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体量不大的百信银行个贷投诉量冲至股份行第二,直销银行前景不明

来源:互联网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大额存单都在日渐减少。近期市场有消息称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仍然可以做到“年化5.64%”,所涉银行是中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不过事后证实,该利率只能算是“噱头”,是该行针对新客揽储的一种营销手段,且只存在大额存单、限期100天的极端情况。

《全球财说》6月6日登陆百信银行APP时已看不到该宣传。虽然此事只是个“擦边球”行为,不过通过此事也透漏出该行经营的不易。

百信银行2022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但未来之路仍然曲折。银行曾经红火一时的部门所属直销银行当前正处于业务合并过程中,唯二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将孤独前行。

01

存贷比超200%

百信银行2022年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9.68亿元,同比增长32.35%;净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149.43%。两个盈利能力指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也在大幅增长,分别增长0.38和5.29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构成中,该行利息净收入37.44亿元,占比94.35%,同比增长31.97%;非利息净收入2.24亿元,占比5.65%,同比增长39.13%。也就是说该行同传统银行一样,同样是靠利息收入增长拉动。根据该行解释,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拉动。《全球财说》注意到,该行利息收入增幅远超利息支出增幅,与此相对应的是该行存贷比应比较高。

截至2022年末,百信银行实现利息收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25.26%;利息支出20.83亿元,同比增长14.77%,主要是付息负债规模增长。

该行吸收存款347.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7.49亿元,增长38.92%。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717.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6.31亿元,增长23.44%。发放贷款额明显远高于当年吸收存款额,2022年年报中该行没有披露存贷比数据,但过去几年该行存贷比数据很高,2019-2021年的存贷比数据分别为128.66%、201.29%、246.29%,逐年提高,在联合资信出具的百信银行2022年跟踪评级报告中评价表示,百信银行市场融入资金规模大且负债来源集中,且存贷比仍较高,其未来可能面临一定流动性压力。但考虑到中信银行承诺在百信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给予流动性支持,百信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

也就是说百信银行的倚仗信心和底气来源是中信银行。

尽管2022年百信银行有了较好的业绩增长表现,但毕竟该行成立时间不长,盈利波动较大。2019-2021年,该行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亏损3.88亿元、2.63亿元。

与百信银行一样年轻的,该行员工也比较年轻,2022年末,该行在职员工934人,平均年龄在32.5岁,其中以科技人员为主,占比在6成以上,其余为业务及业务支持人员,学历上看则以本科生为主,占比6成以上。

根据该行的定位,存贷款客户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评级报告中也称,作为互联网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信贷业务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个人经营贷款和公司类贷款规模小。这也决定了该行当前的客户群也很年轻,评级报告称,百信银行信贷业务客户群主要为年轻白领、职场新人,该类客户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不稳定,在经济下行周期及失业率上升的极端情形下,该类客户可能发生大面积违约。

从资产质量看,2022年该行不良率下降,为1.48%,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率上升,为302.1%,较上年末上升27.47个百分点。当前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只有两家,可比性不强,放在上市行中,该水平属于中等偏上些。

资本方面也比较充足,2022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41%、11.16%、11.16%。

该行面临的投诉也比较多。根据年报,2022年,该行共受理投诉13679件,其中个贷类业务占比89.87%,理财类业务占比1.58%;投诉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市等地区;该行称重点投诉均在12小时内完成首次回访,并称截至报告期末,个人用户满意度超过98%。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022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微众银行在股份制行个贷投诉量方面能“冲杀”至第二位。

02

直销银行式微

百信银行是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创设的数字普惠银行。从银行名称看,名称的第一个字似乎代表百度,第二个字代表中信银行,但实际上中信银行才是控股银行,百信银行2017年成立,目前股东有3位,中信银行持有65.70%,百度公司持有26.03%,加拿大养老基金持有8.27%。截至2022年末,该行注册资本56.34亿元。因此,该行网站的宣传语之一就是“中信银行旗下的数字普惠银行”,在三方评级机构出具的评级报告中,也称呼该行为“中信百信银行”。

