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内上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已有5个月,加之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XBB.1.16变异株近期在本土监测发现,“新冠二次感染”的话题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4月22日的数据,在最近的一周里,XBB.1.16感染病例已增至42例,较上一周增长超过一倍。
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XBB.1.16的流行率每周都在上升。2023年3月27日至4月2日,XBB.1.16的全球患病率达到4.15%。截至2023年4月17日,以印度和美国为主,全国共计发现来自33个国家的3648条奥密克戎XBB.1.16变异株序列。
面对更高传播力的新毒株,是否会在中国形成流行趋势?已有疫苗在预防感染和降低重症疾病的发生率表现如何?这些问题成为公众关切。
XBB.1.16的有效繁殖数是XBB.1的1.27倍
XBB.1.16是XBB的一个后代谱系,XBB则是两个BA.2后代谱系的重组体。XBB.1.16在1月9日首次被发现,随后迅速在印度、美国等国流行。
3月22日,WHO正式将XBB.1.16指定为“需要被监测的突变株”(VUM)后。仅半个月, 4月17日,WHO再次宣布将XBB.1.16纳入“值得关注的突变株”(VOI)。
一篇由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Biorxiv上的预印本论文,揭示了新冠奥密克戎XBB.1.16变异株的病毒学特征:与XBB.1.5相比,XBB.1.16新增E180V和T478R两个突变,两个突变均位于新冠病毒与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载体S蛋白的RBD(受体结合域);T478R的突变显著增加了传染性,但E180V的突变显著降低了传染性。
总体而言,XBB.1.16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和XBB.1.5没有明显差异——XBB.1、XBB.1.5和XBB.1.16对多种SARS-CoV-2中和抗体均产生强抗性。
该研究同时显示,XBB.1.16的有效繁殖数(Re值)分别是亲本XBB.1和XBB.1.5的1.27倍和1.17倍,这表明XBB.1.16将在不久的将来传播到全世界。
为何免疫逃逸性没有显著增强但生长优势却提高了呢?研究对此提出了两点假说:其一,XBB.1.16与XBB.1.5的抗原不同;其二,刺突蛋白突变可能增加病毒的生长效率。
WHO在17日也发出警示:现有信息并不表明XBB.1.16相对于XBB.1.5和目前流行的其他奥密克戎后代谱系具有额外的公共卫生风险。但XBB.1.16因其生长优势和免疫逃逸特性,可能在一些国家成为优势株并引起病例发病率上升。
XBB.1.16会引起国内第二次新冠感染潮吗
目前,XBB.1.16已在印度成为主要流行株。美国疾控中心也预测认为,该变异株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主要流行的新冠变异株。
根据中疾控4月22日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4月14日至4月20日,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603例,其中12个分支系为首次监测到,包括42例XBB.1.16。与上一周,XBB.1.16的病例数增长超过一倍。
不过,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本土新冠病例数短期内虽然大概率出现向上的波动趋势,但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第二波全国性的感染潮。
病毒学家、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第一财经,第一波感染潮之中,人群已经建立起群体免疫,虽然个人的中和抗体水平会在感染后逐渐下降,但群体免疫依然将发挥作用。同时,在病毒低流行时期,间或还会有人发生感染,这对于补充群体免疫力也会起到正向作用。当然,国内可能会出现第二波疫情,但波及范围大概只会是第一波的1/10左右,是社会和医疗机构完全有能力应付的情况。
“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在非高危群组里面实行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主要就是保护好老人,给他们打疫苗,给他们更好的保护。”金冬雁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也持相近观点。他告诉第一财经,当疫情进入低流行时期,社会面间或有未感染者“中招”或阳康者在抗体水平衰退后发生再次感染,均属于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在流动人群中保持比较高的抗体水平,能够压降病毒的传播,对避免冬季再次出现较高的流行峰值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重点做好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的保护。
“随着时间演变,在上一轮新冠感染高峰期间经历过一次感染的人群,免疫水平都会下降,但不是‘齐刷刷’的,有的人早一些,有的人晚一些,疫情会出现起伏,但集中暴发的可能性不大。”王广发认为,除了需要关注脆弱人群,还需要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减少和尽快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疫苗效力如何
4月10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将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感染后的疫苗接种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3个月。
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4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石药集团新冠病毒mRNA疫苗此前已纳入紧急使用,可用于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该工作方案称,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优先使用前述两种疫苗。也可选择其他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纳入紧急使用的重组蛋白疫苗或病毒载体疫苗接种。
具体包括:智飞龙科马(CHO细胞)、珠海丽珠(CHO细胞)、成都威斯克(sf9细胞)、浙江三叶草(CHO细胞)和神州细胞2价S三聚体;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康希诺吸入用)和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北京万泰)。
图片来源: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卫健委对该方案的官方解读,前述人群是“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的重点目标群体,“由于疫苗或病毒诱导的抗原刺激不足,免疫保护效果也明显弱于完成基础免疫后再感染获得的混合免疫”。
医学刊物《柳叶刀》24日在线刊载了一篇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研究文章——《SARS-CoV-2灭活疫苗第二加强剂在成人中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应答》。该研究是智利和美国学者在智利接受2剂克尔来福的临床试验志愿者中展开的。志愿者接种第二剂加强针与第一剂加强针的间隔时间为6个月。
研究显示,与接种前相比,接种第二剂加强剂后,特异性T淋巴细胞(CD4+)的活性保持稳定,且该淋巴细胞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和祖先株的活化程度相当。换言之,二次加强后,细胞免疫的增殖和活化,可以有效预防新冠重症和死亡;但另一方面,接种第二剂加强剂后,对新冠原始毒株的中和作用增加了2.5倍,但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和作用较差,“很可能无法中和病毒”。
研究认为,在同源接种第二剂科兴克尔来福️新冠灭活疫苗加强针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原性或并不会增强。
与此同时,研究提到,最近的数据表明,和之前的奥密克戎亚变异体相比,更具免疫逃逸能力的XBB和BQ亚变异体,不仅能够更有效地逃逸接种一剂或两剂克尔来福加强剂使用后所诱导的中和应答,对于接种一剂或两剂mRNA BNT162b2(辉瑞)加强针,也呈类似趋势。
“在发生突破性感染后,3剂克尔来福所诱导产生、对XBB和BQ亚变异株的中和应答略有改善,这提示接种疫苗的个体如果发生反复感染,可能改善对新出现变异株的中和应答。”该研究称。
“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相比于灭活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能刺激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
他还认为,我国大部分人群完成了灭活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研究表明,在灭活苗的基础上使用上述不同于灭活苗的三种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针对变异株可以产生更强和更广泛的免疫保护。
《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同时称,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3-17岁人群,接种使用的疫苗参照前期有关要求执行。该《工作方案》在“目标人群、时间间隔和疫苗选择一览表”的注释中强调,3-17岁人群仅可使用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