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固执”茅忠群:不上市 不多元 | 人物

来源:互联网

从青年到中年一直保持清瘦的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个子不高,常年一副无框眼镜,头发和年轻时比剃短了,近乎板寸。比年轻时黑了不少的他,给人的感觉像一块坚韧的石头。

与他同一年(1969年)出生的中国企业家不少,有小米的董事长雷军,还有国美的创始人黄光裕。算起来,这一批人还差一岁就将到知天命的年纪,现阶段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有人风格保守稳扎稳打,有人狼性十足喊打喊杀,还有人身陷囹圄。

但好在,一切终究还未尘埃落定,他们的人生都还有一个下半场。

而茅忠群的下半场,约莫依然是专注于耕耘不上市、不多元化、不打价格战的方太。

子不承父业

已过立秋,上海当日的温度却依旧接近35℃,男士们多数都是短袖加长裤,茅忠群则穿了一套宽大的黑色西装,显得整个人更加清瘦,常年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给人的印象“儒雅得像个大学老师”。

从外形上看,茅忠群大体符合外界对于浙江人的判定,吴侬软语环境里成长起来,斯斯文文透着书生气。

但从个人风格来看,许多宁波人平日里用方言讲话嗓门偏大,语速也偏快,茅忠群却相反,说话语速慢、音量低。

和茅忠群接触过的人,即使是公司里的下属,也没觉得他“霸气侧漏”,据员工反映,茅忠群在公司从来不骂人。

“这个跟我的性格有关,脾气是不发的。”茅忠群想了想,接着说,“有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点生气,但是我可能不会发出来。”

进入方太已有五年时间,最初担任老茅总(茅忠群的父亲茅理翔)秘书的徐望回忆,入职以来从没有见过茅忠群跟人红过脸。

茅忠群创立方太的初衷,缘于帮助父亲茅理翔摆脱产业困境,不期然,父子俩的共同携手打造出了中国最知名的厨电品牌之一。

1984年,茅理翔成立了慈溪无线电元件九厂,靠的是从慈溪章盒福利厂分拆出来的6台小冲床。到1992年,他将慈溪无线电元件九厂更名,创立宁波飞翔电子工贸总公司,出口点火枪产品,事业越做越大,到1994年的时候,飞翔生产的点火枪市场占有率达90%。当时的茅理翔被称为“世界点火枪大王”。

虎父无犬子,茅忠群也一直都是学霸。当年从慈溪中学毕业后,他被保送至浙江大学,但茅忠群放弃保送参加高考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高中的时候物理竞赛我也是全年级的第一名。”他回忆道,“我感兴趣的一定可以学到第一、学到最好。”

在上海交大,茅忠群读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因为父亲一直强调的一句话“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一路顺风顺水地念到研究生毕业,茅忠群有很多选择,比如出国再深造,或者留在上海的高校里任教,但他最后选择了回到家乡慈溪。

茅理翔、茅忠群父子2008年上节目《波士堂》

“假如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最好的选择还是回到家乡创立方太。因为我不是那种喜欢找一份安定工作做一做的人。”茅忠群早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就说。

浙商中,与温州商人比,宁波商人的名气有过之而无不及。孙中山曾对宁波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大名鼎鼎的船王包玉刚,香港娱乐大亨邵逸夫,纺织大王、港龙航空创始人曹光彪等皆为宁波商人。

曹光彪晚年被问到为什么当地出巨贾,他曾说宁波靠海,土地比较贫瘠,连粮食都不够吃,人们只能跑出来打工、做生意,而宁波人又比较能吃苦,所以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慈溪隶属宁波,是一个县级市,地缘相近相亲的关系,当地人亦有爱做生意的风气。在慈溪随便跳上个出租车,找师傅闲聊,都会被告知,当地人不爱给别人打工,开厂开公司的多集中于制造业。

广东顺德、山东青岛有家电业集合群,诞生了诸如格力、美的、海尔、海信这样的大公司,而在慈溪也有着一个这样的集群。21世纪初,慈溪已经有超过2000家电整机企业,配套企业高达8000家,产品涉及空调、洗衣机、油烟机、饮水机、电风扇、电熨斗等十几个系列,一年的年销售额逾3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家电之都”。

方太即是其中之一。

即使从现在来看,那时的茅家也算富裕。上世纪90年代初,茅理翔的飞翔集团的点火枪可以做到一年5000万元的业绩。从上海召回唯一的儿子茅忠群接班家族产业,理所应当。

但当时家族企业的前景有些不太妙。

虽然点火枪的生意依旧红火,但由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越来越多的厂家涌入这个市场,大家彼此压价,导致单支点火枪的价格由1.2美元跌到了0.35美元。这样的趋势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发展明显出现颓势。

茅忠群在上海念了7年书。上世纪80、90年代,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最时髦的城市,虽然那时的陆家嘴还未拔地而起,高楼也远未鳞次栉比,洋品牌开始进驻中国,首选的城市便是上海,“打开电视机都是日本的产品,东芝、松下……总是听到这样的,打开电视都是这些广告。”茅忠群回忆起来,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受过洋品牌洗礼的茅忠群算是开了眼界。回到家乡,他不太愿意继续父亲的点火枪事业,那已经是个可以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意。“我父亲已经做到第一了,我再做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拒不上市

