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港股20年总市值增近8倍 “北水”涌入 提升话语权

来源:互联网

历经数次金融危机和异常波动,上市企业总市值增近8倍,市场单日成交额升逾4倍。这是在“游子归巢”后20年里,香港股市交出的答卷。20年间,港股市场还保持着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质,并成为内地企业趋之若鹜的淘金地。1997年至2017年间,香港市场总市值的前20名位置也多被中资股占据。

但港股市场依然要面临着新时期的诸多挑战。截至目前,科技股在港股市场市值中的占比不足12%,其中八成的市值来自腾讯控股一家。能否在新一轮科技大浪潮中成为新经济、创业型企业的上市首选地,这是港股需要直面的又一次重要考验。

伴随互联互通机制的启动和运行,南下的资金不断涌入港股。这部分被称为“北水”的资金,对于提升内地企业定价权和二级市场话语权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或许将是港股市场未来最重要的背景之一。市场人士还预计,未来香港市场有望迎来一大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上市。

四次直面严峻考验

将历史的轨迹锁定在香港回归后的这二十载里,港股市场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幅度的暴跌:时代背景不同、导火索不一,但每次都对港股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几经浮沉,洗尽铅华,港股市场依旧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枢纽位置。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然而,就在第二天,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国际“炒家”率先对包括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发动“进攻”,香港地区也受到波及。恒生指数8月触及16820.3点的历史高位后开始下挫:单月暴跌2230点,跌幅达到13.63%,报收于14135.2点。

当年10月,索罗斯开始利用资金横扫东南亚。随后,索罗斯带领的国际炒家将目光投向香港,国际炒家开始密集做空港币及香港股市。恒生指数10月单月跌幅近30%,跌破万点大关。在遭遇来自四面八方的伏击后,仅三个月时间,恒生指数从最高点16820.3点暴跌至8775.9点。

这无疑是一场恶战。香港特区政府随即采取了数个应对措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香港金管局动用约1200亿港元外汇基金购买恒生指数成份股和股指期货,拉高空头成本、维稳恒指;并用外汇基金购入港币存入香港银行以稳定货币供求,同时还颁布限制卖空和外汇、证券交易结算新规,降低投机机会。中央人民政府亦表示,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内地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的护盘行动。

1998年8月2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强大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与国际炒家开展将近一年的鏖战,终在28日收盘钟声响起那一刻宣告获胜。有统计数据此后显示,在亚洲金融风暴的“金融保卫战”中,香港特区政府消耗近13%的外汇基金,动用超过150亿美元资金。

港股直面的第二次危机,受牵连于美国股市科网股泡沫的破裂。

伴随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美股的科网股势力迅猛崛起。数据显示,1999年美股启动了457次IPO,其中大部分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相关,有超过100只股在发行当天便股价翻番。2000年3月,互联网引发的经济泡沫到达高峰,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首次突破5000点。就在同月28日,恒生指数也再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8397.5点,当天收于18301.7点。

但科网股的辉煌,也就此被定格在了这个历史顶点。

统计显示,在2000年3月11日至2002年9月的短短30个月内,纳斯达克指数暴跌75%,创下六年中的最低点位。而此时的港股,则跟随美国科网股泡沫爆破开始回落。2001年5月至9月,恒生指数经历连续5个月的下跌,再度跌破10000点,大批投资者损失惨重。但这一次的下跌趋势,还没有结束。美国“9·11”事件爆发震动全球,给泡沫之上的世界经济一次重击。2003年4月,恒生指数跌至此轮熊市最低点8331.87点:耗时3年零1个月,累计跌幅超过50%。

经过一轮经济复苏,全球股票市场不甚繁盛。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拟开通港股直通车的消息振奋股市。有市场观点当时认为,这或许是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股价走势第一次“A股化”的时期。而如其预期,香港股票“价廉物美”的强大吸引力引来内地资金疯狂涌入。当年10月,恒生指数攀上历史最高峰31958.41点,成为本轮慢牛顶点。

