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富士康事件”根源何在?

来源:互联网

「背景」短短五个月,深圳富士康已发生了11起员工坠楼事件,造成九死两伤的悲剧。5月26日上午11点,富士康负责人、台湾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首度召开记者会,尽管其在发布会上频频鞠躬致歉,并对员工坠楼事件深表痛惜,但依然强调:“我们有企业的功能,没有社会的职能。”对于员工选择轻生,郭台铭认为“如果把大公司拆成四五家公司,自杀事件可能就不会那么集中”,并引用心理专家的说法称,就富士康庞大的员工数量而言,“目前自杀的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的”。拥有40万本土员工的富士康,一直被“全球最大代工企业”“连续七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的光环所笼罩,但自从员工连续跳楼轻生事件发生后,“富士康”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黑心资本家”和“血泪工厂”的代名词。跳楼的11名员工具有相似的背景,有着相同的境遇,同样看不到未来,因此有人质疑,正因为这些员工在许多方面高度相似,因此更容易受到周围人行为的影响,选择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也就是所谓“维特效应”。“维特效应”指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的消息后,就萌生了自杀念头,效仿自杀者。这贯穿着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选择自杀,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那么,“富士康连环坠楼事件”与“维特效应”有何关联?或者说,如何分析这些轻生员工的深层原因?心理咨询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朱建军认为,坊间所言的“维特效应”,并非造成“富士康连环坠楼事件”的主要原因,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富士康的用工制度存在缺陷和企业生存环境。朱建军介绍,所谓“维特效应”,就现象本身来说,已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但并未有统一的名称。“维特效应”是指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尤其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共同存在某一种情绪(通常是负面的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就会倾向于模仿。具体到“富士康”事件,据媒体公开报道,85%的员工是“80后”甚至“90后”,家庭、学历、工作背景相当,高强度作业、长期超时劳动、缺少交流,加上企业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让这些社会经验并不丰富的员工越来越像满负荷运转的“机器”。朱建军指出,如果仅从以上信息分析,并不足以认定自杀员工是由于“模仿”才选择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也不能将十一名员工连续自杀简单归咎为“维特效应”。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是“模仿”,那么目前在富士康员工内部,必然有相当规模的群体,已经具有了自杀的动机。因为只有这些正处于选择自杀“临界状态”的人,才会认同周围人的极端行为,并加以模仿。朱建军认为,富士康此类事件,小到企业文化、用工制度,大到整个经济环境、社会氛围,都有大量需要改进之处。他建议,企业和社会首先应当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这些年轻工人有正常、健康的业余生活和通畅的人际交流。朱建军指出,绝大多数正常人,如果长期缺乏人际交流,就会出现“感觉剥夺”,继而心理失衡。尽管富士康的工作环境特别是硬件设施比较完善,但高强度的工作和特有的企业文化造成员工相互交流极为有限,长期处于如此环境,对任何人都是危险的。对此,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必须引起关注。对有的人指责媒体过分渲染“维特效应”,要求媒体删减报道,朱建军认为,并无此必要。这是因为,此类报道对心理完全正常的人来说,即使看到别人行为过激,也不会轻易选择步其后尘。他强调,媒体报道的重点,不应仅仅局限在“个案报道”,而应当追问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目前,首要的不是担心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而是要探究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临界状态”,“这是更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转自财新网)

富士康事件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