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网络Friendster崩溃以后,计算机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一次数字“验尸”,试图查明这家一度风光的社交网络巨头的“死因”。
Friendster是一个在2002年创立的社交网络,比MySpace早了一年,比Facebook早两年。因此,这个网站经常都被视为社交网络领域中的“鼻祖”。在高峰时期,这个社交网络的用户人数曾远远超过1亿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市场上。
在经历了一些技术问题和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后,2009年7月份这个网站的流量出现了灾难性的滑坡,用户纷纷逃离,转向Facebook等其他网站。作为社交网络而言,Friendster就这样蜷缩着死去了。而在此以前,这个网站曾做过一件出名的事情:在2003年,Friendster拒绝了谷歌提出的3000万美元的收购要约。在随后的日子里,Friendster被重塑为一个社交游戏平台,在东南亚市场上仍旧取得了一些成功。
人们想要知道的问题是,这个网站到底在什么地方做错了。今天,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大卫·加西亚(David Garcia)和几位合作伙伴给出了一个答案。这些研究人员利用Friendster“断气”以前所搜集的数据,对其进行了一次数字“验尸”。
这些研究人员说道,当人们成为一个社交网络的会员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以及时间和为此需要付出的努力——超过他们所能获得的利益时,就意味着人们大批撤离这个社交网络的时机已经成熟。研究人员的想法是,如果一名用户撤离某个社交网络,那么他(或她)的朋友们也很可能会随之离去;而这种趋势可能会在整个网站中像瀑布那样直泻而下,从而导致用户大量流失。
但加西亚和他的伙伴们同时指出,网络的拓扑结构会提供某种回弹力,这种回弹力取决于单个用户所拥有的好友数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网站上的很大一部分用户都只拥有两名好友,那么当一名用户撤离这个网站时,就会让其他某些用户在该网站上的好友只剩下一个人;随后,这个人也很可能会离开,导致另一名用户只剩下一位好友,如此反复。其结果就是,用户撤离的“瀑布”会在整个网站上奔流直下。
但是,如果网站上很大一部分用户的好友数量较多,比如说是十个的话,那么一名用户的离去触发逃离“瀑布”的可能性则要小得多。也就是说,对于社交网络来说,拥有特定数量好友的用户占比对用户是否会大批撤离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加西亚和他的伙伴们对这种占比(他们把这种占比称为“K核心分布”(k-core distribution)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目标包括Friendster、Myspace和Facebaook等,而研究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发现,不同的在线社区拥有不同的‘K核心分布’。”他们说道。
当然,容易因此受损的在线社区不会自动崩溃。在崩溃以前,成本与利益的比率必须下降至一个特定的水平,让用户很有可能将会撤离。也就是说,对于社交网络而言,较低的成本与利益比率和容易令其受损的“K核心分布”的合力将是致命伤。加西亚和他的伙伴们特别指出,在Friendster崩溃以前的几个月,由于该网站作出了设计改变和遭遇了多个技术问题的缘故,其成本与利益比率大幅下降。
也就是说,从这份数字“验尸报告”来看,Friendster的“死因”是成本与利益比率的下降。“这项指标可被视为一个在线社区即将崩溃的先兆。”研究人员作出结论称。当然,“K核心分布”也是因素之一。
对于当今的在线社交社区来说,这很明显也是它们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事实上,Friendster的崩溃与社交新闻聚合服务Digg的崩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后者在设计上作出的改变也令其用户的成本与利益比率发生了变化。而如果加西亚和他的伙伴们是正确的,那么“K核心分布”也对Digg的崩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Facebook及其他社交网络也应该对这种问题提高警惕——如果它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话。不难想象,搞砸了的设计会如何推动用户撤离,尤其是如果有另一个新兴的社交网络已经蓄势以待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在2009年,Facebook从Friendster的崩溃中获益良多;但是,也许有一天Facebook也会成为类似环境的牺牲者,这远非不可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