图片来源:百信银行官网

该行的发展离不开与两大股东的协同,其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本行与中信银行共建借钱频道,协同服务广泛客群,联合打造“线上 + 线下”的产业数字金融生态;本行的金融科技能力深度服务股东数字化发展。本行与百度公司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和场景生态协同,在金融服务、智能出行、数字人民币、品牌联合营销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

不过看起来,百度对百信银行的“热情”远不如中信银行。

百信银行最初发起设立是从2015年开始,据当时消息传闻,中信银行和百度预计分别为51%、49%,但是到实际公开时,比例分别为70%、30%。2018年百信银行首次增资,两大股东分别按照各自持股比例向该行增资20亿,但在第二次增资时百度缺席了,直到百信银行引入新的战投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后,百度股权进一步被稀释。2019年6月,度小满金融CEO朱光退出百信银行董事行列,这也在当时被外界视为百度不再看重百信银行的标志之一。

近几年中也多有消息评论对百度态度进行分析,主要的意见集中在百度自己有与百信银行业务类似的业态—度小满,根据官方介绍,度小满延承百度技术基因,探索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先后布局信贷、财富管理、支付、保险、个人金融科技和供应链金融科技六大业务板块。从业务内容上看,二者业务的确有很大重叠,同时度小满的成熟度等多个方面也在百信银行之上。

不过百度也并没有放弃百信银行,二者仍有诸多业务协同,比如百信银行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成为首批生态合作伙伴等。

《全球财说》分析认为,在这背后更多的是直销银行的式微。

算起来,直销银行在中国也约有9年左右的历程,2014年2月,民生银行(600016)正式上线直销银行,这是首家开展直销银行业务的银行,笔者也可算上是民生直销银行早期客户,在当时而言该业务的体验的确很不错,便捷、收益也不错。其后多家银行纷纷下场开展同类业务。不过这类直销银行与百信银行的性质不同,他们都是挂靠在银行某个业务部门下的直销银行,比如民生银行直销银行所属是该行的电子银行部。而百信银行则是独立法人性质的直销银行。

但其后在互联网金融崛起后及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直销银行业务受到冲击,与此同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展迅速,直销银行的优势不再显眼,直销银行的重新整合不可避免。今年5月,民生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为更好地提升理财业务服务体验,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民生直销银行“银行理财”产品频道将于2023年6月15日起整合至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理财产品”频道。整合的不止民生银行,例如,浦发银行(600000)和平安银行(000001)将直销银行融入到手机银行中;南京银行(601009)在2019年12月将手机银行App和直销银行“你好银行App”进行了合并升级,升级后原直销银行App停止对外服务;广发银行直销银行网站于2020年6月12日停止提供登录等服务;恒丰银行2022年6月18日下线该行直销银行“一贯App”,同时关闭平台相关服务功能。

部门制的直销银行可以说基本都已没落。而作为独立法人性质的直销银行目前也没有迎来蓬勃发展,目前仅存两家独立法人性质的直销银行,除了百信银行,另一家是邮储银行控股的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于去年6月30日正式开业,这家直销银行因成立时日尚短,目前看到消息不多。

实际上,中邮邮惠万家银行原本应是第三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只是曾经第二家获批的直销银行筹备到半道不开了。

2022年7月22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招商拓扑银行开业申请事项的议案》,同意撤回招商拓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授权招商银行高级管理层并同意其转授权相关人士,依法依规办理与撤回招商拓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开业申请相关的全部事宜。

这距离银保监会批复招商拓扑银行的筹建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多。

当前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均是传统银行主导,再外接部分互联网基因。有业内人士曾直言,直销银行属于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糅合,天生缺乏想象力,同时也容易受到传统银行的传统思维限制。

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这类互联网银行相比,百信银行业绩表现还差距很远,2022年,微众银行实现净利润89.37亿元,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35.57亿元。百信银行在直销银行路上禹禹独行,未来是否能辟出光明大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全球财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百信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