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鬼城”呈贡获国际环保组织青睐

来源:互联网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规划,决定着这个城市的未来。图为昆明市呈贡区城市景观。摄影/章轲

被列为中国著名“鬼城”的云南呈贡,却意外地受到多家国际环保组织的青睐。(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12月10日,美国环保协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世界资源研究所等5家国际环保组织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与中国城镇化——挑战与进展(2014年12月)》报告称,呈贡“新城市主义”的低碳规划理念,从根本上保证了城市具有健康的肌理,呈贡未来的发展和活力值得期待。

打破“超大街区”模式

超大的街区被划分成传统庭院式的小街区,街道变得更窄和密集,许多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成为步行、自行车和公交专用路。

在这个城市里,公园变得更小、更近、更安全,人们在家中便可俯瞰公园里的绿地、花草。一个家庭主妇,打开窗户就能看见在公园里玩耍的孩子,一嗓子就能招呼孩子回家吃饭。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前在呈贡采访时,“新城市主义”奠基人、呈贡新城设计者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给记者描绘的景象。

昆明呈贡新区于2003年启动建设,规划控制面积160平方公里。原有规划沿用了中国很多新城建设中采纳的“超大街区”和单一土地利用模式。“超大街区”的城市开发模式以宽阔主干道组成的路网为基础,在平均每边500米的地块中设置带有门禁的、单一使用性质的区域,通常街区充满了单一重复的建筑物。

卡尔索普介绍,这种开发模式试图利用更为宽阔的道路提高行车效率,但却以损害行人的安全性和自行车的通达性为代价。为解决宽马路带来的噪音、污染等问题,人们不得不将建筑后退,牺牲丰富连续的沿街街面,增加行人进入建筑的距离。

“这些因素妨碍了人们以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来使用街道,结果不仅破坏了沿街零售业,还降低了公交可达性。”卡尔索普说。

2011年,美国能源基金会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合作,在呈贡核心区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展了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工程。以小型街区取代了巨型街区,采用了以公交为导向的混合利用的土地开发模式。

不同于以往划定超大街区并在其中安排单一土地利用和建筑的模式,小尺度的街区富有灵活性,可以将住宅以及其他功用的建筑糅合在一起,从而避免了“暗区”的产生;混合布置高层和低层建筑,整体的开发强度将超过典型的住宅容积率。

此外,小尺度的街区有利于自行车和步行,减少机动车的需求,使得公交车与私人小汽车都能更为高效的运行。以公交为导向的混合利用的土地开发模式则将新区的各级中心设置在在公交服务密集的区域,以重要公交节点为中心进行高密度综合开发,在步行可达范围内混合设置工作岗位、服务业、零售商业、娱乐休闲以及住宅。混合利用的街区鼓励步行,而适宜步行的城市能为当地的商业增加活力。

成功化解三大挑战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学海介绍,2006年,呈贡就制定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控规”)。到2010年,该控规已经指导呈贡完成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包括政务中心、洛龙公园、中央公园、公务员小区和部分骨干道路。

上述报告称,“新城市主义”在呈贡的实践中首先遇到的挑战就是,根据原有规划方案,呈贡新城已有部分建成和在建项目,因此,新规划方案需要与已建道路、与已建和在建项目结合,与昆明本地文化和生活习惯结合,与正在商讨土地出让的项目结合以及与现存的规范、规定结合,以保证新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

其次,新规划中小街区的内在要求与现有的《昆明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有所冲突,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呈贡核心区作为昆明市的低碳试点区域,被列为特殊区域的范畴,可以进行突破。

此外,在中国,政府拥有地权并有偿转让给开发企业,在按照土地面积计价的转让模式下,可售地的面积越大对政府越有利。呈贡小地块开发模式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王学海介绍,为解决这个挑战,由昆明市规划局、呈贡新区管委会(呈贡区政府)和能源基金会联合成立了昆明市呈贡低碳试点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协调开发项目,并提供技术支持。

呈贡核心区的重新设计,通过将超大街区和主干道网络转变成为小型街区和紧致格网,配以多模式的交通基础设施,既保证了通行能力,也使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更便捷和人性化的都市生活环境。

报告介绍,通过核心区的“新城市主义”改造,预期可产生的环境效益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减少72%、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9%、机动车行驶公里数减少67%。

新区建设需注意位置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呈贡新城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报告称,呈贡距离昆明主城区的距离较远,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因此,虽然新城规划中强调职住平衡,为行政机关和大学城的职工都配套了相应的住宅区,但目前住宅入住率仍较低,新城与旧城之间的潮汐交通量很大。

此外,由于呈贡与主城区之间的地铁也尚未完全贯通,往返交通中私家车的比例很高。

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昆明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已达到2200人/平方公里以上,而呈贡区的人口密度只有631人/平方公里。由于人口较少,新规划能够为城市带来的便捷和活力表现尚不突出。

“这也是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新区位置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应该在现有城区内部或邻近区域设置新的紧凑型次中心区,避免无序蔓延。”报告认为,这样做除了保护可耕农田外,还能极大减少新区交通、公用设施和服务的成本,同时减少大多数居民的日常通勤往返。

但报告同时表示,虽然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呈贡新城短期内无法实现预期的繁荣景象,但“新城市主义”的低碳规划理念,从根本上保证了城市具有健康的肌理。

报告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旧城区人口的进一步膨胀和向外扩散,呈贡新城各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职住平衡、混合度高、适于步行且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用地模式将为多元化出行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创造可能,呈贡未来的发展和活力值得期待。

“在如此大范围内进行此项工作在国内绝无仅有,具有开创意义!”在2012年有关呈贡低碳示范区道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专家论证会上,专家意见称“这一规划理念先进,有所创新,技术路线正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当年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也表示“呈贡新区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

呈贡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