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天堂花园

来源:互联网

坐落于无垠的荒漠中,却有来自千里之外的冰山融水浇灌出一片姹紫嫣红;无论是宏伟的宫殿,还是千姿百态的珍稀植物,似乎都比不上那一抹沁人心脾的微凉;不时有清风拂过,吹皱一池春水,原本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霎时化作粼粼波光……

这便是古波斯帝国的帕萨尔加德大花园,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天堂花园”。事实上,彼时古波斯文明尚未承认“天堂”的存在,园林艺术亦更倾向于体现尘世的欢愉。之所以被后来人冠以“天堂”之名,全是因为“水月镜花”所赋予的灵秀之气。20世纪的园林设计大师罗素·佩吉更是以“巧夺天工”来形容花园的水景设计。

随着古波斯帝国的覆灭,恢宏壮观的“天堂花园”终成绝响,然而,“巧夺天工”的水景设计却一直流传下来,经过现代园林设计师的重新演绎,便成了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水资源的艺术管理”。在今年的切尔西花园展上,奈杰尔·杜奈特博士便以其得意之作“蓝水园”证明,即使是最严谨最传统的花园,亦可如流水般生生不息,变幻莫测。

建筑师的花园

传统意义上的“天堂花园”之所以日渐式微,与其宗教背景不无关系。古波斯人认为,世界以十字形划分成为四部分,中心点是一生命清泉,故其园林设计多采用Chahar Bagh布局——对整座花园做四等分,在中庭建造喷泉或水池,依靠低处的水渠进行灌溉。四座庭院角上均栽有果树,草地上种满三叶草和香花;花园尽头的高台上,通常还建有一座凉亭,可供园主登高一览。因此,与其说“天堂花园”是一座供人休憩的园林,倒不如说是一件不沾烟火气的精美艺术品。

闻名遐迩的帕萨尔加德令无数游客神往痴迷,“天堂花园”亦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形式与内涵。譬如,阿拉伯人将园中的四条灌溉水渠与《古兰经》中的天国四河联系起来,Chahar Bagh则被视为摩尔人渡过地中海之后,意图重建记忆中的天国的伟大成果。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当数西班牙阿罕布拉宫中的Generalife花园。Generalife在阿拉伯语中又名“建筑师的花园”,精心修剪的花树形成纵横交错的甬道、迷径和树墙,到处流水潺潺,如梦似幻,直到今天仍完整地保留着其本来面貌。

不过,目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天堂花园”却是印度的泰姬陵。这亦是当年莫卧尔帝国东征的成果之一。从植被、建筑、布局到水景,无一不是依照Chahar Bagh制式精雕细琢,不敢有丝毫逾矩,极致的严谨造就的是极致的壮美,以及一个永不消逝的“天堂”传说。

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水资源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联合国于上世纪70年代发出的警告,如今已正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截至2006年,全球已有1/3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比之前预测的2025年,足足提前了20年。

当城市化作荒漠,江河终成枯流,现代园林设计以“水”为贵,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隔两千余年,帕萨尔加德大花园的水资源管理仍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譬如,通过坎儿井自千里之外的冰山引雪水灌溉,既可保持水质清凉,又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分蒸发,古人的智慧不能不令人叹服。

“可持续花园的风格通常呈现自然随意的特点,我们希望在保留几何式严谨布局的同时,依然坚持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设计理念。”杜奈特表示,以现代手法重新阐释传统园林艺术,这便是其设计灵感的最初来源。

然而,若是将蓝水园简单地等同于山寨版“天堂花园”,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今年的切尔西花园展上,这座占地不足100平方米的袖珍花园或许不是最令人惊艳的,但绝对是最有智慧的。用“生物洼地”替代传统的坎儿井和Chahar Bagh水渠灌溉,可谓创意十足。所谓“生物洼地”其实是一种呈线性分布的水景设计方案,可用于收集来自建筑屋顶和花园小路的雨水径流。

“花园四边均向中心路径微微倾斜,形成了一种准峡谷生态环境。因此,多余的水流会自动汇集至低洼地带,洼地内的积水又会沿着锥形凉亭的边缘流向集雨池。生物洼地有助于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多余的水分则会自动渗入周围的土壤。”杜奈特试图证明,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公共花园,亦可享受“天国”的雨露恩泽。

天堂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