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中国社科院:未来2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可保持稳定

来源:互联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在未来10~20年内有较大可能保持政治体系结构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中不存在任何风险。

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主持、十余个研究所数十名科研人员参与编写的《全面深化改革二十论》(下称《二十论》)的主要研究结论被重点推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介绍,《二十论》选题涵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大领域,其主要报告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实践效果。

《二十论》称,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情况来分析,未来中国社会和政治体系依然面临着若干风险因素,它们有可能导致中国不稳定。其中有三个问题最值得关注:

第一,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导致权力分散化的风险。《二十论》称,权力集中与分散是衡量和划分政治体制的标准。民主政治发展将导致政治权力特别是高层核心政治权力的分散,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趋势。因此,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民主话语体系中,一直存在民主与集中的权重和权衡问题。

《二十论》称,尽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权力结构将保持基本稳定,但以扩大社会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将继续,如扩大政治参与、扩大民主协商、加强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等,地方和部门层面的体制改革也将继续。所有这些改革,都会带来分散中央权力的潜在风险。这一点不仅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历史趋势所证实,也有越南等国家政治改革的事例作为近期的佐证。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波动的风险。《二十论》称,工业化、现代化时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在中国,社会矛盾有易于集中转化为社会与国家之间(即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的倾向。而经济持续发展与维持社会流动,是任何一个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十论》称,在未来10~20年内,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流动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经济本身并不具备持续稳定发展的特性,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尽管依然具有巨大潜力和空间,但经济自身的波动性和外部环境影响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始终是存在的。一旦发生大规模、长时段的经济波动,甚至经济危机,就可能进一步危及社会稳定,对政治体制构成挑战与威胁。

第三,舆论冲击与失控的风险。《二十论》称,主导社会意识形态、调控社会舆论、管理社会情绪,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条件。

《二十论》分析认为,社会结构性变动和新兴社会集团政治参与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影响,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政治体系和社会稳定在未来遭遇结构性挑战和风险的概率不大。但从国外经验和中国近年来自身遇到的新情况来看,在传统的结构性问题之外,另一种风险在增加,这就是舆论冲击和社会情绪管理方面的挑战。

在中央前不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中国社科院被明确定位为国家级、综合性的高端智库。

中国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