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但炼油业务却继续出现巨额亏损,共亏损646.39亿元。调查发现一个“怪现象”--在石化双雄炼油巨亏的同时,许多地方炼油企业担心的不是亏损,而是无油可炼。
石化双雄炼油亏损遭质疑 地方七成产能被迫闲置
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大油企净利润超过1600亿元,但炼油业务却继续出现巨额亏损,共亏损646.39亿元。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个“怪现象”--在石化双雄炼油巨亏的同时,许多地方炼油企业担心的不是亏损,而是无油可炼。
如果炼油业务是“赔钱货”,为何地方炼厂翘首以待?如果炼油业务是块“肥肉”,为何石化双雄又频频叫苦?
一边巨亏600多亿元 一边近9000万吨产能闲置
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炼油业务亏损415.39亿元,中石化炼油板块亏损231亿元。
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来说,炼油亏损早已不是新闻。2007年,中石油炼油与销售板块亏损206.8亿元、中石化炼油亏损104.52亿元;2008年,两者分别亏损829.7亿元、615亿元。2008年3月,中石化还据此获得123亿元财政补贴。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中石油称是“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力度加强影响”,中石化解释说是“炼油厂到厂原油成本比较高”。
然而,有意思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国内炼油行业累计亏损仅18.4亿元--虽然统计时段和口径有些差别,但两个数据之间的巨大差异依然不免让人吃惊。
是谁对冲了石化双雄炼油业务的巨额亏损?显然,只能是国内其他炼油企业--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炼油产能约占全行业的80%,此外还有60多家地方炼油企业,其中半数在山东。
“我们只要有油可炼就会有盈利,无非是盈利多少的问题。”山东东营一家炼油厂负责人说,“我们炼的是品质差的燃料油,比炼原油成本高很多,还能不亏损;中石油、中石化炼油为什么会亏损,我也不大明白。”
这家炼油厂负责人说,地方炼厂最苦恼的事不是亏损,而是没有稳定的油源;没有油源就等于无米下锅,没法开工。
据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统计,目前我国地方炼油厂约有1.3亿吨炼油能力,但每年炼油只有约4000万吨,近9000万吨的产能被浪费。
“正常情况下,地方炼厂的平均开工率仅有30%-40%,所以大量产能闲置浪费。”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执行会长、江苏泰达蓝燕石化集团总经理钱其连说。
东方油气网数据显示,今年8月底,山东地炼整体开工率仅为35.3%;近几个月以来国内柴油资源紧张,地方炼厂开工率有所提高,至11月初,山东炼厂开工率提高至45.7%。
石化双雄掌控采贸炼售 地方炼厂夹缝中求生存
一边是能生产但频频亏损,另一边是不亏损但不能生产,国内炼油业“怪现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症结?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等业内专家指出,当前石油业从上游的原油开采和进口,到中游的炼化,再到下游的成品油销售各个环节,石化双雄都牢牢掌握了主导权;在整个产业链中,民营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打个比方,地方炼厂的‘咽喉’扼在垄断巨头的手里--巨头的手松开,地方炼厂可以吃饱;它们的手一紧,地方炼厂就要‘闹饥荒’。”韩晓平说。
民营企业不但难以获得国内的油气开采权,也没有从国外进口原油的自主权。据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秘书长马莉介绍,加入WTO以后,商务部每年批准一定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量指标,今年是2910万吨,仅占原油进口量的约十分之一。“数量少不说,非国营原油进口得持有中石油、中石化的排产证明才能入关,而且都必须返销给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炼厂,不能供地方炼厂使用。”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中石油、中石化每年统一配给地方炼厂的原油仅179万吨,与1.3亿吨的炼能相比,这点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前地方炼厂最主要的油源是燃料油--燃料油是原油在炼厂加工过程中的一种渣油,可以提炼出一部分成品油,但是成本比原油提炼要高得多。
“用燃料油炼油的成本要比用原油的成本每吨高出约1300元。2009年以后,国家把燃料油消费税由0.1元/升提高至0.8元/升,仅缴税的部分,燃料油就比原油每吨要高800块钱。”马莉说。
而在下游的成品油批发零售环节,石化双雄同样主宰着市场。“目前全国共有加油站11万多家,其中民营加油站约5万家。”马莉说,“虽然民营加油站数量占总数的46%,但民营加油站多在偏远地方,大城市、主干线的加油站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的,所以民营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量比例并不高。”
让各方公平竞争 促市场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正在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600050)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进行调查,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不少炼油产业人士也期望,国有炼油厂和民营炼油厂能形成公平、平等的竞争关系,共同推进我国炼油业的健康发展。
“石油行业集中度太高,已严重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多位地方炼厂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能落实国务院去年5月出台的"新三十六条",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看待,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一些地方炼厂人士介绍,虽然“新三十六条”要求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并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缺少实施细则和制约机制,挡在地方民营企业面前的“玻璃门”依然没被拆除。
