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深圳GDP破2万亿,首超广州成第三城

来源:互联网

连续2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位居第三之后,2016年,广州GDP首次被深圳超越,深圳取代广州成为第三城。

这一变化,刷爆了广深两地的朋友圈。

广东省统计局5日发布公告称,按照国家统计局部署,2017年开始实施地区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将研发支出未计入GDP部分进行补充核算。根据新的核算方法,广东省统计局修订了1995年以来的GDP数据。

修订后广东省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的GDP比修订前增加了1342.86亿元,达到了80854.91亿元,成为我国首个GDP突破8万亿元大关的省份。

与此同时,广东省统计局还公布了2016年各市GDP核算数据修订结果。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深圳在修订后的GDP,首次超过了2万亿元大关,并一举取代广州,成为我国GDP第三城。

深圳。图片来源:新华网

广东研发投入居首

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核算体系》调整了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

一财经记者对各省份研发投入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有6个省份的研发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大关。广东和江苏都超过了2000亿元。

这其中,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研发投入首次位居首位。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在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下,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全面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2016年全省R&D经费投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总量首次位居全国首位;R&D经费占GDP比重达2.56%,今年则有望达到2.65%。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广东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广东省统计局分析,它的R&D经费投入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为主体。广东工业企业R&D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6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1676.27亿元,增长10.2%,占全省R&D经费投入的82.4%。

在广东之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修订后的数据尚未公布,不过,根据测算,名义的研发支出额度最后核算后,约有五六成纳入了GDP。2016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26.87亿元。按此测算,2016年江苏GDP将比修订之前增加约1300亿元左右。预计,修订后的数据将超过7.7万亿元(修订之前为76086.2亿元)。

深圳首次成为GDP第三城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修订后,2016年深圳GDP比修订前增加了585.98亿元,GDP总量达到了20078.58亿元,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

广州GDP在修订后增加了257.98亿元,增量不及深圳一半,修订后总量达到19805.42亿元,距离2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近几年,广州GDP第三的位置面临着天津、深圳等城市的步步紧追。此次GDP被深圳超越,也是广州在连续27年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后,“第三城”的位置首次失守。

修订前后广深GDP对比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计入研发支出对深圳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非常大,因为深圳的研发支出在各大城市中排名相当高,占GDP的比重也很高。相对而言,广州的研发投入要少很多。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16年,深圳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了800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研发强度方面(研发投入/GDP)方面,深圳达到了4.1%,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而同期广州的研发投入仅为451亿元,位居北上深和天津之后,居全国第五。研发强度方面,广州仅为2.3%。

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广州的研发投入,与它的经济总量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是不成匹配的。原因包括其目前高校、科研机构转化比较低;目前研发投入是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京沪深等存在差距;从产业结构上看,广州的商贸产业占据相当大一部分,而该产业需要的研发投入很少。

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等主导产业的不足,是广州近年来发展劲头减弱的关键所在。相比之下,深圳无论是结构转型、经济发展质量还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靠前的城市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早已走过了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这几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未来型产业的布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展现出了强大作用。相比很多城市依靠投资驱动,深圳以创新驱动的布局可能更有后劲,尤其是在有了质量之后的速度出现时,深圳的新优势更加明显。

“在经过多年的质量型发展后,深圳GDP超越广州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谭刚说,深圳超越广州首次成为GDP第三城,这对深圳的城市发展历程是一个重要时刻,也是这些年深圳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则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的面积很小,不到20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不足,为此深圳的危机感一直很强,更愿意去做一些创新和试验。相比之下,广州的面积超过70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大,危机感并不是那么强烈,再加上广州对传统的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的依赖度较高,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

在过去经济起飞时,传统产业对区域经济作用很大,但在如今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几年,很多GDP增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科创、高新技术产业,而不是传统产业。”林江说。

未来质量更重要

林江认为,从发展态势来看,广州被深圳超越是必然的。除了经济发展质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外,可支配财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是广深发展差距的一大关键。

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85亿元,首次被杭州超过,位居仅位居全国第八。而深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了3136.42亿元,位居第三。广州的一般预算公共收入竟不到深圳的一半。

林江分析,广州本身产生的财政收入不少,但能够用于其自身民生支出、经济发展的财政收入太少,而这是由广东的财政结构决定的。“广东的税收主要来源于珠三角,珠三角还要扣除深圳,因此省级财政主要来源于广州、佛山等地,广州是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多年来,广州每产生1元财税收入,大概有0. 75元贡献给中央和省内,自己只留下0.25元。“广州需要扶持的,是一个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很多的粤东西北地区,这需要大量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还有一个因素是广东有一个不用上交省财政的计划单列市—深圳,广州的压力非常大。”彭澎说。

一般预算收入比较

相比之下,像深圳、厦门等计划单列市,在财政收入方面直接与中央分成,不用上缴所在省。(当然后来也向所在省上缴一小部分财政收入)。因此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广州的两倍多。

“有钱可以做很多事情。”林江说,由于留下的可支配财力多,深圳前几年花了上百亿元回购多条高速公路并实施免费通行,另外邀请北京大学等一大批名校到深圳设立校区,这些都是广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林江说,有钱还可以出台更多的优惠、补贴等举措,吸引人才到深圳,吸引更多的新兴企业落户深圳,吸引更多的企业将总部迁入深圳。可在广州,多年来经常有广州的企业抱怨说,广州能提供的税收优惠不如深圳、成都等地,这都是因为广州“囊中羞涩”。

不过,虽然深圳赶超了广州,但这也不代表深圳在未来与广州、重庆等地的竞争中会“一骑绝尘”。彭澎说,广州的发展空间仍很大,目前它正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产业。未来几年随着思科、GE、富士康等大项目的投产显效,经济仍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甚至GDP总量也有可能反超深圳。当然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也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再加上深汕合作区交由深圳全面管理后,发展空间也很大。

今年9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等工作。据报道,该合作区调整为深圳全面主导。从第三季度开始,深汕特别合作区的GDP数据纳入深圳GDP计算。

“未来,广深之间将很可能是交替上升、不相上下的格局。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彭澎说,这种格局将会持续5年左右,其后的重庆将很可能赶上来,超越广深,位居第三。

不过,彭澎认为,尽管GDP总量很重要,但衡量一座城市是否一线城市的标准并不能完全看GDP。相比之下,质量、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对周围的辐射力和集聚能力等因素,对广深的发展更为重要。

彭澎说,广州在被深圳超越的同时,应正视自身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谭刚则说,对深圳来说,未来它还是应该继续做质量和创新发展的路径,在现代化体系中发挥探索,为全国的全面现代化做出深圳所特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深圳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与科技研发相关的大学、实验室数量太少,在这些方面,深圳还是应该继续补短板。

深圳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