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举办的线下重大展会。不仅全球经济界、供应商、商务官员和主流媒体期盼已久并积极参与,在东道主城市上海更是洋溢着喜庆气氛,各相关机构正在全力展示中国新效能。
如第五届进博会的证件寄递工作,正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据进博官方数据统计,今年大部分参展人员选择通过中国邮政寄递方式领取证件。中国邮政作为连续服务五届进博会的寄递服务商,今年于9月28日提前启动证件寄递服务工作。截至10月底,上海市邮政分公司已累计寄递33万余张通行证,单日最高处理量达2.8万件。而11月1日,已经顺利完成进博会证件寄递的全部工作。完全可以相信,中国邮政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核心支持企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指定寄递服务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指定寄递服务商”,将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服务好这一重要国际盛会,继续谱写服务进博的精彩华章。而中国邮政的主力、上海市邮政分公司特别抽调了58名精兵强将,组成进博寄递专项服务团队,并同时配备了28人的应急突击队,以全力服务近五百家全球性知名企业。
上海邮政系统特别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本身也成为人民城市的温度源泉。就在第五届进博会前夕的11月1日上午,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主题邮局在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亮相。主题邮局由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分公司共同开办,这也是徐汇邮政首家设在纪念馆内的主题邮局。客观地说:微信、电邮这些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让传统的邮寄方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邮寄本身永远有着独特而隽永的魅力和意义。那些独家明信片和印戳,不仅让集邮爱好者欢喜,也让邮局成为了旅游者们热衷的打卡地。对于上海要振兴旅游业并赋能经济景气更好凝聚的目标,主题邮局就是种新型的催化剂。
徐汇区人大代表、徐汇邮政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海峰,之前就和笔者交流过“邮政+文旅”的新经济体验模式;他认为这在世界著名景点和旅游城市已屡见不鲜,但是上海和长三角区域还是属于新事物。宋庆龄故居对面的武康大楼,同样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近年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一睹真容”的武康路,使得这处全新亮相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成为各地的人们留下旅游纪念和上海市民回味老上海风情的新地标。由此,这里率先建主题邮局。
这里原先就有设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天平路邮政所,面积约58平方米。此前,邮政所内将近40平方米的面积均为营业和仓储空间,其余为市民办理邮政业务的场所。去年,徐汇区进一步着手,对武康路、武康大楼周边风貌点位展开品质提升,邀请专业设计团队,为这处历史悠久、寄托市民丰富人文情怀的邮局展开全新的空间布局。于是,眼下来到淮海中路天平路路口,一座身处迷你花园中的复古邮局,一跃成为周边最亮眼的新景观。推窗式的内部空间打开了视野,彻底放大了原先光线不足、稍显逼仄的邮政所内部。墨绿色的外墙保留了邮政所最鲜明的属性,栅栏、庭院、木质台阶和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也充分展现了上海海派文化的基调。最特别的要数新增设的咖啡业态,即如今已称为武康大楼邮政所的这家机构与徐汇区百年老字号“乔家栅”旗下的跨界品牌“乔咖啡”合作,在邮局一侧开出了迷你咖啡店,提供超过10种口味的饮品以及各类乔家栅包装类糕点,为当地凝聚旅游景气直接赋能。
而今年进博会前夕,相邻的宋庆龄故居设立主题邮局。对此,吴海峰告知笔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毕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主题展品可以发现她一生与各方通信特别多,在她给友人的书信中写满了她的亲情、爱情、友谊和毕生奋斗的事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生动的宋庆龄,其中邮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发挥主题邮局的特色服务优势,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特别开发制作了限量版纪念封1枚,并在揭幕当天启用主题邮局日戳1枚,供社会用邮和收藏。宋庆龄身前也极为关心新中国的外贸事业,因此进博会连年成功就是最好的告慰。
与徐汇邮政战略合作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则表示,这次主题邮局的设立非常有意义。纪念馆利用故居的优势和特色,将主题邮局与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在打造的国之瑰宝系列文创产品进了融合,希望可以把宋庆龄的红色故事讲好、传播好、传递好。据馆方介绍,为更好地传承伟人精神,纪念馆推出了“宋文创”这一文化创意品牌。提取宋庆龄的故事、历史、展品等代表性元素,设计了书签、口罩、围巾、模型、盲盒等文创产品,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把宋庆龄的伟人精神、高尚品格带动出去,传播出去,为上海城市的软实力建设作出贡献。
宋庆龄故居主题邮局的区位,正好是笔者长期和经常性光顾的国情调研基地——徐汇区天平街道。就此主题邮局在进博会前夕的设立,天平街道党工委书记曲文倩指出:“党的二十大对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都作出了重要部署。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里主题邮局的设立,不失为教育形式的一次创新实践,传统书信和邮政的方式为红色教育带来更多的仪式感,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还能引起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同时她更期待“红蕴天平”党建联盟成员单位,都能在传播红色文化的领域有更精彩的探索和作为。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