韩晓平建议,国家应该大力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开采原油,并调整石油进口政策,适当放开对民营企业进口原油流向的限制,允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地方炼油企业使用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配额。“这既有利于增加国内的成品油供给,促进市场竞争,更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现在,地方炼厂担心的还不只是油源。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要求,限制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2013年将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而据息旺能源统计,我国大部分地方炼厂的总炼油能力在200万吨/年以下,将近80%的地方炼厂面临淘汰,届时炼油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部分地炼企业由于装置及技术落后,不仅污染严重而且耗能较大,油品质量不能达到国标品质,因产品单一而抗风险能力较弱。”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坦言,“但有关部门应该给炼厂规定合适的技术、环保标准,而不是一刀切地把所有小炼厂都关掉--小厂不等于一定不好,有时候小有小的好处。”
姚达明认为,炼油化工一体化和规模化生产已成为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建议国家推动国有炼油企业和民营炼油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加强战略合作,为中国油气产业的发展壮大共同出力。同时,地方政府应协助民营炼油企业集中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集团军”优势,同时建立和完善地炼成品油储运销售体系,使地方炼厂的成品油直接供应民营加油站,减少销售和运输成本。
石化双雄前三季狂赚1634亿 仍称炼油亏损持续加剧
两大石油巨头昨晚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受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放缓影响,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前三季度中石化净利润596.6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上半年利润增幅11.9%有所放缓。而中石油前三季度净利则达到了1034.37亿元,同比增长了3.5%,较上半年利润增幅仅1%有所加快。不过两巨头仍日赚颇丰,前三季度两大石油公司相当于日赚约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额也与其上半年的这一数据相当。
前三季度炼油共亏损645亿
昨晚两巨头披露的业绩报告,中石油与中石化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分别达到了415亿元和230.9亿元,总计645亿元,较其上半年分别为234亿元和122亿元亏损额持续加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分析称,三季度尽管国际油价处于高位运行,按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甚至一度满足上调价格条件,但整个三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未做调整,这也拖累了两大石油公司的盈利,并导致其炼油亏损在三季度持续加剧。
不过,有分析认为,炼油的最终结果还是要通过销售终端卖出去,不计算终端销售数据而单纯强调炼油一个业务亏损显然没有意义。
其他业务利润颇丰
对于前三季度的表现,中石化在业绩报告中指出,前三季度公司克服了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大幅亏损的不利影响,整体效益稳步提高。而中石油也认为其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受益于国际油价在三季度处于100美元每桶以上的高位,中石油的勘探上游板块获利丰厚,前三季度中石油勘探板块利润高达1607.91亿元,同比增长40.4%,销售板块也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80.21亿元,增长59.5%,仅天然气板块受进口天然气亏损增大的影响,盈利降低17.1%。前三季度中石油仍盈利超过千亿,利润增幅达3.5%,较上半年利润增幅增加2.5个百分点。中石化也受益于下游销售板块以及化工板块的盈利,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增幅6.3%达到596亿元。
多地柴油供应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多地出现柴油供应紧张情况,中石化昨日在三季报中就披露,前三季度公司原油日加工量为437万桶,同比增长3.6%。前三季度,本公司境内成品油经销量和零售量分别为113.57百万吨和75.55百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8%和17.8%。中石化有关人士表示,通过具体营运数据,可反映出中石化的销售以及加工量都是在持续上涨的,并且公司为了保证国内成品油的供应也承担了数百亿的亏损。
不过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两大石油公司本身就是央企,且公司的其他业务盈利丰厚,承担保供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两桶油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额与发改委数据相差悬殊
两巨头炼油亏损额远超全行业引发质疑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两巨头的业绩显示,前9月炼油业务亏损总计645亿元。
据发改委26日披露的信息显示,因国际油价高涨,今年1-8月份,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
发改委分析指出,今年1-9月份,炼油行业整体运行平稳,行业产值和投资平稳增长;原油加工量稳步增加,增速有所回落;随着原油价格波动回落,行业亏损有所缓解。今年1-8月份,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昨晚两巨头披露的业绩报告,中石油与中石化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分别为415亿元和230.9亿元,总计645亿元。把该数据与发改委发布的全行业数据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不禁让人充满怀疑。
疑问 1
两者数据差距为何如此大?
