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绥中的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坐落于雄奇陡峭的燕山山脉,总长8.9公里。小河口长城远处深山,一直以来,因其保持着明长城的原汁原味,故有“第三八达岭”与“最美野长城”之称。但2014年完成的修缮工程改变了这段“野长城”的面貌,残缺的砖石城墙与凹凸不平的地面被白灰抹平,原本的古道幽径成了平缓的道路。由于部分墙体被白灰覆盖,城墙的整个修葺工程范围约为2公里。
修缮结束后,凹凸不平的路面被抹平
小河口长城修缮前后对比
方案“合理合法”
最近,因为民间文保爱好者的发言,这项结束了两年的修缮工程再次被置于舆论中心。因为白灰覆盖了原本长城的面貌,名为“魏永贤”的网友发帖对小河口长城的修缮工程表达这样的意见:“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除“魏永贤”外,当地关注长城保护的民众也先后通过媒体发表了自己对修缮工程的不满。
网友对此事的关注也引起了当地文保部门的关注。绥中县文物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河口长城修缮使用的材料是“白灰”。修缮项目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包括方案的设计、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此段长城所涉及的抢险维修工程技术方案的确于2012年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获得批复并核准实施。目前,国家文物局正在组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原则对该项目落实国家文物局批复意见情况、工程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并将及时公布调查评估结论。
对于小河口长城的修缮结果,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十分无奈:“两年前,我们就知道了这件事,业内也有专家表示不认同。”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他说。
针对当地文保单位“修缮过程合理合法”的说法,董耀会向第一财经指出:对于国家级文物的保护和修缮,程序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由国家立项、设计、文物单位层层报批,最后再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在完成后验收。“这个工程的设计是否有问题?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施工与设计是否相符?如果没有按照设计去施工,为什么能够通过验收?我想,他们应该尽快调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在董耀会看来,长城修缮的重要标准是:最大程度地保留明长城原貌。司马台长城修缮工程就是比较好的范例。“司马台的修缮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的文化含量、历史信息,同时,施工质量也比较好。不止是司马台长城,这三个方面做得好的长城有很多。”
“保护标准与细则并不明确”
董耀会还向第一财经指出,小河口长城修缮方案与验收的通过,也暴露长城保护在标准与细则上其实并不明确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早在2006年就通过了《长城保护条例》。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对已建的文物颁发的国家级法律文件。针对修缮,2006年颁布实施的《长城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修缮长城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应当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但在董耀会看来:《条例》仅仅包括一些原则性、纲领性的条款。“长城修缮施工应该有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才能管住具体的事儿。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标准出台。”
长城的保护历来有其特殊性,巨大体量增加其保护的难度。国家文物局2009年4月公布了明长城墙体总长度,为8851.8公里,除去2000多公里自然天险作为墙体的段落外,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长城沿途经过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等15个省区。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一般的约为20%,保存较差的约40%,保存差的、已经消失的为30%。目前,长城已被世界古迹基金会列为100个最濒危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由于分布广泛,且大都处于野外,人为破坏成了长城保护的一大威胁。“长城的保护,仅依靠国家文保单位很难完成,还是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发动大家一起参与长城保护。”董耀会说道。目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正联合腾讯向社会募集资金,用于长城保护的工作,董耀会为该项目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