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飞”不起来的地效翼船

来源:互联网

一起地效翼船试飞事故背后,潜藏的是这一军用品在民用产业化过程中遭遇的瓶颈。

3月27日下午,在连云港苏马湾外部海域,江苏中航金鹰翼船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航金鹰”)的一艘地效翼船从空中坠海,造成两死两伤。

地效翼船又称地效飞行器,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飞行器,主要贴近地面、水面飞行。上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地效飞行器——苏联的“里海怪物”曾隐秘潜行在海上,能以800公里的时速将800多名士兵运送到世界各地而不被雷达发现。

正是这种略显神秘的军事用品,在当下成了不少民间企业竞相涉足的领域。

民间涉足地效翼

中航金鹰是江苏颜氏企业工贸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颜氏集团”)的下属企业。

“出了这样的事情,对厂子是重创,可以说是灭顶之灾。”中航金鹰副总经理童女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事故是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的员工冒险所致。“我们的驾驶人员在试水过程中发现发动机温度过高,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美国公司的工程师,而该工程师则在检查过程中擅自将地效飞行器飞了出去,直接导致了这起事故。”

“明明是别人做的,却让我们来承担责任和损失。”颜氏集团董事长颜飞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目前事故仍在调查和处理过程中,不便透露更多信息。

据了解,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为中航金鹰提供试飞技术指导。记者曾尝试联系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实际上,中航金鹰涉水地效飞行器也是近一年的事情。

去年3月,中航金鹰落户滨江开发区。在和海南岛三亚中航金鹰飞船俱乐部有限公司签订首批9艘6座和12座地效翼船订单后,当年7月,中航金鹰和南京银河龙翼船公司宣布投产。

2012年12月28日,中航金鹰宣布其首批3艘产品下线,有两艘将捐赠给三亚市和三沙市。目前中航金鹰已经签订的订单额为6.4亿元。

上述9艘订单曾被中航金鹰称为“标志着中国地效翼船走向市场化道路的开始”。但事实上,其订单客户中航金鹰飞船俱乐部是中航金鹰的旗下公司。

和中航金鹰一样想要将地效翼船市场化的企业不在少数。完成国内第一艘地效翼船首航的江苏成业地效翼船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小卫曾在去年10月表示,公司在年内将完成3亿元投资规模,推出8座级地效翼船,2013年起形成年产100艘的生产能力,未来3年陆续研制36座、52座级轻型和200座中型地效翼船,年产值达到20亿元。

市场化困局

飞机设计专家周济生认为,地效飞行器在上世纪90年代末热过一阵子,后来却没有了下文。现在一些民间企业涉足这一领域,但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却并不一定乐观。

“这个东西不时髦,俄罗斯现在也没有新的升级版的产品,找来找去都是苏联开发的老产品,民间更没有什么大规模应用,美国也没有在这方面发展。”周济生表示,军事上,大型地效翼船的发展更有潜力,但有不少技术难点,而在民用领域,如果企业做的都是小型地效飞行器,市场空间非常有限。

南京银河龙翼船有限公司郭董事长则认为,在民用领域,地效飞行器的发展空间巨大。郭董事长举了个例子:从三亚到西沙,坐船要18个小时,而地效飞行器只要1.5~2个小时;在经济性上,飞机的载重比是25%,而地效飞行器的载重比可以达到50%,低碳、环保,售价方面,虽然小型地效飞行器由于一些结构原因,会比轻型飞机贵,但中大型飞机则比较便宜——30座的飞机售价上亿,但是地效飞行器则是7000万~8000万元。不过,郭董事长并不愿意透露其主要生产哪一型的地效翼船。

周济生表示,在理论上,地效飞行器的确有各种潜在用途,但是在进行产业化的时候,企业需要更接地气。“是否真的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这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在相同的市场上,你的竞争优势究竟有没有实质性的体现?”

地效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