昨日,就此数据,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601857)与化工协会专门负责行业经济运行的市场与信息部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认为,这一数据看似差距很大,但其实可能是其他炼油企业盈利导致。他解释除了三大石油公司有炼油板块外,炼油企业全行业大约在全国有300多家,虽然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板块在亏损,但是其他炼油企业的盈利对冲了其亏损,因此整个行业的亏损额反而没有那么多。此外中石油的全年数据与前8月行业数据也并不能完全做同口径比较。
他举例说,山东地方炼油厂目前的开工率只有40%以上,因为地方炼油厂是民营企业,当有利润可赚时,企业就会继续运转,而当炼油亏损时就会停工,民营企业的开工率完全遵循市场规律,外界也不能对其有任何指责。他指出,中石油、中石化有保证社会油品供应的问题,因此即使亏损炼厂也不能完全停工,加上两家企业的炼油产能很大,国内平均1个季度的原油加工能力是1.2亿吨,按照中石油近2亿吨的炼油规模,因此发生几百亿的亏损是完全可能的,而其他炼油商则可以完全按照市场自由调节,将炼油亏损降到最低。
根据发改委披露的炼油行业上半年利润72亿元,以及发改委披露的7月份单月亏损48亿元,和前8月炼油行业又累计亏损18.4亿元,可计算得出,8月份单月的亏损额为42.4亿元。这一数据也与发改委26日披露的情况相吻合,上述人士表示。
疑问 2
为何其他炼油企业盈利?
易贸资讯的分析师廖凯舜分析认为,由于每个炼厂使用原油品种不同,导致成本也不同,因此在政府调整终端价格后,导致不同炼厂盈利和亏损也有差别,例如地炼的原料除了两大石油公司内部调拨的原油,也有进口的燃料油,以及质量不好的油渣,成本都相对降低,因此炼厂利润可能更好。而一位业内人士也分析称,虽然中石油、中石化的规模和技术先进,但是由于其规模很大,再加上国有企业负担重,应对市场不灵活,不能随时调整开工率,且有保供责任,因此导致其亏损较大。
针对日前蔓延多省市的柴油荒,此前中石化方面也表示,旗下炼厂炼油负荷超过100%,由于地方炼油厂占油品供应的20%,因此当其开工率下滑时自然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不过有地炼人士就指出,这是中石化的借口,自己的炼厂并未停产。就此,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相关人士也强调,虽然两大石油公司炼油板块亏损,但其整体还是盈利的,作为国有的石油公司必须有责任承担这种亏损,保证国内油品的供应,这是央企的社会责任。
中石化中石油双双公布三季报 前三季日均净赚5.99亿元
两公司炼油业务亏损达661亿元,成业绩短板
今日,两大石油巨头中国石化(600028.SH)和中国石油(601857.SH)双双发布了201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前三季度,中石油实现净利1034.37亿元,中石化实现净利599.60亿元,两公司净利合计1633.97亿元,日均净赚5.99亿元。不过,两公司炼油业务均出现亏损,总额达661亿元,成为业绩短板。
中石油三季报显示,2011年7-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31亿元,同比增长7.9%,基本每股收益0.20元;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34.37亿元,同比增长3.5%,基本每股收益0.57元。
此外,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5306.61亿元,同比增长46.0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48万亿元。对此,中石油表示,主要是由于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其中,2011年前三季度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607.91亿元,比上年同期人民币1145.23亿元增长40.4%。
前三季度,中石油共加工原油725.2百万桶,同比增长10.3%,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6430.2万吨,同比增长11.3%。
值得注意的是,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力度加强影响,中石油2011年前三季度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亏损人民币384.03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人民币415.39亿元,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31.36亿元。
中石化2011年三季报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51.02亿元;7-9 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7.21亿元,同比增长0.5%,基本每股收益0.228元;1-9 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99.60亿元,同比增长6.3%,基本每股收益0.692元。
对于营收增加,中石化表示,主要是经营规模扩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量增大以及原油、石化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其中,勘探及生产业务实现营业利润552.73亿元,炼油业务亏损246.10亿元,营销及分销业务实现营业利润319.58亿元,化工业务实现营业利润227.51亿元。
