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踩雷美利车金融 新网银行“初心”已变?

来源:互联网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美利车金融创始人刘雁南创办的有用分期被定名为“1105”特大涉黑网络套路贷专案,抓获1600余人。而美利车金融的主体公司Meili Auto Holdings Limited背后,第一大股东New Hope Global Holdings Co.,Limited实际上是四川首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公司。而刘永好创办的新希望集团持股30%且为最大股东的新网银行,正是美利车金融的两大重要资金方之一。

  美利车金融创始人刘雁南创办的有用分期被有关方面定名为“1105”特大涉黑网络套路贷专案,该案抓获人数达到创记录的1600余人。刘雁南在11月12日被抓获,此时距离其创办的美利车金融赴美上市原定日期11月15日只有4天。

  美利车金融的主体公司Meili Auto Holdings Limited背后,第一大股东New Hope Global Holdings Co.,Limited实际上是四川首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公司。美利车金融汽车融资贷款余额为219亿,这庞大金融贷款的背后,刘永好创办的新希望集团持股30%且为最大股东的新网银行,正是美利车金融的两大重要资金方之一。作为一家互联网民营银行,新网银行成立的初衷便是“服务小微群体、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只是成立之后,新网银行被质疑偏离普惠初衷,成为网贷、现金贷的提供商。据其官网信息,新网银行主要向合作伙伴提供连接服务,做金融服务领域的“万能连接器”。而从其开展的业务与合作伙伴来看,网贷机构数量占据了一定比例。截至目前,资金存管业务方面,新网银行仍有78家网贷平台客户,尽管随着网贷行业平台的骤减而有所减少,但仍居各银行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以资金存管业务为主要业务之一的新网银行,随着整个网贷行业的沉寂,旗下合作的多家网贷平台暴雷,新网银行也因此名誉受损、投诉不断。在此情形下,作为“万能连接器”的新网银行,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

  网贷资金存管居行业之首

  2016年12月28日,新网银行经银监会批准,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002697,股吧)等股东发起成立,彼时,新网银行成为全国第七家民营银行,同时是继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之后的全国第三家、中西部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不同的是,新网银行一开始便选择发力网贷存管业务。2017年2月23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明确了银行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的规则和路径。彼时,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新网银行,于2月27日正式推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成为首家涉足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互联网银行。至2018年,新网银行的资金管存服务平台数量已成为行业第一。同年9月20日,新网银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入选银行白名单。然而,正当新网银行的网贷资金管存业务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P2P发生集中暴雷,整个网贷行业风声鹤唳。在此背景下,各银行逐渐收紧甚至退出网贷资金存管市场。新安银行、广东华兴银行、上饶银行、上海银行等都在明显缩减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截至12月17日,新网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的网贷机构仍有78家,虽较此前有所减少,却仍居各银行首位。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网银行至少与8家网贷平台新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其中包括友金服、微贷网、苏州钱袋等等。

  而网贷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18日,在线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为442家。由此计算,其中近18%的平台由新网银行进行资金存管。

  合作伙伴暴雷,深陷泥潭

  自网贷行业陷入出清期以来,与新网银行合作的多家网贷机构也未能幸免。其中,不乏有引起行业震动的美利车金融、轻易贷等大型平台,新网银行作为其资金端合作方也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今年11月11日,美利车金融北京总部、深圳总部、武汉分部等多地均遭警方上门调查,并有多名高管、员工被带走。11月12月,美利车金融、有用分期创始人刘雁南被警方抓获。彼时,距离美利车金融赴美上市的原定日期11月15日只有4天。而根据最新消息,刘雁南创办的有用分期一案被警方定名为“1105”特大涉黑网络套路贷专案。目前该案抓获人数已达到创记录的1600余人。作为有用分期、美利车金融的创办人,刘雁南的命运与美利车金融紧密相关。但随着美利车金融创始人刘雁南被捕,身为美利车金融资金端“**”的新网银行,自然不免受到波及。据此前美利车披露的招股书,截至2019年6月30日,美利车已与7家银行达成合作,合作银行包括新网银行、微众银行、众邦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南京银行(601009,股吧)、渤海银行。值得注意的是,美利车金融2019年上半年促成的贷款中有99.9%都由上述机构提供资金。美利车金融曾在招股书中特别指出,“新希望旗下新网银行是美利车金融重要的融资合作伙伴。”同时,招股书显示,美利车金融的资金提供方集中度非常高,其中,最大的融资合作伙伴提供资金占比为65.6%,第二名则为21.8%。截至2019年6月30日,美利车金融汽车融资贷款余额为219亿元。

