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持续发酵中。据悉,美国政府已正式起诉“棱镜”计划泄密者斯诺登,罪名是从事间谍活动、窃取政府财产等三项罪名。随着斯诺登离开香港,他的命运又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针对“棱镜门”所反映的国际情报工作的情势,以及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后的中美日三国关系新变化,《第一财经日报》对长期从事国际情报收集分析工作的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前局长孙崎享进行了专访。
“棱镜门”考验中美外交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看待“棱镜门”事件?
孙崎享:美国对外国实施窃听这件事,我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并不会感到惊讶,甚至会觉得很平常。然而,不同于电话窃听或入侵个人电脑等需要逐个追踪的传统手法,美国现在采取的是直接掌控最根本的网络服务器的手法。此前,外界一直在猜测这一手法是否被实际运用,而“棱镜门”的曝光,让人们清楚看到,猜测已经成了现实。我相信,中国对谷歌和“脸书”(Facebook)等进入中国之所以会采取审慎的态度,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棱镜门的曝光还显示,不仅针对中国,美国还对本国公民以及盟国进行窃听,而这些盟国中,欧洲国家的态度很值得关注。欧洲对棱镜门表现出严重关切,欧盟司法委员近日致信美国司法部长,要求美国就其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是否包括欧洲,是否超出反恐范畴等问题向欧盟作出解释,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同访德的奥巴马总统会谈时,也提及了“棱镜门”。可见,在这一问题上,美国的欧洲盟友们的不满态度十分明显。
而英国则不同,美英两国之间在情报共享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虽然还没有掌握十分确凿的证据,但据我推测,美国可能对英国作出过承诺,将不会对英国国内实施窃听措施,而法国和德国这些欧洲盟友,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承诺。
日报:那同样身为美国盟国的日本呢?从媒体报道来看,日本似乎对“棱镜门”的关注度并不高。
孙崎享:日本同法国、德国一样,也不会得到美国对英国作出的类似承诺。照理说,日本应该同欧洲一样,对此次被曝光的美国的窃听行为表达抗议,但日本并没有这样做。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将日本视为其经济上的威胁,为了应付这一威胁,美国的情报机关进入了日本国内,对日本展开了正式的窃听措施。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人觉得,既然美国对日本的窃听早已开始,现在日本去争吵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意义吧。很遗憾,日本在很多方面对美国采取“追随”的态度,已经没有了对美国的行为进行质疑的能力。
日报:美国政府已起诉爆料人斯诺登,他的引渡问题将何去何从?
孙崎享:对中国政府来说,斯诺登越早离开香港越好,不然问题会变得很棘手。首先,香港同美国有引渡协定,如果美国提出引渡请求,而香港选择不引渡的话,就必须要对美国有个合理的说明,而这并不容易。如果问题持续发酵的话,甚至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时,对中国政府来说,引渡斯诺登,意味着中国将揭露了美国窃听中国行为的爆料人交还给了美国。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这个问题相当棘手。
对美国来说,特别是对奥巴马政权中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势力来说,这个问题同样棘手。我认为,在美国政府中,要求在不破坏中美关系的前提下双方就此问题进行直接对话的声音一定会出现。
虽然不能透露具体细节,但据我所知,即使在过去中美关系高度对立的年代,美国也曾在一些十分重要且敏感的问题上,寻求过或者试图寻求过中国方面的合作。有理由相信,中国会通过特定的渠道向美国表达在这一问题上的忧虑,并寻求双方合作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能。
中美构筑新型大国关系
日报:既然提到中美关系,如何评价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的成果?
孙崎享:我认为,习近平此次访美,明确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美国已经认识到,中国将成为同美国一样的大国,并且美国将以此为前提同中国构建新的两国关系。虽然在此之前,美国也一贯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但将中国视作同美国对等的超级大国作为前提来进行首脑会谈,这是第一次。
日报:日本媒体似乎更多在强调中美两国间仍存在很多问题。
孙崎享:这是日本媒体在报道中美关系上最大的缺陷。中美两国之间并非没有问题,但从奥巴马总统的表态可以看出,今后不论中美之间发生什么样的问题,美国都不会使其破坏两国之间的关系和友好氛围,而是会以中美两国之间的大局为重,中美两国已经形成共识,即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即便有分歧,两国的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是有益的。然而,日本的媒体却看不到这一大局,只是习惯将目光聚焦在一些具体的小问题上。
日本在提及中美关系时喜欢强调,中美之间存在不同价值观,然而,这并没有太大意义。美国对中国的基本判断是,中国虽然同美国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与苏联不同,中国并不热衷于将自己的治理模式输出到外国去。
这就像各国的唐人街,横滨、纽约都有唐人街,这些唐人街内部实行的是中国人的规则,但唐人街里的中国人并不会试图将自己的规则推行到整个纽约。中国人在唐人街内部施行自己的规则,然后从外部招揽客人,通过和客人合作的方式获得利益,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实际上,这种观点并非是我独创的,而是出自美国学者的论文。
日报:这与日本国内盛行的“中国威胁论”正相反。
孙崎享:“中国威胁论”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日美安保条约”,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钓鱼岛”问题。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时同中方就“搁置钓鱼岛争端”一事达成了一致,然而为什么现在日本政府却不承认呢?我想,这可能要追溯到1996年,从那时起,“中国威胁论”成了日美两国用来强化关系的工具,这就如同苏联解体前,来自苏联的威胁是日美两国用来强化关系的工具一样。
日报:美国不把中国视作实际威胁的同时,又在日本宣扬“中国威胁论”,这不矛盾吗?
孙崎享:其实并不矛盾。以奥巴马总统为代表的政权核心并不把中国视作威胁,而是那些为了加强日美关系而将中国视作威胁的人,这些人将日本视作殖民地一般加以操控,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但这些人,并不在美国的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