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24 日,广联达发布了《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于20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5.91 亿元,同比增长17.29%;实现归母净利润9.67 亿元,同比增长46.2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19 亿元,同比增长41.18%。
“八三”顺利收官,决胜“九三”剑指全球领先2022 年是公司“八三”战略期(2020-2022)的收官之年,公司克服了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新冠疫情反复、行业部分客户经营承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持续完善从战略到执行的全面预算管控,重点提升费效比、投入产出比,主营业务收入和经营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公告披露:公司2023 年努力实现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到2025 年,公司营收较2022 年翻一番,净利率超过15%。打好“一体化成型、设计软件引领、PaaS 平台规模化”三大战役,强化系统性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战略落地,贡献数字科技的智慧与力量。
数字新成本打开造价增长空间,数字施工平台成型根据公司公告披露,1)数字造价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73 亿元,同比增长25.16%,签署云合同39.01 亿元,同比增长25.84%,造价业务相关云合同负债26.75 亿元,相较年初增长30.69%,报告期内确认的云收入32.75 亿元,同比增长27.89%。截至2022 年底,全国所有地区计价、计量全系列产品采用订阅模式服务客户,云转型率超过90%,2022 年当年续费率80%,数字造价业务完成全面云转型。数字新成本成为新的发力点,2022 年云收入3.93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77.71%,持续拓展标杆客户和项目数量,着重发力于施工方和建设方成本管控,为造价业务打开新增长空间。
2)数字施工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26 亿元,同比增长9.99%。
由于去年第四季度各地陆续迎来感染高峰,数字施工业务的实施交付和客户验收等工作均受到影响,导致全年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22年末,数字施工项目级产品累计服务项目数突破9 万个,累计服务客户超过7000 家;2022 年新增项目数2.1 万个,新增客户1600 家。
数字施工业务着力推进头部客户和重点项目的深度经营取得良好效果,与多家头部施工企业展开战略级合作,加大央企、国企的拓展力度,重点攻关基建类客户群。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组件”的方式积累和打磨行业数字化核心能力,完成了PaaS 平台打造,具备了标准化SaaS 应用快速开发和个性化解决方案规模化交付的能力。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带动数字设计业务和AI 探索公司通过加快前瞻技术布局,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创新探索,公司在图形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根据年报披露,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8.58 亿元,同比增长14.2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36%。
1)数字设计业务聚焦数维产品的客户验证和市场推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 亿元,同比下降7.91%。数维房建设计在“数据驱动一体化设计”理念牵引下,实现了普通住宅与简单公建的全专业协同设计与出图,并通过BIM 数据互通,实现BIM 设计算量一体化以及在高精准度下的效率翻倍,助力客户有效提升设计经济合理性。2022 年7月发版后,截至年底共有9 家设计院在14 个项目中使用数维房建设计产品集完成施工图设计交付,其中3 家设计院初步实现规模化推广。
2)人工智能方面,公司积极开展行业AI 应用创新与技术攻关,突破基于深度学习的交互式生成技术,在造价业务中利用大模型技术提供智能组价和智能算量等服务,智能设计中的强排工具(按照建筑强制性规范布置建筑)进入用户验证,实时日照分析性能国内领先;劳务人脸识别终端实现量产,多项CV 安全隐患识别算法集成进入施工蜂鸟盒子产品。
3)海外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下行等多重严峻挑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3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数字造价国际化方面,Cubicost 产品订阅收入占比超过60%,计价和算量产品应用率进一步突破。成本管理类业务尝试出海,与新加坡裕廊集团(JTC)、印尼公共工程部及下属29 个省级中心开展数字成本管理合作。
投资建议
广联达作为国内建筑造价领域的绝对龙头,正在加速成长为数字建筑产业的引领者和使能者,兼具数字化转型、云化转型和国产替代等多重属性,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商业模式优化可期,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71/110.96/136.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2/17.30/21.75 亿元。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给予6 个月目标价86.36 元,相当于2023 年12 倍的动态市销率。
风险提示:
施工业务推广不及预期;造价业务客单价提升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