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碑是最有文化的东西。”站在刚粉刷完毕的汾州府文庙长廊里,前煤老板孔祥生,猛击了几下身旁的石碑,大声地说。
在这块长199米的石碑上,镌刻着一百位当代知名书法家书写的《论语》,碑刻所依据的底本,是一位书法家送给孔祥生的“限量版”书法作品集,这本集子,当年只付印了500册,而整个碑刻,花费了孔祥生900万元。
这条长廊所通往的汾州府文庙,则是孔祥生投资上亿元、耗时三年重建起来的,今年7月即将竣工。
“到时候要请大家来好好庆祝庆祝。”孔祥生说。
修文庙的煤老板
2009年年底,汾阳市24家煤炭企业同兼并方签署了资产和采矿权转让协议,从此退出了煤炭领域,孔祥生便是这24位煤老板中的一员。退出煤炭业之后,他们有的转向种植经济作物,有的转向小额贷款,而孔祥生选择了向“文化”转型。
今年63岁的孔祥生42岁下海经商,到2009年退出前,坊间传言他是汾阳市最有钱的煤老板,不过他自己不承认。寸头、一身运动衣,如果没有身边的豪车提示主人的阔气,满口方言的孔祥生走在大街上,恐怕会一下子淹没在人群里。
除了姓孔,且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以外,孔祥生似乎同文庙扯不上半点关系,也不是一个传统 “文化人”的形象。
但站在自己修建的文庙里,孔祥生不仅说起壁画、石雕的来历如数家珍,还能大段背诵碑刻上的《论语》文字,有时还给身边的人出题,问他看不看得懂是哪位名家的笔墨。
在这里,孔祥生似乎有无穷的精力,一会儿在长廊里向旁人介绍石碑,一会儿又爬上栏杆指着高处的装饰物自言自语,一会儿又指挥还在施工的工人加快进度。快到中午时,孔祥生才缓步走向停在文庙前的越野车,不时回头望上几眼。司机看到他,迅速发动汽车。
自从2008年7月文庙动工开始,孔祥生几乎一直过着这样的日子,有时在工地上一待就是一整天。
2009年山西省开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以来,像孔祥生这样,煤矿被收为国有的煤老板,在山西有很多,不少人在“煤改”后出走甘肃、内蒙古,寻找新矿进行投资,继续着以往挣钱又多又快,但却胆战心惊的日子。
孔祥生则开始了自己人生的一种新探索。
“众多问题的表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根子却在精神文化的缺失上,”孔祥生展示自己发表在一本国学杂志上的文章。
“说这些可能显得有点装高深,”孔祥生说,“但从我个人而言,就是想再干一番事业,做一回和以前不一样的自己,也能给后辈留点东西。”孔祥生计划将竣工的文庙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但须由其家人打点经营。“一下子全交给别人,不放心。”
除了文庙,孔祥生最近又开始投资重建当地一座久负盛名的道观。“这个和文庙不一样,文庙修好后就给政府了,也赚不了什么钱,道观在山上,修好后可以开发旅游,很赚钱的。”他说。
同政府一拍即合
在山西,像孔祥生这样从煤炭领域撤出,转而投身文化产业的煤老板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煤老板爱文化”的热潮源自煤老板自身的转型追求和当地政府的政策鼓励,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山西有着颇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地方政府对这笔文化遗产的价值颇有意识,在很多公开场合,山西的高官们常说一句话:“山西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早在2003年,山西就提出“文化强省”的思路,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资金,山西的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快。
好像要印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这句话似的,具备丰厚资金实力却因煤改而亟须转型的煤老板群体的出现,令当地政府突然找到了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
2009年,山西将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全省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民营资本全方位、全领域开放;2010年,山西启动加快实施文化产业“五大战略”,将文化旅游产业明确为山西转型发展的“七条路径”之一;2011年制定的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更将加快布局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一批民营骨干文化企业提升到省级战略的高度。
“山西高层致力于文化强省,在这方面给予投资者不少优惠,”山西某市一名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煤老板这个群体有钱,但却背了半辈子‘没文化’的名声,其中许多人很想找一个有文化的事业干干。煤老板投资文化产业是双赢,政府看到了发展,煤老板在赚钱的同时也赚了名气。”
但是,成熟的文化产业毕竟是一个需要底蕴,同时又高度现代化的行业,习惯于粗放经营的煤老板,适应起来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目前煤老板投资文化产业的重点,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旅游景点开发等领域,他们似乎更愿意拿钱去“砸”在一个实在的、有名气的旅游景点上,对于影视、动漫制作等稍显“新潮”的领域,他们则鲜有涉足。
来自吕梁中阳县的“退役”煤老板任艳明,则是一个例外。
最近,任艳明投资拍摄的电视剧《撞击》已在太原杀青,正在北京进行后期制作,这部描写台球爱好者生活的影视作品,在山西文化和煤炭圈内都引起不小的关注,这是因为,像任艳明这样自己掏钱、全程参与影视剧制作的前煤老板,可谓凤毛麟角。
不过,任艳明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同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有很大的关系。任艳明对本报表示,他要拍电视剧的消息在朋友圈内传开后,故乡中阳县的领导主动找到他,请他回中阳拍摄,并表态将全力支持,为的是更好地宣传中阳。
华丽转身的愁与乐
但是,煤老板投资文化产业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
2008年,山西临汾一处由煤老板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曾被视为煤老板转投文化产业的典型,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如今却无声无息。本报记者由一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该项目开工后,当地政府曾多次干涉规划设计和利益分成,眼看着不能顺利实施,煤老板干脆选择退出,前期投入的千万余元也打了水漂。
2010年,山西几个煤老板出资数百万在北京成立影视制作公司,并在吕梁某地购得土地千余亩,计划建影视基地,但因对行业缺乏了解,最终也不了了之。
信誓旦旦要大力支持煤老板投资文化的地方政府,有时候也不习惯提供高效、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而这恰恰是现代文化产业重要的生长条件。
即使是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任艳明,对此也颇为无奈,直到电视剧开拍两个月后,他才拿到拍摄许可证等证件:“这期间去找有关部门办证,到处踢皮球,搞得我很难受。我回来拍这部电视剧对山西也是一件好事,为什么非但不配合,还要使绊呢?”
任艳明觉得,支持煤老板投资文化产业,政府除了态度外,应该多给予具体的便利,“想方设法引进来,灰头土脸撤出去,这只会让山西煤老板的形象再度打折。”
尽管如此,山西的煤老板们仍然从投资文化中找到了一种“华丽转身”的感觉。
开煤矿的时候,每天各种怕,怕出事故、怕官员、怕记者、怕村民闹事,为了应付这些事情,每天就是吃饭送礼。
“现在我也请政府领导吃饭,但都是他们主动过来视察工作的时候。这同以前死皮赖脸约领导吃饭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忻州市一位退役煤老板大笑着对本报记者说。
“其实,他们很多人对‘煤老板’这个称呼并不认同,出去谈业务时使用的名片,往往是某某投资实业公司,”吕梁当地一名官员对本报表示,“投身文化产业以后,他们不再用这种掩饰身份的名片了,大大方方地使用‘有文化’的名片。而且对名片制作十分讲究,材料、样式、印刷都要请专人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