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宁波加快撤县设区,做大中心城区促进转型升级

来源:互联网

作为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浙江第二大城市,宁波近年来正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宁波市日前发布《中共宁波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称,“完善市级统筹开发建设机制。健全‘多规合一’体制机制,构建以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规划体系,建立规划监管全覆盖机制。完善市与区县(市)管理体制,加快推动撤县(市)设区,开展强化市级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改革,促进全域城区化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宁波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6亿元,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仅用全国0.1%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国1.19%的GDP。2018年宁波GDP总量位列全国第15位。

虽然过去十几年来宁波的进步很大,但与兄弟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尤其是2008年以来,宁波经济总量先后被武汉、南京、长沙等城市超越。尽管有外贸出口放缓等大环境因素存在,但是宁波自身短板也相对突出。

城市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曾长期在宁波工作的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宁波的经济主要分布在余姚、象山等县域、乡镇地区,经济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心都市区带动,也影响到了人才、科技等要素的集聚。

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7年宁波城区总人口为332.8万,位列各大城市第27位,是省会杭州的52%左右。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宁波城区人口规模最小。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产业结构方面,宁波三产占比较低。数据显示,去年宁波三产占比为45.9%,在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30个重点城市中,这一比例位列倒数第三。

中心城区不够突出,三产占比低,现代服务业不发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市,宁波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紧密结合。

《决定》指出,要实施重要功能区块和重大基础设施由市级统筹开发运营制度,完善城市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管理机制。健全城市设计管控体制机制,加强对重要景观风貌区块的设计指引。引导建设用地等资源向重点区域配置,提升城市经济和人口集聚度。

宁波的变化也是浙江城市发展布局变化的一个典型。近年来,浙江中心城市弱小的弊端不断凸显,主要体现在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较弱,对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不够。通过撤县(市)设区,做大做强都市化平台,是浙江不少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2016年9月,宁波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宁波市江东区,将原江东区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宁波市鄞州区管辖;撤销县级奉化市,设立宁波市奉化区。

今年7月,温州市发布的《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统筹抓好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进一步把中心城区规模做大。同时,要“切实把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环节来抓,大力推进城市硬件和软件系统更新升级,全面提升城市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提供服务的功能。”

今年11月25日,《浙江日报》发布《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探索推行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省管县体制机制,提高中心城市统筹资源配置能力,有序稳妥推动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推进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平台,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资源和辐射周边的能力,更好带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在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的同时,当前宁波的人才流入也在加快。数据显示,2018年,宁波人才净流入率达10.08%,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从2017年的20名开外,一跃升至第2名。

撤县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