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的专题报道《追查转基因大米》曝光非法转基因产品流向市场,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在央视报道出炉次日,湖北省着手查种子源头、查种植面积、查监管责任。向涉案地区派出督查工作组,对转基因安全监管不力的单位或个人,严格追究责任。
关于转基因,农业官员多次表态。尤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农办主任陈锡文为代表。前者有二条:积极研究自主创新,慎重推广确保安全。后者有三条:技术要赶超前沿、严格审核、确保消费者知情权。
梳理农业部门关于转基因的公告,“高度”、“重点”、“严防”成为监管的高频词汇。今年6月,农业部进一步发布公告,要求加强生产、经营、销售环节的监管。
今年两会期间,就非法转基因问题,媒体提问韩长赋。韩回应到,目前中国采取四项监管制度,管理是“严格的、严谨的”。中国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生产。对个别的公司或个人,违规销售、种植转基因作物,农业部的态度历来是非常明确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不论监管如何严格,事实无法改变。据央视报道,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也频繁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在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里,仅201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中,就有25次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或许是认为,已经态度非常明确,没有必要回应。至今作为转基因的主要监管部门——农业部仍然没有任何表态。
接近农业部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即使表态,也会非常官方。部里面凡是遇到批评质疑,一是强调监管严格,二是回应配合调查处理。总之是划清界限。
一位要求匿名的三农工作者表示,尽管目前民间对转基因不管形成热议,但是农业部仍然不愿意积极回应。这恐怕与2008年国务院会议以及连续多年一号文件所反映的上峰态度是存在关系的。
梳理从2004年至今的11个一号文件中,中央高层对于转基因的态度可见一斑。“转基因”曾经5次被写入文件。其中,2007年~2010年连续4年提到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技术,官方对于转基因的态度在逐渐转变,希望促进产业化。
2007年提出“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次年提出“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0年提出“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虽然转基因产业化,尤其是转基因主粮产业化,往往为反对者所诟病,但是对于技术而言,官方一直“高度重视”。今年一号文件也反映了官方一直以来的态度:“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
经费问题也多次被提及。2008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在2006-2020年的15年内,投入将近200亿。其中中央财政拿100多亿元,其余由地方和社会投资。
韩长赋在上述发布会上也提到这一会议。他认为,目前我们国家转基因研究正在推进,在有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自主研发现在已经开始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占到了95%。
“事实上,正是由于在转基因事件上,作为主管部门的农业部往往失声禁言,更不愿意采取公开透明的态度进行积极回应。久而久之,农业部‘暧昧保守’在导致谣言滋生的同时,也慢慢得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感。”上述三农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