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解密你所不知道的欧元区QE

来源:互联网

千呼万唤始出来!欧洲央行不负众望推出QE,然而在不少细节上,仍然出乎市场意料。

22日晚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规模,从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资产,直至2016年9月或者通胀回升至2%为止,这意味着购债规模至少扩大1.08万亿,美元指数随即暴涨,欧股全线大涨。当年,美国qe3的月度购债规模为850亿美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购债将基于各国央行在欧洲央行的出资比率。这便意味着出资比例最高但经济情况最好的德国将获得最大购债额度,这或使QE最终效果存疑。

面对种种对于QE效果的质疑,德拉吉早就想好了对策——货币政策能为经济增长打下基础,但要提高增速就需要投资,要刺激投资就需要信心,要信心就要推行结构性改革。现在到了政府开展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货币货币政策效应。

“德拉吉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前日接受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月购债600亿 希腊国债要待7月

欧元区QE的这块心中大石终于落了地,而市场对于其中诸多的细节此前未必了如指掌。

对于最为关心的购债规模而言,德拉基明确表示,从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资产,直至2016年9月,这意味着购债规模至少扩大1.08万亿,且债券期限从2-30年不等。此外,如果通胀届时仍不达2%的目标,或将延长购债。这便向市场传递了类似“无限购债”的信号。

而对于众说纷纭的购债形式而言,欧洲央行此次则是选则了最为安全、合法的形势——购债将基于各国央行在欧洲央行的出资比率,每只债券的购买不超过总规模的25%,购买同一发行者的总规模上限为33%。这也被认为是最为“安全、合法”的选项。

然而,第一种选项也存在自身问题。经济最为强劲的德国持股比例最高,而情况最为窘迫的外围国家却可能无法得到央行的充足的购债额度。

就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的购债比例而言,德拉吉表示这一比例很难分配。“因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市场较大,且预期今后会继续扩容,而担保债券(covered bond)目前购买情况良好,很难预测明年市场规模如何。”不过,德拉基认为,过去的购债比例可以为未来形式提供参照。

接下来便是另一大焦点问题——希腊国债会否被纳入购债范围?德拉吉明确表示,“要买希腊国债有一些条件,因为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希腊债券在今年7月赎回后,如果条件满足,ECB可能购买希腊债券。”

德拉吉口中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是在暗示1月25日的希腊大选及或将升级的“希腊退欧”(Grexit)风险。

对于QE能否提高通胀预期,德拉吉表示肯定,并指出三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其一,QE可实现投资组合再平衡;其二,QE将加大银行向私营部门放贷力度;其三,QE将提高通胀预期。由于当前欧洲央行已经耗尽降息空间,因此如果通胀预期提高50基点,相当于实际利率提高50基点,可见预期的重要性之大。

QE真是完美“药方”?

问题来了,QE真能够帮助欧元区实现如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复苏吗?又或者仍会像日本那样毫无起色?

对此,在现场发布会上,多家媒体也似乎并不客气,直接向德拉吉提出——“为什么市场会相信QE的效果?”

其实,德拉吉的答案其实早已在无数场合上有所体现——现在到了政府开展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货币货币政策效应。

“对欧洲来说,货币政策不可能独力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套组合政策——一把四条腿的椅子,即‘QE+财政政策+结构改革+传导机制’。如果少了一条腿,椅子就站不稳。” 西班牙国际银行(Santander)董事局主席布亭(Ana Botín)女士昨日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严格来说,QE其实早就推出了。市场对QE的预期早就已经反映在股市和资产价格上,加上ABS、抵押债券、Tltro都是旨在加强欧元区流动性。重要的是,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当前怎么巩固市场预期、实行改革,否则QE也救不了欧元区。”布兰查德告诉记者。

说到结构性改革,各成员国也或许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改革的收益曲线过长,此外欧元区没有形成财政联盟,因此各国仍在对于赤字上限“讨价还价”。

欧元区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如果欧元区拥有足够深厚的资本市场、能够填补银行业萎缩带来的融资缺口的话,QE与否或许也根本不是问题。”《华尔街日报》指出。当前欧元区高度依赖银行借贷,这已是一种历史传统。

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New Financial称,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欧洲公司债市场仅为美国公司债市场规模的34%,欧洲杠杆贷款和证券化市场分别为美国相应市场规模的19%和17%,风险资本市场仅为美国的15%。

除此之外,趋严的全球银行监管也或导致银行融资成本上升,这或将打击银行放贷积极性,抵消QE实效。《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和英国监管部门已经要求银行核心资本率远高于《巴塞尔协议》下3%的最低要求,此举恐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各国竞相提高银行杠杆率规定水平的风潮。

如此看来,“欧洲病人”究竟路在何方?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复苏要比平时来得更晚一些。

丹麦火速降息“全球降息潮”或升温

就在欧元区QE推出约1小时后,丹麦便火速降息,这已经是本周以来的第二次。此前,由于多国对于欧元区QE预期升温,而防止欧元区QE之后资金大量涌入而造成本币升值压力,纷纷抢险奔赴了2015年的“全球降息潮”。

上周以来,瑞士、印度、秘鲁、埃及、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国已经毅然加入了“全球降息潮”。 世界银行和IMF近期纷纷下调了对非美国家的2015年经济增速预期,暗淡的全球经济也或将使这波“降息潮”愈演愈烈。

“负利率将变得愈发普遍,这种政策并非意在打击存款者,而是实体经济的强烈呼吁,尽管此前零利率已经大行其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近期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对记者表示。

当前,退出QE并正在为加息“热身”的美国风光无两,不过在低油价导致通胀远不达标,再加之这番“全球降息潮”的诱惑,美国加息的步伐是否会有所减速?

“美联储会审时度势,根据经济数据评判加息时点,必要时不能排除推迟加息的可能。”布兰查德告诉记者。

欧洲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