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无一例外兼具了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等核心城市功能。换言之,金融中心大都是多个“中心”的综合集成体,而一般的中心城市却难以承载金融中心的特殊功能。
城市如此,国家发展亦遵循同样的逻辑:从工业大国发展到贸易大国,跻身经济大国序列,再谋求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较量、角逐,甚至冲突与对抗,越来越表征为经济金融领域的博弈。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历史性地承接了新时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使命。从20世纪90年代的顶层设计,到2009年正式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再经过多年持续精进,上海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确立了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形成了与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较为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无论是国际评价,还是市场验证,上海都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优势因素”何在?至少有四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维度。
第一,国家战略。上海相继提出“五个中心”建设目标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五个中心”共同推动上海经济整体实力稳居全球前列。如今,上海国际航运、贸易、经济、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形成了基本框架。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近年启动了“一盘大棋”,将上海置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位,这无疑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腹地支撑。
第二,市场力量。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门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中国金融产品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从市场种类看,上海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除传统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外,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原油期货交易平台、上海清算所、上海保交所、上海票交所等一批新型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建立,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支撑。
从定价能力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价格”持续扩容,“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银”“上海铜”等相继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基准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成为国内外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主要参照指标,上海关键收益率(SKY)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定价基准。
市场力量彰显“硬核”实力。截至202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三,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同类品种全球第一。
第三,对外开放。上海持续深化金融开放,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更具信心。“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及黄金国际板等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启动;A股相继被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FTSE)、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上海率先实施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创新举措,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渐入佳境。
从机构层面看,截至2021年末,上海拥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近1700家,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30%;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际资管机构中,已有17家在上海设立主体;2022年以来,先后有汉领资本、建银国际、鼎晖投资、集富亚洲(二期)4家机构申请参与QFLP试点,贝莱德基金、安中投资两家机构申请参与QDLP试点,目前6家资管机构试点资质均已获批。
日前,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针对在沪资管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作的主观感受调研结果显示:在疫情影响下,资管机构依然对上海下半年乃至全年的资管业务规模持乐观态度,资管机构正“危中寻机”加速资管科技布局,重塑投资策略,提高可持续投资的产品规模。市场表明,多家国际资管机构计划加大在华业务,提交了追加试点额度的申请。
第四,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全球金融业发展的焦点和趋势。上海历来重视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较早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给金融业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会。2020年,上海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上海金融“十四五”规划要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竞争力明显增强,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
在政策引导效应下,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上海设立上海金融科技公司,一批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相继落沪;重大试点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实施;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持续推进,培育发展了一批前沿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2021年底,上海正式启动证监会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这是继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数字人民币后启动的又一项重要金融科技试点工作。
上述四个维度对应了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优势因素:“国家战略”是根本预期保证,“市场力量”是可靠的底盘支撑,“对外开放”是国际化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竞争优势。这四个维度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进阶发展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路径选择。
一是以金融中心为支点,高质量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大程度做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稳定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上怎样的高度、能否在全球引领风骚,最终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伦敦经济咨询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预测,世界经济会在2022年达到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即全球年GDP总量突破100万亿美元,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发展是一切的硬道理,尤其在当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冲击的关键时期,“经济稳增长”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把金融市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大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让金融市场“活水”充分涌流。金融市场体量大,缘于经济体量大,这是无可厚非的优势。有观点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该着眼于“国际性”重点,注重拓展国际金融业务。这样的观点本没有错,但如果误读成“本土金融市场让位于国际金融市场”,就会失之偏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国际化、多元化的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不应该有主观偏好,只要是好的市场都应该得到金融的“灌溉”,我们要在充分发展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兼顾国际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另外,相对于欧美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的特点,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发达,直接融资相对不足,是否一定要对标欧美而急于转风向调结构也值得商榷。我们要在承认市场差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发展策略:继续发挥银行业“长板”优势,同时发展高质量的资本市场,把“短板”补上、补好。
三是提高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融入国际市场,建设全球资管中心。在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基础上,上海金融正致力于从要素准入型升级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规则制度的接轨,以及金融开放先行区的创新型制度供给。一个阶段性目标是要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推动资本账户和金融制度进一步开放,将上海建设成为以中国为腹地、覆盖整个亚太经济板块的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再往前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第二个百年,我国已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完成更高级的目标,即成为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地位相匹配的,处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地位、辐射全球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金融中心。
四是发展科创金融,增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提上重要议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更精准、适配,更倾向于关注创新发展领域,强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能级提升。2019年7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迎来首批25家公司登陆科创板,经过3年发展,截至2022年6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已达428家,总市值超5.1万亿元。
面向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必至。上海正朝着“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全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即便遭受疫情冲击和国际变局的影响,上海金融持续精进的优势因素依然强劲。总体而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处于进一步提升位次和能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海将不辱使命、逆势突围,推动上海成为众望所归的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点。
(作者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