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振宁发表:我们不宜要孩子,国内各大内体对此事保持了较为严肃的报道,就连毒舌李敖也表示:“很正常,这是任何一个82岁男人的愿望。”
然而,人世间蜚短流长从未止息,甚至连严肃如路透社,也把这条消息放在了odd的分类之下。
odd在此处的意思,是奇闻轶事。自那时起,种种非议,至今未息。
“三四十年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此后接受采访时,被要求定义自己与翁帆婚恋的杨振宁这么说,包括在央视《面对面》中面对镜头时。
如今,十年已经过去,两人锡婚纪念日将近,杨振宁已满92岁(10月1日),重庆青年报记者为您厘清“杨帆恋”现状。
“我们不宜要孩子”
时至今日,人们似默认了此事,却仍会因任何风吹草动竖起耳朵。
比如,“翁帆怀孕”就像“金庸离世”、“余秋雨离婚”一样,必然会在某些日子甚嚣尘上,直到当事人出来辟谣。
网友调侃,如消息为真,杨家已有婴幼儿足球队一支可供调遣。
杨振宁好友、《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杨老虽已年迈,但身体硬朗,极少卧榻,盖因其先天身体素质好。”
江才健表示,杨振宁除了听力不太好,需要常年佩戴助听器,其余身体指标都很正常。“除了十多年前做过一次心脏绕道手术,就再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别的问题,现在身体非常好。而且,他不是那种身体有小问题就会上医院的人。事实上,他也并非刻意锻炼,平时活动也就是走走路,没什么特别的。”
“原来杨振宁并不聪明”
2008年元旦,新书《曙光集》发布会上,杨振宁称:“结婚以后通过这几年的接触,我就知道与翁帆间有代沟,我的经历较于她,个中感受完全不一样。”
代沟,被解释为两代人因身体因素和环境因素,而造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两人却有自己的填补代沟的方式。杨振宁喜欢穿色调明快的T恤和衬衫,还喜欢扎上皮带,在他看来,这样的自己显得更年轻,更有精神一些。而翁帆婚后也从以前的休闲装,转向了更稳重的淑女装,以让自己看上去更为成熟。
每次去餐馆、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他们一定会玩游戏。方法很简单,参观的时候不讨论,出门之后两人便开始测试默契程度。
“如果这家美术馆要送你一幅画,你选哪幅?”无论是不是选择同一幅画,两人都会有话题可聊。“我们都不喜欢太现代主义的画。”杨振宁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说。
翁帆也表示:“很多现代画作,抽象过了头,只是一团色彩,我们都不能接受。”不过,“我们的审美观相差不远,虽然不一定选同一幅画,但是小范围还是一致的。”
其实,早在杨振宁杜致礼婚恋时代,一同去博物馆欣赏艺术品便是两人的固定节目。杜致礼也曾表示:“他(杨振宁)一到博物馆,便知道我喜欢什么作品。”
杨振宁还会常常出一些数学题目给翁帆做,“如果答对了,杨振宁就会说‘答对了,加10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教授、另一本《杨振宁传》的作者杨建邺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
而在看电影时,杨振宁常常自嘲:“我看电影,了解的速度不如一般人,一方面是耳朵有问题,不过不只是这个。我跟翁帆看电影,她会觉得,‘喔,原来杨振宁这人并不怎么聪明’。”“每看完一部电影,过一两天他就完全忘了,我再跟他提起,他就说没看过。”翁帆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他年轻时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上十次,都不会觉得闷。”
他们也常常在一起朗诵诗歌,甚至将一些经典诗歌进行改编。徐志摩的《偶遇》就被二人改成了:“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心,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晚霞灿烂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不要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两人有时会到香港中文大学寓所小住,空闲时,二人会去石澳旁的小岛游玩。杨振宁开一辆1980年买的老式日产车,于繁华都市中甚是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