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概念的能力上,中国人看来还真不如外国。外媒一句“七万亿”,也不知具体是否被官方核算过,就让国内舆论自发地热炒了几天。(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话说小编初看7万亿也是心中小鹿跳跳,话说那得是能买是多少“肾机”。但仔细想想,即便有7万亿这么多,这7万亿和过去也不一样嘛。
首先,投资也不是坏事,不必谈投色变、投鼠忌器。日本是生活好了、人也老了没地儿投,欧洲是想投没钱投,美国是要投却总“窝里斗”,印度是盼投但引资环境太有限。似乎只有咱们大中华,既有迫切的投资需求,也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还有充足时生产能力,更有上下齐心的政治优势。要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面貌势必会焕然一新,为啥该投不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的好,“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既然,中央都提出了“关键作用”,保持投资适当热度应该也是近一段时期的必要任务。
其次,7万亿投资多不多?如何评判多或少用“肾机”来衡量肯定是不行滴,咱还得找两把尺,一把尺看时间,一把尺量数量。
钱投下去,楼房、厂房、设备建起来,总得要经过一段时间。快则2-3年,稍慢也要5-8年。从南到北建设一条京沪高铁,就从2008年建设到了2011年,用了约3年。三峡工程从1994年开工到现在进入到竣工验收,时间接近20年。在这么长的建设时间内,投资肯定会分期到位,所以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时总要提到一个指标——“计划总投资”。计划的当然不是当年能够完成的。投资要看总额,更要看当年的完成额。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对外真有7万亿投资项目,实际上只是计划总投资7万亿。当年能够完成的并没有这么多。假设按照工期平均3年来算的话,每年简单算可能2.3万亿才是能新增落实的。
说了时间,再看数量。2013年,中国全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完成额大数是44.7万亿;2014前11个月,中国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已达到了45.1万亿。这说明近几年全年投资大概在45万亿这个量级。2.3万亿同45万亿相比还是非常的。如果从计划总投资来看,今年前11个月,1-11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在92.7万亿,比7万亿的数量要高出十多倍。其中,前11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7.2万亿元。7万亿即便全部是新增投资,放在这个盘子中也只是不大的一部分。
第三,上述讨论还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到底7万亿中多少是新增,多少是在建;多少是既有计划就有的,多少是计划外新增的,这决定了投资政策的性质。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安排了大量的投资项目,在到2020年的一批中长期规划中也安排了许多战略投资目标。从去年获得发改委审批的项目来看,大部分项目都是此前“十二五”规划或中长期规划中已经榜上有名的。比如,去年年末获批计划投资接近800亿元的北京首都新机场项目就早已在“十二五”规划中了。所以,7万亿的项目很可能延续了这样的政策方向。
而2015-2016年这个时期很关键,因为这是十二五和十三五的衔接时期。一方面,“十二五”已经安排了大量的项目,另一方面,“十三五”除了要规划新项目之外,还要安排中长期规划所划定的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说,2015年作为“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应该会有大量的项目获批。但如果大部分项目已然在完成“十二五”7%经济增速的规划之中了,恐怕不用对7万亿的概念过于上心。
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8日就对外回应,不知道这个数字怎么算出来的,计算口径是什么,并认为7万亿可能是媒体记者从相关部门公开信息推算的。这样来看,7万亿中到底包括什么,只能问那个传递外媒消息的知情人士了。
第四,随着不同的政策目标,中国当前的投资和4万亿时期的着重点有很多区别,一个是投资主体有变化,一个是资金来源有变动,一个是投资方向有不同。
4万亿时期,为了积极防范外部有经济风险,政府和国企曾是执行投资的主力军之一。但三中全会说的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改革的目的就是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把应该由企业决策的交还给企业,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事交还给市场。所以当前的投资决定权不完全在政府,而要看市场、看企业。
从资金面上说,目前中国仍处于“三期叠加”的经济背景下,处于前期政策的“消化期”。 审计署2013年6月底公布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有10.8万亿元。面对巨大的还款压力的局面,仍指望以地方或国企从银行引来贷款推动投资的老路可能不现实。
在未来的投资进程中,7万也好,10万也罢,要看投资计划是多少,更要看能从社会引资多少?引得来才能落实到。所以,今年的投资环境,会更重视市场的力量。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在中央政府引导下,加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李克强总理领导的本届政府致力于通过简政放权,围绕促进投资创业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改革、放权、行政审批成为常务会议的高频词, “先手棋”、“当头炮”会成为描述改革的流行语。
在投资方向上,当前和4万亿时期也有很大不同。4万亿投资时期曾有过大量的产业性投资。如果某些地方操作不当,可能引起产能的重复建设。但去年至今的投资中,中国安排了七大工程包,分别为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大部分都在经济基础领域,很少直接涉及产能投建。这符合中央提出的兼顾当前和长远、增长和稳定,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因素的政策方向。
无论7万亿是否存在,中国都将依靠战略性投资为完成“中国梦”做好准备可能不应该是被过度解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