但次年秋天,“雷曼事件”引爆了更大规模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香港股市在这次危机中再次遭到冲击。2008年10月,恒生指数又一次逼近万点大关,最低跌至10676.29点。至此,恒指在一年里已暴跌了21282.21点,跌幅高达66.6%。

再一次面对金融危机,在港内地企业率先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稳固了市场信心。中央人民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先后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共14项强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

除了直面了数次较大范围内的危机之外,港股市场在过去20年间也不乏跌宕与起伏。

2015年4月,恒生指数冲击30000点小高峰,最高点触及28588.52点。然而,尚未在牛市中“尝够鲜”的投资者们还来不及反应,便被接下来的5月连续大跌杀了个措手不及。人民币急跌引发避险情绪,全球经济趋缓、美国加息充满不确定性、欧洲银行业出现德银事件、中东叙利亚危机升级等黑天鹅事件频发,外围环境极不明朗。2016年2月底,恒生指数止跌于18278.8点,10个月下跌超过10000点,累计跌幅达到63.9%。

港股总市值增近8倍

上市企业总市值增近8倍,市场单日成交额升逾4倍,这就是在“游子归巢”后20年里,港股市场交出的答卷。

在香港回归之初,港交所上市企业1997年总市值为3.2万亿港元。而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港交所上市企业总市值已增至28.54万亿港元,总市值上升7.9倍。其中,港股主板几乎贡献了所有市值,总额约为28.22万亿港元,创业板市值则为3216.7亿港元。与此同时,港股市场的每日成交额也由之前的155亿港元,升至800亿港元。

而从在1997年、2007年、2017年三个节点上、港股市值前20名的个股变化中,更能感知港股市场的风格与偏好变化。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港股1997年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据主流,有12家为制造业企业。其中,总市值(多地上市股计算时合并计算总市值)的榜首是上海石油化工,吉林化工、马鞍山钢铁、鞍钢股份、中石化油服等悉数上榜,东北电气、熊猫电子、中船防务、昆明机床等也在前列。

图为1997年底港股个股市值TOP 20

而至2007年,港股总市值“TOP 20”出现了较大调整。榜首位置易主为中国石油股份,而其他席位则多被大型金融企业、通信和地产公司占据,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人寿跻身前五位,建设银行、汇丰控股、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等也纷纷上榜。

金融业“霸榜”的趋势,在此后十年里延续。截至2017年6月25日,港股总市值排名前20位的公司较2007年变化和调整不大,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中国石油股份、汇丰控股、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占据前十位。中国人寿、中国石油化工、友邦保险、招商银行紧随其后。但榜单最大的变化,来自榜首。中国石油股份让位,腾讯控股以2.66万亿港元牢牢占据总市值第一的位子。超过位居第二的工商银行6200亿港元之多,所差金额几乎与排名第13的招商银行(6495亿港元)齐肩。

图为2007年与2017年港股个股市值TOP 20

20年里在港股身上发生的变化,还不止市值排名的变化。伴随香港上市公司数量阶级式的上升,内地企业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并被超额认购,由此拉开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帷幕,中资概念股也受到市场追捧。香港回归当年的10月,中国移动(00941.HK)在港上市;在2000年,中国石油(00857.HK)、中国石化(00386.HK)等内地巨无霸企业陆续赴港挂牌上市,中资概念股开始成为支撑香港股市的主要力量。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期间,红筹股的涨势近200%,大举超过恒生指数同时间40%的涨幅。

截至今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H股共247只,红筹股158只,合计405只,两者市值分别占比20.87%和18.93%,合并占比为39.8%,累计市值达11.36万亿港元。而在1993年刚引入H股之时,H股在港交所主板的市值占比仅为0.61%。

港股也成为了中资股趋之若鹜的淘金地。据第一财经梳理,中资股在1997年IPO募资总额达714.32亿港元,同年的中资股上市后募集总额为426.37亿港元。随后的20年里,中资股分别在2000年、2005年至2007年以及2015年等前后出现过IPO募资额的爆发式增长。

1997年至2017年,包括H股和红筹股在内的中资股IPO募集资金约1.92万亿港元,而这些中资股上市后募集资金达2.2万亿港元。这意味着,20年间中资股在港股合计募集资金总量达4.12万亿港元。

