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个人征信市场化的闸门正式开启。
1月6日下午,央行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这意味着,这八家机构或将成为中国首批商业征信机构。
八家机构需要哪些准备
那么,这八家机构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副总经理邓一鸣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主要是针对2013年颁布的管理条例,希望市场化后大家都能合法合规,这背后需要一些配套的机制和系统。比如:用户授权,数据采集,处理、产生报告、评级,异议处理等等。”
按照通知要求,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在内的八家机构,要严格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进行准备和完善,达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合规。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基础,靠合作很难形成大的规模。美国也是最后只有三大征信局。”邓一鸣向《第一财经日报》称,“蚂蚁金服也是以这么多年的信用机制实践和大数据为基础来做这个事情的,现在以及将来,阿里系的数据也只会是芝麻信用征信的一部分。”
不等于牌照发放
不过,央行的通知并不意味着牌照的发放,也不等于可以合格开展业务。
“严格意义上不是牌照,我现在也没看到文件的细则。”邓一鸣称。
“这几家背景不同,有一直在做的,有新进来玩的,美国也是有很多,只是全国性的大的就3家,其他的还有好几百家,为这3家服务。”某知名商业征信机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我个人感觉说监管不是说鼓励市场行为,这不像是支付,已经太多,需要监管;目前,信用市场需要鼓励,共建诚信社会。监管应该更关注用户的反应,要注重用户隐私和信用这把双刃剑。”
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俞吴杰说:“互联网发展给个人征信行业带来了跳跃式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活动的普及,用户各类行为数据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更为及时,更为全面。因此,相比传统征信行业,互联网征信数据涉及范围更广,种类更多,实效性更强。”
俞吴杰介绍,整体而言,中国信用,尤其是个人信用,个人征信还是起步阶段,目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健全,《征信业管理条例》是首部把征信业务的定义、参与主体等全部描述得比较清楚的法规。
与央行征信中心的区别
目前,中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其中,征信中心作为央行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截至2014年10月底,征信系统收录196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和8.5亿自然人信用信息。2014年前 10个月,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量就分别达到8398万次和3.27亿次。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培育社会征信机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于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那从功能来说,央行征信中心可以给个人提供征信报告,那么上述商业机构提供的个人征信业务又涉及什么呢?央行征信中心和商业机构征信服务方面有什么不同呢?
“个人征信中心很多年了,但是没有真正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两者从本质来说是一样的,不外乎也是报告和评级。鹏元也算历史很久的征信机构了,只是地域属性过重,这也看出征信的门槛不低。”上述知名商业征信机构人士向本报称,“央行征信中心和商业机构征信暂时没有关系,但这也看未来各方的开放态度。只能说更看好开放后的征信市场,百花齐放,拭目以待吧。”
(记者林建荣对本报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