1996年,茅忠群投资3000万进入油烟机行业,生产方太牌油烟机。“高端的都是洋品牌,国产油烟机没有定位高端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调研过程当中我就有一个想法出来了,我说方太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家电行业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高端品牌。”忆及当年对于品牌的定位,茅忠群说道。

据方太对外公布的数据,2016年方太的销售额近90亿元,2017年预计将突破100个亿。

虽然有人认为,上市的好处太多,对于一家做品牌的公司上市是一次背书,无疑是个优势。

十多年来,随着方太这家公司知名度提高以及规模的扩张,茅忠群出席公开场合都要被媒体问及有没有上市的考虑,他始终坚持不上市。

“方太不上市。”他想了想,大约觉得语气过于强硬,又补充道,“至少现在没有考虑吧,不想被过多地打扰。”

他甚至拒绝外部资本的进入。十年前,茅忠群在第一财经《波士堂》的节目上,当面被一位风投人士追着要投其企业,他不温不火地挡回去,“我说句得罪人的话,资本都是短视的。”

如今,他的这一看法依旧没有改变。“不需要。”现在他再回答这个问题时,连思考都不带。

茅氏家族不论是父亲还是儿子,总是强调“方太”不是继承来的,而是茅忠群在原本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再创立的企业。茅忠群本人也说自己是“创二代”。

同中国绝大多数的家族一样,第一代打江山的创始人性格通常有激情、冲劲甚至草莽、不讲规的江湖义气。但二三十年后等到二代接班,子女通常受过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性格则更加偏向于理性、克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

徐望这样评价他的两任老板:老茅总说话更有感染力,他会鼓励甚至鼓动你去干活;但茅总则是平时不声不响,等员工汇报完毕,才做点评,说话像是打过腹稿,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只干好一件事

在茅忠群手里运营的方太,据称20年来销售每年都保持了20%~30%的增长。唯有一年,增长是打平的。

那是成立公司不久的1999年,当时浙江30多家厨电企业联合起来,掀起了猛烈的价格战,使得油烟机的价格一度滑落到200元左右,而方太彼时的油烟机价格卖到700元。

很快,方太的销售就受到了影响,压力慢慢开始从一线市场渗透到企业内部。茅忠群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不降价,跟他说不通的一线销售员将电话打给其父茅理翔。茅理翔有些急,找儿子商量,劝他也要听一听一线销售员的意见,选择降价,或者开发更低价的产品系列。

但茅忠群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能降。“去迎合价格战无疑是踏入一个无底深渊,唯一的救赎办法就是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让消费者自愿掏腰包。”

现在看来,他当时的判断准确而且自身的运气也不错。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发展,此后的方太坚持了不降价走高端的路线,倒也做出了口碑。当然,一个品牌的口碑根本来说是靠技术过硬,如果产品不好,广告砸再多钱也没用。

工科生出身的茅忠群对产品有钻研。他懂行,早期的产品研发都会跟进。公司内部人甚至称,茅总是方太最大的产品经理。

公司展览厅里一面墙上贴满了20年来获得的专利技术:截至目前,方太已拥有105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15项。“我们公司的实验室有8000平方米,每年至少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中。”茅忠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当初一心决定不参加价格战的茅忠群或许被外界认为是“固执”、“一根筋”。

他在企业早期发展过程中拒绝过一家国际上数一数二企业的OEM订单,价值上亿。还砍掉过已盈利的其他业务项目,为的是明确方太主攻厨电领域。“我比较喜欢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你让我做多元化经营我可能不一定擅长,我喜欢全身心地去干好一件事情。”

但市场从未停止改变,当下同行们一溜烟地跑去做智能产品,厂商大部分已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市面上智能化设备存量占比不断上升,每年出货量对比传统家电产品增速明显。有观点甚至认为,如今的智能化产品是“野蛮生长”阶段。

茅忠群习惯性地退回本质来看问题:“我自己是搞开发出身的,我肯定不会跟风。”他依旧坚持自己不会去迎合,如同当年的价格战一样,茅忠群坦言,“毫无疑问,智能化是家电行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但关键是到底什么样的智能功能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

在他看来,现在有不少智能产品还停留在“为智能而智能”的阶段,比如动辄让电器联网,用手机来操控,本来一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完成,殊不知可能会让用户尤其是老年人操作起来更加麻烦。《中庸》里有句话是讲到“无过无不及”,茅忠群理解为“有度”,他认为,做产品亦是要“有度”。

茅忠群的下一个目标,是将企业做成千亿的级别。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传统文化的热衷,一心想要证明管理一家现代大公司,用传统文化是可以做到的,传统文化是可以运用于现代企业的,传统文化是可以超越西方管理的。

“我就是想证明这一点。因为你如果只做一个小企业人家还是不相信的,因为规模小,怎么做都可以,很多人就会有这个疑问。”他说,“规模大才能说明问题。”

茅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