中石化称,前三季度,克服了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大幅亏损的不利影响,整体效益稳步提高。其中,勘探及开采板块前三季度本公司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226.81百万桶和3823亿立方英尺,同比分别增长0.5%和22.1%。海外受检修影响,原油产量同比大幅下降44.3%,第三季度已恢复生产。炼油板块前三季度原油日加工量为437万桶,同比增长3.6%。
有石化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炼油业务亏损低于预期,中石化三季度业绩好于预期。
石化双雄三季报携手而至 中石油炼油亏损逾400亿
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今天同期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两家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其中,前者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但炼油业务亏损415.39亿元(人民币,下同),距公司高层预计的全年炼油亏损500亿已然不远;后者的境外成品油销量大幅增长。
中国石油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国际业务进口原油、天然气销量和汽柴油销量增长较快,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31亿元,同比增长7.9%,基本每股收益0.20元。
中国石化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7.2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28元,同比增长0.5%。不过,公司稀释后每股收益为0.22元,同比下降1.8%。
具体到勘探与生产业务板块,中国石油前三季度的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成果明显,海外上游业务量效齐增,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持续增加。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共生产油气当量产量9.593亿桶,同比增长5.1%。其中海外油气当量产量0.929亿桶,同比增长22.6%。前三季度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607.91亿元,同比增长40.4%。
中国石化前三季度的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226.81百万桶和3823亿立方英尺,同比分别增长0.5%和22.1%。海外业务受检修影响,原油产量同比大幅下降,第三季度已恢复生产。
在炼油与化工业务方面,中国石油前三季度的炼化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共加工原油7.252亿桶,同比增长10.3%,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6430.2万吨,同比增长11.3%。不过,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力度加强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亏损384.03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415.39亿元,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1.36亿元。
此前,中国石油总裁周吉平曾预计公司今年炼油板块将亏损500亿元以上。
中国石化则强调,公司前三季度克服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大幅亏损的不利影响,原油日加工量为437万桶,同比增长3.6%。
至于销售业务板块,中国石油前三季度共销售汽油、柴油和煤油10724.7万吨,同比增长18%;实现经营利润180.21亿元,同比增长59.5%。中国石化境内成品油经销量和零售量分别为113.57百万吨和75.55百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8%和17.8%。同时,其还加强了海外营销力度,境外成品油经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另据中国石油介绍,截至三季度末,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工程已建成投产,与多条已建管道联网,形成公司主干天然气大动脉,辽河、华北等一批地下储气库项目开工建设,显著提升天然气资源调配能力。前三季度,公司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32.33亿元,但受进口天然气亏损增大影响,同比降低17.1%。
中国石化则表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资本支出为570.28亿元。
双面中石油镜照A股内伤 专家炮轰游戏规则酿恶果
“双面”中石油再次引发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声讨,在他们看来,这一切荣耀的开端与悲惨的结局,均是A股“游戏规则”造就的恶果。
每天净赚超3亿投资者颗粒无收
中石油对油价未调整到位的祥林嫂式的抱怨再度响起,这一回公司所称的亏损额达到惊人的500亿元。数不清这是中石油的第几次哭穷,但具讽刺意义的是,就在中石油哭穷的第二天,另一条消息迅速占据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位置。国资委10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度央企经营情况,“成绩单”显示,中石油以1241.8亿元的净利润成为最赚钱的央企。
