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像(资料图)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像(资料图)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像(资料图)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像(资料图)
近日,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像引发网友极大关注。本次更换的毛主席彩色巨幅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像框,总重量约达1.5吨。当晚有多家媒体记者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时刻。天安门城楼究竟悬挂过多少幅毛主席像,这些画像出自谁之手?下面就来为您一一揭秘。
天安门城楼更换毛主席像引关注 每年国庆前夕都会更换一次
许多网友表示并不知道毛主席像每年国庆前夕都会更换一次。据悉,毛主席的彩色巨幅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像框,总重量约达1.5吨。因此,无论站在画像的哪个位置都能清楚地看见毛主席画像。
9月27日23点多钟,一辆重型吊车从天安门城楼的中间门洞中缓缓驶出,紧接着运载着崭新画像的货车开出,经历了一年风雨洗礼的毛主席画像开始进行更换。在指挥人员手势指引下,旧画像被摘下,新画像稳稳地吊装上粉刷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中央。
据了解,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夕都将更换一次由画家重新绘制的新画像。尽管更换时间已近午夜,但仍有几家消息灵通的媒体记者闻讯赶来,举起手中的相机、摄像机,记录下这历史的一刻。
整个安装过程仅用了一个小时
工作人员用吊车把旧的毛主席画像徐徐吊了下来,再把新画像吊起来固定在了城楼正中央。整个安装过程仅用了一个小时。
天安门城楼上一共挂过六幅毛主席画像
按照惯例: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主席像每年至少要更换一次,由天安门地区管委会执行。至今,天安门城楼上一共挂过六幅毛主席画像,现在的这幅是从1967年10月1日开始悬挂的。
揭绘制毛主席像的历任画师
在天安门城楼正中上悬挂着一幅中国人民最敬仰的毛主席的画像。毛主席画像历经风雨,画像有数次更迭。人们不禁要问,历年来绘制毛主席画像的人是谁?从开国到现在分别有周令钊、辛莽、王国栋、张振仕、葛小光画过毛主席像。
1949年9月2日,周恩来签署:“阅兵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的批示,明确地表明天安门城楼将作为开国典礼的主席台。
天安门城楼将接受人民的检阅。
天安门城楼的修葺工作迅速展开。国立艺专家实用美术系教师周令钊受领的任务是为天安门城楼绘制毛主席巨幅画像,为开国大典之用。
周令钊受领任务之后,便和他的学生陈若菊等人在天安门城楼上靠东的空间紧张地工作起来。他们把木板竖在墙上,搭起三层脚手架。负责古建的油漆师傅为他们打底、调颜色。
他们以毛主席戴八角帽的照片为摹本,把主席的衣领画为敞口式样。但聂荣臻同志看后指出,主席的衣领敞口式样不妥,因为开国大典,要严肃一点儿。
周令钊和他的学生便遵照聂荣臻的指示,重新改画了衣领。
9月底,绘制工作完成了,工人们把巨像挂上了天安门城楼。
这幅主席画像就是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主席画像。
1950年,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辛莽同志应胡乔木邀请来到中南海,接受画毛主席巨幅画像的任务。
曾是延安鲁艺的美术教员的辛莽,挑选了一张毛主席免冠、双眼略向上看的半侧画像。由于当时画巨幅人物肖像缺乏经验,辛莽便找来从解放区来的左辉、张松鹤等人协助。画像时,左辉、张松鹤等人站在脚手架上绘画,辛莽则站在远一点的地方指挥。
但巨幅画像画完,挂出之后,一些群众提出了意见:“毛主席有一只耳朵不好看,而且眼睛向上,好似‘目无群众’”。
辛莽等几位专家听到这些意见后,又选择了主席一张基本正面、双眼平视前方的照片。这幅画像挂出后,反映很好。
毛主席的画像每年都要更换一次。一般是在八月“立秋”前后开始画,到国庆时换上新的。
1953年后的毛泽东主席画像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杰出的肖像画家张振仕所画。张振仕求学艰难,绘画功底深厚。他在窄小的侧院里默默作画。一画便是11年,直到1964年,绘制巨幅画像感到力不从心时才停手。
1964年以后的毛泽东画像是由美术公司的王国陈画的。
他绘制的画像以毛泽东半侧面、双眼平视的照片为摹本。他注重对毛泽东眉宇和眼神的表现,力求在描绘主席慈祥和善的同时,表现出他性格中敏锐、机智和洞察一切的层面。
王国栋在绘制巨像时,既能准确地掌握人物的轮廊,又能以中国老百姓可接受的方式着色。他画的主席像虽然是油画像,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是1949年以来画家们从事毛主席像创作的一个关节点。十几年来,画家们慢慢改进,不断积累经验;有关部门对主席照片几经挑选,并做修版等技术处理。到了60年代中期,王国栋在多位画家工作的基础上,终于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使主席巨像愈益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能普遍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王国栋在绘制主席像时,曾遇到不少的难题。因画像巨大,没有整块的画布,只好用3块画布拼接在一起。因接缝不平,画面上两道直续上下的棱子十分显眼,这样就影响了肖像面容的美感。为解决画布问题,哈尔浜亚麻厂与天津地毯厂合作攻关,终于试织出密度不同的几种宽幅亚麻布。
毛主席画像是以稍微倾斜的角度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每逢雨雪,画布后的五合板受到浸泡,很快就影响了画像的色彩。为解决这个问题,天安门管理处经过逐步摸索与改进,最后用铝合金板置于五合板后,雨水可顺着铝合金板流下,从而保证了画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色。
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举国哀掉。王国栋怀着悲痛的心情绘制毛主席像。这是他最后一次画主席巨幅画像了。他把颜色调得很淡,把无限哀思凝聚于画布了。在举国追悼的日子里,天安门城楼换上了新华社制作的毛主席巨幅黑白照片,追悼会后仍悬挂王国栋画的画像。
1992年初,王国栋退体。他早在1971年就开始培养接班人,接班人是18岁的葛小光。
葛小光在北京市美术公司油画,后在创作室画毛泽东、孙中山和马恩列等领袖像。
葛小光在师从王国栋绘制毛主席巨像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只照一两张照片临摹,很难体现人物的神貌;要更生动、更准确地把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再现在巨大的画布上,光靠画笔下的功夫虽然是不够的。于是,他便广泛搜集资料,先后收集了60多幅主席画像,从中筛选出十多张有特点的照片,编成一个小集子,作为画像时参考。
葛小光的画室在天安门城楼的西北角,是一座面积为90平方米,高8米多的铁棚子。以铁皮为材料搭棚主要是为了防火,顶部由半透明玻璃铺就,是为了让阳光从顶部均匀地透射进来。这样的画室,夏天暑气蒸人,冬天寒风刺骨,但为了画好毛主席画像,为了保证每年“十一”天安门城楼悬挂崭新的主席画像,葛小光不畏酷署严寒,如醉如痴地画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葛小光力求通过对毛泽东眼神的刻画,表现出一代传人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部襟,并力图通过这双眼睛,在领袖与人民、历史现实甚至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画像时,他总是在寻求一种“感觉”,这种“感觉”难以表述,但也正是这种感觉达到了他所追求的神似。正如许多人在天安门城楼前仰视毛主席画像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真像”!
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像框,总重量达1.5吨,这是在全国、亚洲甚至在东半球,也是最大的手工绘制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