建立信任需要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而一旦在朝夕之间遭到破坏,其代价高昂,要重构和重塑信任,破解信任赤字,更是需要不懈的努力。

当前要破解信任赤字,首先需找寻到一个各方都认同的博弈聚焦点,即共识的信念框架,也即李强总理所言的“首先建立在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并愿意为之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冷战结束后启动的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全球化,其共识的信念体系聚焦在经济领域的收益最大化,各国淡化意识形态,用比较优势拉伸了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度。

随着国际产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分工合作深度的不断扩大、各方接触的日益深入等,不同价值观、认识论和习俗等的碰撞日益增加,这导致各方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安全和信念认同问题。

遗憾的是,现有的全球贸易体系和争端解决机制等,面对这种非完全经济领域的诉求,变得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现有的全球经贸体系,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并没做好相应准备。

为此,重建信任之道,最为基础的是为信任重启铺设具有可信允诺的信息结构、沟通渠道和激励约束兼容机制等。因为安全和风险这些主观感知带来的信任问题,源于现有国际经贸体系更多强调合作共赢,而在分歧的约束上带有典型的非强制性,如WTO体系下作出的纠纷解决方案,缺乏强制性,这导致国际贸易中违约成本相对较低、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各方提出的允诺、承诺乃至威慑等策略,缺乏一个可验证、可执行的程序和机制。因此,如何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硬约束,显然是重建信任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同时,重建信任的先决条件就是各方必须重信守诺。如何重信守诺?显然并非简单的白纸黑字的单方面输出,而主要是要让对方切身感知到,诚信允诺是一个非独立决策体系,一方的行为只有获得对方认同和反馈,才算一个可信允诺的信任重建过程。

基于博弈论分析框架,可信允诺的关键是通过约束自身的选择自由和权利,让对方基于现实理性感知到,己方从重信守诺中获得的边际收益,高于背信弃义带来的边际收益;同时,重信守诺作为可信允诺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合作博弈的一方具有足以令另一方信守承诺的反制措施。

具体到经济领域就是,各方需加强市场制度和秩序等的共识体系,如涉及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环境、负面清单管理等,搭建一个相互认同的全球经济治理标准体系,保证产业链供应链一脉相承和高度融合。

李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绿色发展合作及加强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等五项建议,展现出了中国在重建全球信任上的诚意。同时,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等政策措施,也是在用切实的行动,为重建全球信任添砖加瓦。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反映出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曲折中前行,全球信任正在分歧中淬炼,全球合作和全球信任是通过复杂的利益博弈铺就的,竞争是信任的融合剂,当务之急是要管控好竞争,避免其滑落为完全对抗。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这受到中国重信守诺、言行必果的支撑。

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