每天净赚近3.4亿,自称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石油名副其实,然而这一切均与普通投资者无关。站在9.83元仰望48元的历史之巅,恐怕N年之内中石油也难以再次到达这个股价高峰,难怪股民会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的叹息。中石油是目前A股市场的“套牢之王”,上市后套牢资金上千亿居第一,至今为止套牢人数上百万居第一。
一边是豪赚1241.8亿元的超额利润,一边是四年时间超过60万小散户们割肉出局。“最赚钱央企”在公司业绩和二级市场股价上的盈亏逻辑,让公众困惑、诧异和不满,毕竟这种逻辑严重违逆了公众常识。事实上,在A股市场,这样的“悖逆”远不止中石油一个。中国神华(601088)2007年以36.99元发行融资665.82亿元,创下了当时A股历史上最高融资规模。而这只“中字头”巨鳄业绩也颇为不俗,公司去年净利润高达218.68亿元。然而可笑的是,该股同样是A股市场臭名昭彰的“套牢王”,如果你在中国神华上市第四日94.88元的时候购入该股,以目前25.35元的价格计算,账面浮亏已达8成。
投资最赚钱公司,何以成为股民最大的“杯具”?中石油的盈亏逻辑悖逆引发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声讨,在他们看来,这一切荣耀的开端与悲惨的结局,均是A股“游戏规则”造就的恶果。
专家炮轰A股“游戏规则”酿恶果
质疑一:畸形发审制度造出A股第一怪胎
曾被评为“十年股市十大名嘴”的财经人士黄湘源表示,“市值第一”的中石油是中国股市的一大怪胎,由于国内股市体制的市场定位不对头,加上中石油自己回归A股上市的动机也不纯,“重融资轻回报”的理念一拍即合,就这样成就了中石油对A股最大的“贡献”。
回归前,中石油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利于民”,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中石油A股发行价16.7元,这个发行价却比当初H股发行价高了13倍,甚至比巴菲特抛售时的股价也高出两成以上。
事实上,细数A股市场每一个“套牢王”,剥开其套牢的表象继续向历史追溯,不难发现,发审制度的特殊“文化”,造成新股高价发行以及高价定位,使得上市公司能以较小代价获得巨额资金。而发行价格与公司业绩的严重背离,却形成风险极大的价格扭曲,从而引发上市后的暴跌。沃森生物(300142)发行价高达95元,然而,该股从2010年11月12日上市首日冲出158元的天价后一路熊途至今,即使复权后股价依然折腰。
中欧陆家嘴(600663)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表示,目前IPO “游戏规则”中的“保代持股”制度,让本应成为IPO“质量控制员”的保荐人,反倒成为与企业拴在一条绳上的利益共同体。从而造就了一些拟上市公司和保荐人合力鼓吹,以取得高价发行的扭曲现状。而高价IPO发行所造就的后遗症,必然出现破发之后的股东被套。而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对此则一针见血地表示,其中的问题“每个人都清楚,却缺少足够的动因去解决”,而且每个利益主体都不干净,所以对于存在的问题无力也不愿去解决。
质疑二:监管缺位导致分红不均
除了上市之初的定价之争,分红问题也是业界专家争议的焦点。吕随启10月21日晚在其腾讯微博上连发数十条微博,直指目前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关的制度规定往往不起作用,大多数股民惨成“炮灰”。“股市的制度设计把融资功能放在了第一位,投资功能放在了从属地位;从而导致了融资功能的强化和投资功能的弱化;许多政策的出发点往往向融资方倾斜,投资者的利益被根本漠视。”
身为A股市场“第一权重股”的中石油,上市以来的8次分红每股也仅累计获得1.19元的股息。若按48元计算,其四年股息收入也仅有2.48%。这意味着四年时间里,A股股东以损失四分之三投入的风险,换来了比银行存款还要低80%左右的股息,投资者要收回成本起码需要100年。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上市4年海外分红却累计高达119亿美元。最有贡献的A股股民,在“分红上享受相同权利”的名义下,事实上却成为中石油资本盛宴的“局外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呼吁,应尽快推出股权文化和股市新文化,强调股东的利益至上,要保证分红和保护股东表决的权利,承认股东才是上市公司主体。
记者观察
巴菲特投资A股也难赚钱
价值投资理念曾盛极一时,但A股市场这个“造梦”与“噬梦”的混血怪兽,如同一部动能澎湃的财富输送机,将投资者手中的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上市公司手中。投资者慷慨付出的背后,换来的却是持续4年的熊市之殇。这种投机风气让遵循此道的投资者纷纷倒戈,所谓更“适合”A股的投资方法层出不穷。
监管层和机构纷纷呼吁,只有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才是市场致胜的法宝。然而却几乎没有多少人在追问,股市制度设计已经是漏洞百出,包括新股发行在内的市场机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却仍没有见到“堵漏”的真正措施出台。在这样的市场中,却教育投资者要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成熟”要“理性”,无疑倍感滑稽。
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投资就错了,价值投资一到中国就“水土不服”,只是因为A股的生态环境太恶劣。人们往往过于关注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中“买个好公司”的部分,但却忘记了一个前提,巴菲特为何甘愿做人生三大傻之一的股东?那是因为他身处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
自1950年上市以来,可口可乐始终坚持“按季分红”,即便大比例分拆股票,但每年四次的派现分红却从不间断。最近八年,可口可乐每10股的年度分红更是达到了10美元以上并不断递增,这也是巴菲特誓言“到死都不卖”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巴菲特买的是中石油的A股,他是否还能这么幸运?!
