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投资者三年前才被雷曼的破产“咬过一口”,如果现在又有什么大机构倒闭,大家是不是和看见另一条毒蛇没两样呢?国际最大期货交易商本周的破产的确让投资者有点怕。
因账上有数亿资金的出入,导致一位潜在买家放弃收购,全球曼氏金融(mf global Holdings Ltd.)(下称“MF Global”)周一突然申请破产保护。MF Global由先前的曼氏金融(Man Financial)演化而来,是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商,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MF Global称自己负债大约397亿美元,资产大约411亿美元。该公司债权人超过500个,其中包括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以及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的几家附属公司,两家公司涉及债务金额分别为12亿美元和3.25亿美元。
该公司的破产使得全球商品期货市场重现恐慌。LME三个月铜价周二电子盘延续前日颓势,再次跌穿8000美元/吨。美原油也结束近一个月来的升势,开始向90美元/桶回撤。截至昨日发稿,这两大风向标品种价格分别位于约7777美元/吨和91.55美元/桶,美盘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也有不同幅度下跌。
众交易所“翻脸”
除商品价格外,全球主要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也纷纷作出反应,对MF Global所有客户交易活动进行限制。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集团)称,由全球曼式金融或其分支机构提供担保的经纪商和交易员禁止进入交易大厅,该机构客户仅限于平仓。全球曼氏金融“被认为已经丧失偿付能力,因此自动暂停其结算会员资格”。
洲际交易所(ICE)美国期货部门也在31日发表声明称,禁止全球曼氏金融旗下经纪人参与交易所的场内交易,所有被禁止进入场内交易的全球曼氏金融经纪人所属的客户将只可以进行清算交易。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之一,ICE同时表示,不再承认全球曼氏金融及其任何业务部门作为交易所场内交易优先权担保人的资格。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周一也表示,从即刻起暂停全球曼氏金融的子公司MF Global UK Ltd.在LME的场内交易和LME select平台的交易。ICE欧洲清算所发言人同时表示,将对全球曼氏金融活动范围作出限制,只能进行平仓交易。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AG, DB1.XE)衍生品交易子公司——欧洲金融衍生产品期货期权交易所(Eurex)周一晚间称,已暂停全球曼氏金融英国公司的结算牌照。
亚洲方面,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td.)率先限制了全球曼氏金融的交易,并已指示其新加坡子公司停止接受新的衍生品头寸并减持现有头寸,决定立即生效。
会否引发“雷曼效应”?
MF Global的“瞬死”让商品投资者大感汗颜,毕竟在2008年之后,如此巨型金融机构的破产已经很少看到了,而上一次类似级别机构的倒闭曾在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2008年9月之后,雷曼的破产预示着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大宗商品领域多品种价格都遭受“腰斩”过大半的命运。国际原油价格当年的高峰为147美元/桶,危机中蒸发逾70%,至每桶30多美元,伦敦铜从每吨8900多美元一路狂泻到2800美元。同时,中国国内的金属、化工等多种商品期货价格甚至出现连续10多个跌停板的奇观。
从规模上说,MF Global“破产门”也足够“重量级”,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八大公司破产案,也是雷曼2008年9月份申请破产以来最大的证券公司破产案。和因次级债风波而倒掉的雷曼不同,MF Global是国际主要期货交易商,其破产的罪魁祸首竟是它持有的巨额欧债。该期货交易商股价上周暴跌逾60%,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八成。根据评级机构资料,MF Global合计持有60多亿美元的欧债,分别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债重灾区,债务总额已达到公司总资产的5.2倍。
尽管数据触目惊心,但亦有业内专家分析,MF Global引发的连锁反应远没那么严重。虽然MF Global是大宗商品交易巨头,但其突然破产以及交易所、监管机构采取的整顿措施只会暂时导致市场成交萎缩,部分商品的走低也是短期现象。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郭洪钧说:“令MF Global破产的欧债问题主要还集中在欧元区,欧洲之外所持有的欧债比例较少,欧债危机对商品的冲击力也不及2008年金融风暴那么大。”
从全球大宗商品的消费者结构看,欧洲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欧债问题对商品的杀伤主要侧重于宏观面和对部分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且欧债危机早在2009年末就已初见端倪,在两年的延续中,商品价格多数情况下依然上涨,仅在今年2月和5月之后显出颓势,这说明阻断商品牛市的根本因素还是全球流动性的降低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
郭洪钧表示,相比当初美国5大投行折损3家的恶劣环境,如今MF Global破产对商品的作用要小很多,且欧债问题的爆发与解决也非在一朝一夕,它对市场的影响有很长的延续性,如2008年一般的商品短期集中暴跌很难出现。他进一步指出,从供需角度看,对大宗商品影响最大的因素并不在欧洲,而在美国和中国。美国是国际上原油等商品的头号消费国和主要农产品的头号出口国,而我国每年从海外进口的基础原材料也越来越多,如铜、铁矿石、原油、大豆等。中美两国所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十分有限,长远来看中美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要比欧洲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