“北水”在崛起

即便有着数次直面危机的经历,有相对稳定的风格和上市环境,港股市场依然面临着新时期的诸多挑战。而其中,能否在科技大浪潮中成为新经济、创业型企业的上市首选地,这是香港股市要直面的另一次重要考验。

近十年来,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多是金融、地产、通信、商业连锁和保健品等行业,港股市场上鲜见互联网企业或者创业公司。从港股市值“TOP 20”也不难看出上述趋势。目前稳居港股总市值第一的腾讯控股,早在2004年就在港股上市。直到2016年,腾讯控股登顶港股总市值榜首,更在当年创下“亚洲市值最高”的纪录。但除了腾讯之外,再无其他互联网企业能与排名靠前的大型金融企业抗衡,科技创业型企业市值在港股市场的占比也非常单薄。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港股主板市场的行业市值占比最高的仍为金融业,占市场总市值的29%;地产建筑业紧随其后,市值占比达到15%。资讯科技业的市值占比位列第三,但比例仅有12%。而其中,腾讯一家公司的市值贡献就超八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新贵、互联网金融公司等赴美上市的热潮不断。除阿里巴巴之外,陌陌、宜人贷等也均登陆美股。此外,伴随A股IPO的开闸和全面提速,加之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在A股独立IPO以及私有化回归也一度成为风潮。尽管中概股回归此后被叫停,但以分拆等形式的曲线方案也较为盛行。

针对港股、美股与A股的竞争格局和上市环境,某券商分管投行业务的高管表示,美股对企业战略的考验很高,上市需要先找到对标的美国公司,因此一般会接受垂直领域的龙头公司。“美股认‘故事’和‘概念’,这也是很多公司去美国上市都要说‘我是某国的Facebook’的原因。细分行业里的头部资源才会考虑去美股,第三名在美股市场可能都难被认同,而上市后还容易遭遇做空,所以去美股上市并不容易。”

在头部资产之外,更多的中间资产会面对A股和港股的两条路。从市场机制上来看,A股与港股市场各有千秋。该高管介绍称,从效率上来看,港股现在上市发行周期在6至9个月;A股之前IPO审核时间有明显提速,仍会较港股慢一点,但相对港股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因此,如果企业当前尚不能满足A股上市条件,并且更强调效率和上市的确定性,目前更适合去港股;如果已经符合A股上市条件,并且更看重和在意公司估值,可能更适合去A股上市。

然而,就在去年,凭借美图的上市和大涨,港股市场重回市场关注之中。

2016年底,美图登陆港股,香港公开发售时就获得2.39倍认购,全球发售募得47亿港元的净额,成为港交所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IPO。今年3月,美图股价一路上涨,逼近千亿港元市值。一时间,赴港上市再被内地企业热议。有投行人士就透露,今年上半年就有企业客户咨询赴港上市的事宜。

但更多的市场观点仍保持谨慎。就在美图市值创新高之后,其股价开始一路下行。而就在本月15日,美图迎来上市后的股东解禁日,开盘后就跌破了发行价。截至目前,美图的总市值从近千亿港元缩水至不足400亿港元。

在上述券商人士看来,美图事例所带给内地企业的启示,是时点的把握。在企业发展较快的阶段先上市,在发行阶段自己寻找基石投资者,这样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掌握住一级市场定价权。更重要的是,正值沪深港通三地市场互联互通的启动和运行,很多南下资金涌入港股,对于内地企业的认可度较高。这类资金在香港市场也被称为“北水”,其在港股市场的话语权正逐步提升。

一级市场的定价权企稳、二级市场的话语权提升,这或许是港股市场未来最重要的背景之一。有市场人士还指出,未来有可能看到香港市场会迎来一大批好企业的上市。但同时,仍要警惕香港依然是个非常自由的市场。在交易制度上,没有涨停板的设置,一天内的涨跌幅度可能惊人。从投资者结构上来看,香港市场是非常灵活、市场化,与全球市场高度接轨的市场,长线资金和对冲基金等盘踞,做空事件时有发生。

(注:本文所述中资股为在港上市H股及红筹股)

8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