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化工企业的生产基地距离你家需要有多远,答案几乎会让所有人大跌眼镜——20米。
对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居民来说,这已是习以为常的现实:走过巴斯夫设在此处的生产基地边的一个街道,你就能找到自己家的门口。
这在非常注重环保、创造理想人居的德国非常罕见。而且,若放在其他欧美地区、化工业爆发式增长的亚洲,也是一个奇迹。不管是政府,还是化工企业自身,都希望把工厂置于远离闹市区的化工及工业园区。
路德维希港的特殊地理位置会让人好奇,巴斯夫该怎么处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它的安全、废水排放到底做得怎么样?
和谐社区关系
距离法兰克福约1个多小时车程的路德维希港市,一幢写着“BASF”四个英文字的高层白色建筑会提醒你,化工厂就在此处了,它也是巴斯夫欧洲最大的化工基地及研发中心所在地。
虽然有10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厂区足够庞大了,但在里面一转,你会发现这里真是井然有序的拥挤。最宽的一条路,估计也只能并行4辆中型卡车。它不像上海化工区那样,两个装置之间能隔上数百米。
据巴斯夫公司一位讲解员介绍,这里有2000幢建筑物、2000公里地上管道、115公里的公路、160多套装置。
从白色大楼旁边的访客中心四楼窗口向外望去,记者发现,街对面就是一幢幢五六层的居民楼,几十套排列有序的别墅也沿街而立。
“对面全都是居民区,我们离他们约有20米左右的距离吧。”巴斯夫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社区关系负责人沃尔夫(Karin Wolf)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130多年前,一家生产染料的苯胺碱厂在路德维希港诞生,它也是巴斯夫的前身。此后工厂逐步扩大,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该基地因战争而被摧毁,1945年员工们再度于原址重建了该厂。
沃尔夫说,随着基地的不断壮大,巴斯夫的某些职员也把家安在了公司边上,居民区逐步形成。
但现在,住在巴斯夫工厂附近的人包括了各行各业,并不单一。
而在环保、安全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多年前,有些化工厂则直接建在居民区附近。
如今,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类似厦门居民要求“PX工厂”搬离厦门、中石化炼油厂需撤出广州等一系列事件也提醒着很多企业,要注重化工装置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
如何与如此近距离的社区居民友好相处,是一门学问。
巴斯夫安特卫普高级传播主任Philippe Heyvaert告诉记者,公司会不定期地组织每个社区居民来化工厂参观,每隔一段时间也会举行一次社区咨询会议。
“咨询会议会涉及环保、安全等等。两周前,我们就开过一次会。当时厂区发生了一个小事故,居民们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做了相关的解答。下个会议将在6月份召开。” 沃尔夫表示。
这些互动会带来不少好处。比如,如果某个化工装置的声音过大,工厂员工会在收集到居民的反馈后,及时了解情况,并做一些方案。另外,有些居民的建议,也可以成为企业相关安全设施的标准之一。
安全为首位
社区与工厂这么近的距离,居民很容易担心起工厂的安全性。
巴斯夫集团工艺安全总监Gerhard Kuhn对记者表示,公司虽有众多的化工装置,但每一个装置建设前都要进行风险评估。“简单地说,装置在设计时我们就要确定,它对人、环境是否会造成危险。”
一个化工装置的工艺安全理念共分为多个步骤:要使用风险最小的化学品和反应装置(如一些毒性小的化学品一定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对于装置的数量、产生的压力和温度要精心设计(如降温、降压设计);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与其他建筑等保持合适的距离;接下来就是对于设备和非爆炸性原料的选择。
在工艺控制上,如果要采用一些危险性高的原材料或者化学品的话,其运营要额外保护。
而且,防护设备、多重安全措施也需要多加考虑。安特卫普基地的聚氨酯原料生产总监Koen Vandewalle带着记者来到了MDI制备过程中需要的光气装置前。
由于光气有剧毒,任何接近者都要佩戴光气卡、呼吸机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状况。“它有五重安全保护措施,而一般的设施只需要三重。”
Gerhard Kuhn说道:“总之,一个设施在建设之初就要想好它应建在何处、用哪些材料、怎样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危险的发生。而且,与该装置有关的设施、安全技术数据、技术参数也需全部备案。针对危险性较高的装置要反复检查工艺流程、管道仪表上的细节问题。随后,设计和安全人员再把建议书交给董事会,看看领导们是否批准。”
Koen Vandewalle还告诉记者,设计的细节对于一家企业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巴斯夫某装置的旁边连接着职员的办公楼,但两幢楼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墙壁。这种墙壁不仅能防止火灾的扩散,而且能完全避免火灾发生时直接威胁到工作人员。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一个特别设计:部分大楼出入口的门框上配有淋浴龙头。原来,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员工可马上跑到这样的龙头下做淋浴处理,尽快灭火。
只有把每个细节确认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工厂运转正常,进而为周边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009年巴斯夫发生了250起的小事故,请注意,我们是把一些爆破片、开关和警报、一些防护设备不能启动等众多小问题都称之为事故,但因工艺引发的事故是没有的。” Gerhard Kuhn表示。
污水排放谨慎
紧靠着莱茵河的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不仅每天从绿波荡漾的莱茵河中获取3696立方米的河流水,也格外注意水质的保护、减少废水的排放。否则,周边居民肯定会抱怨连连,2000万人口的饮用水质量也将成问题。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Peter Schmittel向记者介绍说,设立在郊区的巴斯夫欧洲公司废水处理厂每年要处理1.2亿立方米的废水,其中的83%来自化学品,剩余的17%则是处理市区的普通废水。
“在废水净化时,要做机械净化和生物净化。机械净化包括四个由电脑控制的初级沉淀池,而生物净化时则要用到5个含硝的充气池、15个净化池。” Peter Schmittel说道。
目前,废水厂有机碳的总量为61吨/日,相比2000年的188吨/日有大幅下降,而废水处理后氨氮的排放量也从2000年的每日9吨直线下降到了每日600克。
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的产品数量多达8000种,因此对于各个设施的化学品废水排放都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
如果废水处理厂的给水和排水系统出现故障,环境监测中心将把污水收集在储水罐内做隔离,并查找原因。
除了废水做洁净处理之外,冷却水的回流也需小心。
巴斯夫自有供水系统每秒都会从莱茵河引入40立方米的水,其中90%用于冷却。这些冷却水不经过污水处理厂,而是直接由专门的下水道系统做收集,再注入到莱茵河。
与冷却水回流有关的排水口有13个,公司会不断记录水量、有机碳总量和温度、PH值等等。一旦这些排水口的数据异常,公司将立即启动应对措施。
不管是与社区之间的互动,还是工艺安全及废水处理,都是巴斯夫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巴斯夫对全球各工厂在生产工艺、工作安全和职工健康、环保的审计工作就实行全球的统一标准,并随时审计。
巴斯夫执行董事会成员兼巴斯夫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人Harald Schwager博士就说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的相互协调。
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贺斌杰也表示,经济成功与环保、社会责任的相互结合是巴斯夫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也是公司战略的关键因素。“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自己、也为行业及其他合作伙伴,创造了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