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汇正财经携手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话共商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来源:互联网

7月6-8日间,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上海世博地区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共话共商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智能世界。本届大会汇聚来自海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学者、知名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等1400余位嘉宾参会,其中包括4位图灵奖得主、80余位国内外院士和50余位海内外企业领军人才。

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汇正财经作为专业的投资咨询机构,受邀出席7月7日“大模型时代的未来数据”技术论坛及“聚焦•大模型时代AIGC新浪潮”论坛。在上午的论坛中,汇正财经研究所联席所长虞瑞捷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职业发展中心学术主任阚睿,海通证券投研平台负责人邹小军,东海证券研究所资深高级分析师丁竞渊围绕《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与量化投资》展开了一场深度交流。虞瑞捷在讨论中提到,汇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均来自于知名券商研究所、公募和私募机构。研究员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全面,更有逻辑性地挖掘基本面的因子,但难点在于怎么用数学语言,计算机模型来表达和转化。而对量化投资来说,基于量价等技术信息衍生的策略,有效性越来越短。所以在未来,主观分析和量化投资会更紧密结合。汇正财经的金融工程团队也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这两者的最佳结合。虞所长还表示大模型在量化投研领域中可以大幅提升投研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2023聚焦•大模型时代AIGC新浪潮”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清华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王天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平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下,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与大模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上海高度重视以生成式 AI 与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机遇,积极对标国内外最高水平,发挥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优势、场景优势,着力推动大模型创新发展。刘平表示,本论坛的专题设置和重磅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应用,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深入千家万户。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王天广致辞表示:人工智能领域参与主体众多,既涉及技术问题,又涉及政策问题。既是一个伦理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唯有各方携手并进,才能营造出既能防范技术风险实现可信发展,又能促进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的良好氛围。王天广指出:在今天活动中来自产学研等各领域专家,将围绕可信AI这一主题共同讨论和谋划人工智能的可信发展,我们深信这将对我国AI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汇正财经首席研究员顾晨浩在论坛中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副总工程师陈俊琰、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杜博等学术界及产业界的大咖进行了主题为“共创共治,促可信AI创新发展”的圆桌对话。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共治共创是促进可信AI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行业、学界和政府应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力量。

顾晨浩在对话中表示,行业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人才三个重要因素,可信AI行业发展也同样如此。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在可信AI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其可以通过补贴、奖励、低息贷款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降低投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可信AI领域,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也可以合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方式获得融资支持。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并通过提供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和特点,在可信AI方向开发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力从多个层面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外力困扰。

此外,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首次设置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和“迈向通用人工智能”两大主题展,聚焦AI创新成果和未来产业集群布局,不断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超400家参展企业在世博展览馆5万平方米主题展览区内展示包括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汇正财经研究员在巡展和走访中深入了解各大企业开发的智能机器人、AI能力加持下的工具,挖掘各行各业在AI浪潮出现后加速突破的方向,AI技术迅速落地到国内各行业各领域中,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风口。

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