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权证疯狂之旅
1992年6月到1996年6月,我国曾有过四年的权证交易发展的历史,即是权证的第一次轮回。在这期间,权证主要是配股权证,有为了配合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而发行、交易的权证品种,其交易时间短,价格波动小且价格基本均匀收敛于其价值;还有国家股及法人股的配股权证与流通股的配股权证,这类配股权证构成了当时权证市场的交易核心。
另外,在这四年里,唯一出现的具有权证标准特征的认股权证是宝安权证,这是对权证作为衍生金融产品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真正的尝试。该权证在1996年6月底被终止了交易。
权证的第二次轮回是借助股权分置改革契机而出现的。权证对于投机资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独特的交易机制,此时A股交易机制是T+1,除ST股外涨跌停板是10%。权证则是T+0,当天可以买进,又可以卖出,可以换手几十、甚至几百个来回。权证的涨跌停则是根据正股价格来定,对于权证本身价格来说,往往要翻上好几倍或缩水80%多才触及涨跌停板。这种机制造就了权证市场独特的“末日轮”现象。
在这期间,首只权证产品是2005年8月22日挂牌交易的认购权证宝钢JTB1。权证的疯狂在这只产品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上证所将宝钢权证首日开盘参考价确定为0.688元,当时各家研究所对该权证合理定价普遍在0.8元以下,当天宝钢权证一开盘就定格在1.263元的涨停价上,当天从开盘到收盘,该权证一直被巨量买单封死在涨停板上。此后两三天,高歌猛进的宝钢权证最高飙升到2.088元。但是迅速开始了单边下跌之路,两个月后最低下跌到0.682元,比最高价缩水了67.34%。
此后,权证疯狂之旅仍然继续,最典型的体现在最后交易日上。2006年8月23日是宝钢权证最后交易日,当天,宝钢权证合理价值应该归零。当天的行情可谓是翻江倒海、波涛汹涌,盘中最高价0.24元,最低价0.02元,换手率达到惊人的1164.77%,最终收于0.031元,狂跌85.78%。简单测算宝钢权证历史平均成交价为1.279元,最后收盘价为0.031元,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该产品上会出现亏损,而且是巨幅亏损。
2005年11月1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宝钢权证当天成交金额达32.51亿元,成交约占两市总量一半。同时,宝钢权证换手率达465%,成为两市最大的热点。此后一年内,经常会出现权证成交额超越A股成交额的情况。
疯狂“末日轮”
一天之内能从最高价0.24元跌到最低价0.02元,宝钢权证也点燃了疯狂的“末日轮”现象。而在股改中诞生的认沽权证几乎是全线“归零”的品种,“末日轮”效应在认沽权证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第一只到期的认沽权证是万科认沽,2006年8月28日是最后交易日,最后3个交易日内,万科权证跌势如滚雪球,从-14.29%到-44.44%再至-95%,一败涂地,最终收于1厘钱。最后交易日换手120亿份,创历史最大换手率547.17%。此后各只认沽权证相继在到期日前上演“归零”好戏。
2007年6月22日,这是钾肥认沽权证(038008.SZ)的到期日。当时,其行权价为15.1元,而正股股价超过40元,钾肥认沽理论价值应该是零。当天上午钾肥认沽涨幅一度超70%,下午连续跳水,最终仍报收于0.107元,成为当时唯一一只在谢幕日没有成为废纸的认沽权证。钾肥认沽也被投资者称为“最贵的废纸”。归零的并非只有认沽权证,第一只权证宝钢认购权证在谢幕日也几乎归零(0.031元)。
南航认沽权证最后的归零牵动了许多投资者的心,甚至导致许多投资者“上访”,而这就牵扯到权证的券商创设制度。
2005年11月,当时为了遏制权证市场的投机现象,上证所公布允许创新类券商创设和注销权证的制度。对于创设类券商来说,认沽权证理论价值等于“废纸”,创设这些权证几乎是毫无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在一年的交易时间里,南航认沽成交了近2.4万亿元,接近2007年中国GDP的10%,这一数目远超其他任何一只权证,巨量的成交额背后,券商是最大的推手。
据统计,招行认沽创设了40亿份,南航认沽创设了120亿份,给券商创造了200多亿的收入。
权证告别
随着2008年6月20日南航权证到期,股改类权证完成了历史使命。市场留下的是随着可分离债诞生的认购权证。据统计,第二轮权证之旅中,沪深两市先后出现了95只权证,其中68只为认购权证,27只为认沽权证。今年8月11日是最后一只权证——长虹权证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权证第二次轮回又将结束。
这是一个值得“惦记”的市场,许多价值投资者在这里赚得盆满钵满。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五粮液认购权证。五粮液认购权证从0.889元的开盘价,到最终27.75元收盘价,涨幅达到31.22倍。如果算上期间涨幅,最大涨幅超过45倍,是95只权证中最赚钱的权证。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最终归零的认沽权证,却让许多投资者亏损惨重。
“如果权证市场再度重启,特别是认沽权证重出江湖,一定要像创业板一样,对权证投资者实行合格的投资者管理制度。”资深投资者任维杰称,“这是本轮权证行情中最大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