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交行打响混改头炮:银行业下个10年红利从何而来

来源:互联网

大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头炮打响,交通银行(601328.SH)深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同意。

“十多年前当全球认为中国银行业濒临技术性破产,大行们通过重组、引资、上市,闯出了一条改革的破冰之路;上一轮改革的红利‘吃’了十年,现在银行业需要用改革寻找新红利。”一名银行业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愉见财经”专栏采访时,这样评价这枚“头炮”的意义。

6月16日晚间,交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收到央行《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做好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告知该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近期,中国银行会继交行之后成为下一个混改试点的业内呼声,也不断被媒体传出。

股权结构、民资引入、员工持股、薪酬改革,这些市场最为关注的大行混改看点,交行的方案中均有涉及。而这些混改的“名”,如果能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最终落到银行经营治理的“实”,才是大行跑下个十年的新动力。

最实惠的一句话是“要体现到交行的业绩中去”。交行行长彭纯在提及混改最终目的时这样表示。

股权畅想曲

“本公司将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型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民营资本,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关于股权结构怎么深化改革,这是交行公告中的原文。

目前来看,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交行股权中财政部持股比例为26.53%,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持股18.70%,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4.43%;整体上,国有股持股比例约54%,非国有成分比例约46%。

事实上,自2005年上市以来,交行的股权结构就已是大行中最符合混合所有制基本特征的。也由此,即便市场习惯的用词是“混改”,但在交行内部的说法上、包括公告上,用词已成为“深化改革”。

既然是已经“混”好的股权,还将如何变动?从交行公告来看,国有股权地位不会变,但股权结构会优化。换句话说,交行的第一大股东将继续是财政部,但“不排除外资的、民营的股权总占比也许会适度扩大”,有银行业资深人士猜测。

该人士称,这种调整即便是“微调”,也至少代表了一种方向:更为市场化一些的声音在加大音量,股权占比不仅是财务投资赚点钱,还是对银行经营的某种话语权。

不过,所有审慎的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似乎也不会有一家外资股东、或潜在的民营股东,可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争议点和有待突破的难点还有不少。

对于民营资本,交行的方案是“探索引入”。可是,仅就市场外围猜测来看,一个实际问题是,交行的市值已经超过6600亿了,如果有新的民营企业要通过入股的形式形成对交行经营实际话语权的话,从一般行业情况来看,总也需要入股个10%左右,不管是从二级市场买、其他股东手里收、或是类似于“定增”,都意味着要拿出数百亿真金白银。市面上,这样的实力和意愿皆具的民营企业,或许并没有想象中好找。

不过,正如前文所及,改革的形式并不重要,实质是银行经营治理的进一步改善。“引入民企合作方面,思路可以再宽一些。”有接近交行的行业人士向“愉见财经”表示:“思路可以从财务投资扩展到战略合作,从对交行本身的股权投资扩展到和交行一起形成一个业务平台上的合作,甚至是合作形成新的平台。”

引进怎样的合作伙伴呢?该人士并称,基本的大方向是,会像当年引进汇丰一样“取长补短”,合作方能带来交行暂时还不完善的市场平台、互联网战略和业务能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

“愉见财经”另从接近交行的消息人士处获悉,交行高管已经在寻找与洽谈和某领军互联网企业,及某集地产、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合作的可能性。

汇丰协奏曲

目前股权占比尚不足20%的汇丰,和交行“相恋”10余年,未来能否对交行多一些“占有”欲?交行公告中耐人寻味的一笔是:“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

汇丰方面从未官方表态过其是否有此意愿,但是,该行近年来多次表态,看好中国经济、继续投资中国的大方向不变。从汇丰全球战略来看,起年初选择在巴西“割肉”关闭多家分支机构,但在中国并无业务收缩。

可是,汇丰对交行的持股已接近20%,而根据银监会2003年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

也就是说,暂时来看,汇丰对交行的顶格投资还是20%。在银监会相关管理办法基本条款不“松口”之前,多年姻缘的汇丰想要多爱交行一些,恐怕还不具可行性。

不过,和观察民营资本合作的视角一样,股权并非唯一的突破口,改革的一大重点其实是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管理层的作用。一种市场外围猜测是,所谓“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也可能体现在经营上配合更密切,董事会和管理层方面给以更多参与和决策权。

员工持股进行曲

“改革突破很可能最先体现在员工持股、绩效薪酬这些方面。”上述银行业资深人士从外围猜测。从行业来看,虽然大行还未动,但在第二梯队的股份制银行中,16日,招商银行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已经在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此前,民生银行也公告了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被视为银行业混改的第一步。”上述银行业资深人士称。

在交行公告中也提及“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事项。

其实,对交行来说一切已有伏笔。该行高管此前已两轮从二级市场“团购”该行股票,人员覆盖总行董事和高管、总行部门高管和分行正、副行长级别。

据“愉见财经”从业内获悉,有不止一家银行争取和讨论过相关方案,但因外部环境尚未就绪一直没有成行。交行事实上也是最早提出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早在2005年6月在港上市的招股书中,交行就披露将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

此外,在薪酬改革方面,交行公告中原话是“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机制改革,落实风险责任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推进事业部制等内部配套改革”。

外界或有不知的是,交行已经悄然开动考核机制改革。“愉见财经”从一名交行总行人士处获悉,用人机制、考核机制改革已经开始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薪酬考核机制是交行提升经营活力的改革方向。

交行圆舞曲

在中国银行业改革中,交行的舞步总是带动潮流。

十几年前,第一个跳出重组、引资、上市“三部曲”舞步的,就是当时规模“不大不小”的交行。2000年,交通银行就开始酝酿外资参股,这破了中国银行天荒的第一步。而眼下,正在探索大行混改之路的先行者,也是交行。

为什么是交行总是“运气好”?彭纯早前在交行、汇丰合作10周年交流会上称,那是因为交行有改革的基因,当年它是当时第一家股份制结构的银行,同时一直以来,交行的地位又是五大行“老幺”。

这样的业内排位,让交行既有大行的分量和改革意义,同时又在规模体量上轻便一些,适合做探索、做试点。

而眼下,股权结构在大行中最为多元,也成了交行可以率先“深化改革”的基因。

交行16日《关于深化改革工作进展的提示性公告》表示:“本公司将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型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民营资本,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完善授权经营制度,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更好发挥董事会、高管层和监事会作用;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机制改革,落实风险责任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推进事业部制等内部配套改革。”

对于上述方方面面的后续进程和方向把握,“愉见财经”将于近期独家推出交行高管系列访谈,深入解读这大行混改第一炮。

银行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