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企业与政府打交道天数最少的城市”已是十几年前的旧闻,但浙江至今没有放慢优化营商环境的脚步。
近年来,浙江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省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省发展环境指数为66.3,同比提高7.3;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上扬,达到127.2。
最多跑一次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省通过一系列改革,成功实现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在当时的28个省市区中,浙江的经济总量排在第12位,人均GDP列第16位,为当时全国人均GDP381元的87%,是一个居全国中游的省份。2017年,浙江经济总量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为全国59660元的154.3%,居北京、上海、天津、江苏之后,居全国第5位。
在新的起点上,浙江要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致力于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
在2016年年底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车俊首次提出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个月后的浙江省两会上,“最多跑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最多跑一次”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结”。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撬动各领域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最佳政务环境。同时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全力破解一窗受理、网上办理、“数据孤岛”等难点。
此外,各级政府建设2.0版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争取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创造在线审批的浙江速度。
2017年3月1日,浙江省召开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新闻发布会,立下“小目标”——到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力争覆盖80%左右的行政权力事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布成绩单:截至去年底,浙江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87.9%,群众满意率达94.7%。
几年前就开始在浙江嘉兴从事现代农业创业的刘新明(化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的审批效率比以前快了很多。“以前办个营业执照要跑好多地方,有些地方跑过去还不一定有人。政府的人帮我们跑的情况下,都得办一个月,如果我们自己去跑,得半年。但现在几天就可以办好。”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今年1月,浙江召开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提出将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并以此撬动各领域改革。
按照计划,今年,浙江省要重点在三个方向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外延:一是在事项上拓展,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二是在层级上拓展,全面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村(社区)代办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盖;三是在机构上拓展,向涉政中介机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延伸,提高全社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车俊在会上表示:“改革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办什么事烦,就把什么列入改革的范围;群众办什么事难,就把什么纳入必须解决的范畴。这是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外延的核心要义。”
“现在的营商环境确实比以前好很多,当然也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刘新明告诉记者,有些地方政府对口负责人调整得太快了,导致连续性比较差。
今年3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贯彻“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以法治为基础、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为支撑的市场监管新格局,营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车俊在上述深化改革大会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激发市场活力,要把这种思路和做法体现到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去,以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