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SpaceX完成历史性载人飞船发射 商业航天翻开新篇章

来源:互联网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下午3点22分,两名美国宇航员搭载由SpaceX建造的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飞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的重型火箭“猎鹰9号”的助推器已经成功返回到“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的着陆船上。

49岁的Robert Behnken和53岁的Douglas Hurley将历经19个小时的飞行后,抵达国际空间站。在那里,有一名美国宇航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在等待他们。他们将在那里最长呆上110天,直到龙飞船下一次执行太空任务将更多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美国9年后首次重启载人航天任务

对于马斯克的SpaceX而言,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发射意义如此重大。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一家私人公司将两名宇航员送往太空。这也是美国9年前终止载人航天项目后的首次重启。

凭借与NASA的长期合作,曾经一度濒临破产的SpaceX击败了美国航空巨头波音公司。就在上周,SpaceX再获3.462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了360亿美元。

美国的上一次载人航天计划于2011年结束,此后美国宇航局NASA每次要送宇航员去国际空间站,就只能前往俄罗斯搭载“联盟号”飞船。这让NASA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联盟号的“船票”每张票价高达8600万美元,如果送两个宇航员升空,就需要支付近2亿美元的费用。

2014年,NASA与SpaceX合作,向其支付26亿美元建造龙飞船,最初的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同时,NASA还向波音公司支付了42亿美元的合作费用,用于打造航天飞船Starliner。

NASA将载人航天的发射任务交给私营公司是具有争议的,过去几十年里,NASA从未将这一任务外包给私营公司。促进NASA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商业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刺激创新,这将使得NASA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入地探索太阳系。

国际空间站已经围绕地球轨道运转了20年,美国和俄罗斯是最早开始运营国际空间站的两个国家。在20年里,有19个国家的240名宇航员到过国际空间站,也包括中国宇航员。他们在国际空间站里面进行了成千上万个科学实验,从人体对太空的反应到新药研发。

根据2019年NASA的一份调查报告,龙飞船的“船票”每张大约在5500万美元,尽管低于俄罗斯“联盟号”的费用,但仍然很高。而未来随着更多太空任务的执行,这一成本也将随之下降。

商业航天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SpaceX成功发射载人飞船也将被载入人类航天史册。2002年,马斯克成立SpaceX的时候年仅30岁,而SpaceX也是历经坎坷才走到今天。公司刚成立时几次发射都失败了,2008年公司甚至曾面临破产。不过后来NASA向SpaceX提供16亿美元的资金,成功帮助其打造了“猎鹰9号”重型火箭并将龙飞船送往太空,SpaceX得以起死回生。

2014年起NASA和SpaceX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此后SpaceX的所有发射只失败了两次,分别是2015年和2016年,2015年,火箭将5000磅的货物运往轨道的途中发生了爆炸;2016年则是毁了一个价值2亿美元的通信卫星。

SpaceX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火箭的重复利用来降低发射成本。比如运送货物的太空舱“龙胶囊”(Dragon Capsules)就已经使用了三次。2015年以来,SpaceX数十次成功安全地将“猎鹰9号”重型火箭的一级助推器着陆回收。

但是此次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是全新的,SpaceX同样将火箭的一级助推器着陆回收。SpaceX还表示,每艘龙飞船可以多次使用。公司更加雄心勃勃的项目是Starship(星舰)宇宙飞船,这艘庞大的飞船仍在研发的初期阶段,马斯克希望将这艘飞船的每一个零部件以及发射的火箭助推器全部实现再利用。Starship也是马斯克对SpaceX长期的核心计划——将人类送往火星。

SpaceX的投资人、美国风投公司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SpaceX的成功也是美国创新模式的成功。要培育出像SpaceX的公司,必须要有一个自由开放的创新环境;政策需要在资本层面上更加多元;企业也需要有多样化的创新。”

SpaceX载人项目的成功也意味着未来更大的商业模式的潜力,比如马斯克的星链计划Starlink。“Starlink 会带来更多想象,目前这一项目已经给SpaceX带来了几十亿美元的收入。”张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也给了国内民营卫星行业启示,科技创新还是应该交给民营企业来做,它们拥有更加灵活的抗风险能力。”

张璐认为,此次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发射成功后,会对整个航空航天工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未来机遇在于,除了火箭发射、太空飞船之外,会有更多的领域陆续向民营企业开放,无论是基础的卫星发射,还是与火箭发射效能提升相关的一些创新,包括新的网络技术,都有非常大的应用机会。”张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巧合的是,5月30日凌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卫星,这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执行固体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极大提升了中心卫星发射快速组网和补网能力。

SpaceX载人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