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新三驾马车”驶入“十三五”

来源:互联网

关于“十三五”,目前坊间讨论的热点都集中在“全面二孩”上。分析经济其实并不复杂,一方面是需求,一方面是供给。如果需求供给不相匹配,就要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优化,“全面二孩”就是某种形式的宏观调控政策。

那它会带来什么样新的需求和供给呢?可以看到最近婴儿奶粉、母婴用品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非凡,此外政策宣布的当天新西兰货币盘中突然飙升,因为市场预计对它的进口会上升。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多一个孩子会增加10个平方米的住房需求,会有把5座车升级为7座车的需求。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整个中国经济,“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确保一定的经济增速以冲出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新的动力从哪里来?老的动力从需求面来看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新的动力一定是对它的升级,这就是“新三驾马车”——深度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4.0。

具体说来:

一是有效投资。新投资方向是深度城市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未来2.7亿农民工以及现在既有的5亿城市人口的综合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公共基础设施,例如城际铁路、地铁、地下管线,新一代互联网、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关键问题在于这个投资的有效性。我们预期将看到的新一轮以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政府加大对教育、对公共服务的超常投入,以及在核心圈城市当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一系列的重大项目进展。

二是消费升级。以前的消费是所谓“排浪式、模仿式”,未来2.7亿农民工以及已经在城市的数亿人口,总体来说可以定位成一个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那么中产的消费就要求更高的品质,过有品质的生活,因此传统消费的升级就是品牌化、体验化,健康服务包括一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日常化,以及信息消费科技化、互联网化。近期大家反复提到,我们到日本买马桶盖甚至买创可贴,因为自己不能提供相应的有品质的商品,而品质的生活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中产阶层的核心消费要求,最近火爆的电影票房和山寨真人娱乐节目,也是另外一类文化消费热潮兴起的佐证。

三是全球化4.0。以前中国出口最多的是廉价的鞋子、袜子。现在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举措,在整个欧亚大陆上的投资也好、出口也好,能够提升一个量级,以前简单出口的那些产品会逐渐被包括核电、高铁、通讯、电子、家电等配套基础设施输出所替代。同时由于还要能解决中国海外资产保护和提升军事投射能力的问题,也会延伸出很多在安全、信息、军工等领域的新需求。

有了新需求,必然就要有新供给来加以满足,供给的核心是一个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前中国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特别是廉价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资源等。中国正在准备从密集要素投入过渡为要素效率的提升,然后再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模式,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去实现产业和产能的升级。这大概会沿着六个方向,也就是所谓的“六新”供给进展:

A)首先是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两个“新”更多代表的是原创,包括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一些内容,是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突破和创造。突破性科技或者说技术革命的出现,某种意义上说是小概率事件,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B)第二个环节上的创新比较简单一点,就是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这块主要是围绕着现在最热门的“互联网+”领域展开,就是用互联网去改造传统的制造业。

C )最后是新的制度。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连接生产要素,就是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简政放权、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与本文开头部分的新人口红利相关,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从工作时间长度角度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每年的工作时间长度来看,目前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为9.8个月,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工每年在城市工作的时间将会延长至12个月,从平均在城市的打工的年数上看,平均为8~9年,而一旦解决了户籍和社保瓶颈,则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对他们的自身发展和城市进步都有很大帮助。根据笔者测算,如果2014年开始推进深入改革,那么2014~2020年户籍改革红利对GDP增速的拉动作用平均在每年1%左右。什么是改革红利,这就是改革红利。

总体而言,上述这些改革都会使得结合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有明显下降,会使得不仅是生产函数中的有效要素供给上升,全要素生产率会变得更大,整个经济也变得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这些全方位的创新将为“十三五”期间的中国经济增加新动力,以确保我们冲出中等收入陷阱。(作者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新三驾马车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