A股市场存在的一系列制度问题,决定了只有解决了这些才有投资价值生存的空间。
石油巨头的“暴利”与“抱怨”
企业通过创造利润来造福社会,但“三桶油”的消费者对这一点不大买账。
据媒体报道,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昨日在“2011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说到,“前几天看了下中石油,看到人们在骂,说赚了这么多钱。但放在行业来说,中石油收入并不高,和埃克森美孚相比还有差距。所以,比较要放在行业中去比较,只要树立标杆企业,用不着我去鞭打”。
自我批评难,自我表扬比较容易,向来对“三桶油”爱护有加的李荣融这样说倒也没什么意外,只是一样的难以服人。因为,有一种接轨叫做选择性的接轨,人力成本和技术效率不会急着接轨,营业收入的接轨却是信誓旦旦。大概李荣融也明白,中石油惟一自信的可能就是收入的增长方面,做大是“三桶油”的强项,垄断是做大的通行证。至于创新和成(002001)本控制,垄断企业怎么会有这方面的冲动呢?相反,他们拥有令人心动的薪酬水平,倒吸进大量的人才进去,可惜内部又没什么创新机制,这些进去的人才最后主要用来装点门面,双重浪费。
李荣融与石油巨头是活在另一个语境之中的,跟老百姓的思维语境不太一样。前者认为只要央企的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就是国家的“忠臣”,至于垄断在经济效率和公民福利方面的负面作用,则是不愿承认的,而百姓在意的恰恰是这些方面。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石油巨头赚钱有人骂,亏钱也有人骂。中石油大赚特赚,公众没有认同感,相反还觉得这种大赚特赚是用自己的辛苦钱堆起来的,毕竟他们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国内市场。
这些天的“油荒”愈演愈烈,石油巨头要么说没责任给民营加油站保证供应,要么说这都赖地方炼厂不给力,好话都让石油巨头说了。越是垄断,越是不会把消费者当回事,每每利用人为制造的“油荒”来打压本就孱弱的竞争对手。我们知道,在原油进口上,中石油中石化之外的企业如果想进口原油,必须取得这两大巨头出具的证明,海关才给予放行,而进口原油还必须返销给这两大巨头,由其统一销售。也就是说,石油巨头掌握着相当于发牌照的特权,出现“油荒”难道还不是石油巨头的责任吗?
根据2011年度全国500强企业的数据,现在中石油的收入和利润分别是埃克森美孚的2/3和一半左右,员工则是其的近十倍。如果要达到埃克森美孚的水平,精细管理、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这不是中石油的擅长,其更有可能的是资产和员工变得愈加庞大,挤压更多民间和地方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就更加会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在石化行业看到几乎满拧的两种现象,一边是暴利,是最赚钱的公司;另一边是抱怨,是“油荒”,在这种情况下,中石油的发展目标,不应该是赚到埃克森美孚公司那个水平,而是如何在自身的暴利和消费者的抱怨之间做出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中石油们自己做不出来,恩格斯说,如果涉及利益,几何定理也要被修改。因此,这种平衡只能是让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挤进来,需要石化行业体制来一次大的突破。
102家央企去年净利润8522亿元 中石油成“最赚钱央企”
国务院国资委21日发布《央企2010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披露了120家央企中102家去年的“成绩单”。中石油、中国移动、中海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分别以1241.8亿元、972.7亿元、742.3亿元、721.2亿元、468.6亿元的净利润,排名“最赚钱央企”前五名,中国联通(600050)以亏损41.4亿元垫底。
数据显示,102家央企去年资产总额达244274.6亿元,净利润总额达8522.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总额为5534.2亿元,上交税金总额比上年增长31.7%,达到1484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