  若以其贷款余额219亿元计算来看,这家最大的融资提供方向美利车金融提供的助贷资金高达142.35亿元。

  由于目前正在遭受警方调查,美利车的催收工作几乎已陷入停滞,这219亿元的存量贷款回笼压力巨大。据多位借款人反映,目前美利车金融APP已无法正常还款,美利车营业厅已停止运营。据了解,借款人还款失败或是因为美利车金融相关金融账户被警方查封。11月24日,与美利车金融合作的银多网便发布公告透露,其资产端合作方美利车金融被调查,调查期间,美利车金融相关账户暂被冻结,尚不能进行还款事宜。事实上,除了美利车金融,新网银行合作的数十家平台均已暴雷或被立案侦查。其中包括轻易贷、OK贷、利民网、钱庄网等等,而轻易贷为河北省最大的网贷平台,其于近期刚被警方立案调查。

  成立“初心”遭受质疑,投诉不断

  据企查查显示,新网银行注册资本为30亿元,股东有8位。其中,新希望集团出资9亿元,占股30%;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银米科技出资8.85亿元,占股29.5%;上市公司红旗连锁出资4.5亿元,占股15%。股权穿透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疑似实控人,小米CEO雷军为最终受益人。

  起初,在原中国银监会批复新网银行成立时,就已经确定了其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等等,并且银监会特别指出:新网银行要重点面向个人消费者、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客户开展金融服务。

  据公开信息显示,新网银行的主营业务包括最高借款50万的个人信贷“好人贷”、小微企业贷以及网贷存管,均与网贷行业息息相关。截至目前,新网银行合作的流量方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中国银联、携程、美团、今日头条、优信等。新网银行首席运营官刘波曾向媒体表示,滴滴的滴水贷,背后是新网银行的好人贷。

  值得注意的是,新网银行与今日头条放心借的合作陷入舆论风波,放心借曾被指无牌经营现金贷业务。

  2017年7月,今日头条拟在宁夏银川申请网络小贷牌照,之后,因监管政策原因搁置。目前,今日头条的合作伙伴有新网银行在列,此外,合作伙伴还包括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及众安保险。

  根据2017年底互金整治办、P2P网贷整治办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因此,互联网小贷牌照是开展线上信贷产品业务涉及的资质牌照。另外,作为资金端,新网银行也因合作平台涉及砍头息等问题成为投诉对象。比如在关于美利车金融的投诉帖中,有大量借款人一并将新网银行作为投诉对象。

  12月8日,有投诉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反映:“新网银行伙同美利车金融套路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客户多贷款14780,本来申请贷款7万,最后变成84780,多出的钱也让还。”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四条第三款规定,银行可能涉嫌以不正当手段虚增贷款的违法行为,或面临承担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

  此外,据聚投诉平台显示,截至12月18日,关于新网银行的投诉量339条,解决率仅为17.11%。

  “万能连接器”效果甚微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曾认为,民营银行可以划分为三类:场景银行、公存公贷模式银行、开放平台模式银行。而新网银行在以小微信贷业务为主轴的前提下,定位为开放银行。以开放API为技术,以数据共享为本质,以平台合作为模式,一端连接着海量场景机构,一端连接着银行等金融机构。新网银行官网信息也显示,新网银行以开放的姿态,向合作伙伴提供连接服务,让更大范围内的用户和需求、产品和服务进行连接并适配,做金融服务领域的“万能连接器”。事实上,这与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最初的定位极为接近,都是基于场景进行拓展,比如微众银行依托于腾讯海量的活跃个人用户,网商银行也有阿里体系庞大的供应链客群和电商用户。但是,与上述两家银行相比,新网银行的劣势在于其自身缺乏数据,于是更多的需要依靠对外合作。如今,在P2P大量倒闭、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现金贷大力整治的背景下,新网银行作为各种P2P的合作伙伴,P2P的违规暴雷也造成新网银行的品牌名誉持续损耗。而随着很多P2P的退出,这些伙伴的损失是否会直接造成新网银行的损失还不得而知。不过,未来随着合作伙伴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新网银行最大的问题或许是如何弥补这部分收入的减少?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14亿卖给上市公司,2块钱买回去 你知道你跟有钱人的差距吗?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POPKIT官方旗舰店。

  “科技金融在线”专注科技金融领域独家报道

  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科技金融信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科技金融在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美利车金融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