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所有大陆和各大海洋都在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目前,世界各国尚未做好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风险的准备。
报告同时表示,尽管随着气候变暖的程度不断加大,管理这些风险难度很大,但应对这些风险的机遇依然存在。
“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4月2日-4日,在“联合国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气候传播——中国系列活动”上,联合国基金会气候变化代表凯莉·克蕾德说。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与前些年气候谈判变化热而企业态度冷不同,如今,要想找一家不想随气候变化而改变的企业,已经很难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订制自己的“蓝天计划”,并试图在新的市场上找到更多机会。
碳减排计划带来机会
“眼下,政府层面也好,企业层面和民众层面也好,都在非常积极地想要应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更多方面的节能技术,希望还给我们一片蓝天。”4月4日,在上述应对气候变化活动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唐文倩说。
今年初,民营小微企业株州达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的“2013气候创行者”称号。
按照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说法,有了这个称号,就意味着企业所拥有的低碳创新技术“具有变革性的潜力”,并且其商业计划是坚实可行的,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先锋力量”。
株州达能营销总监郑武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株州达能研发的模块化智能充放电站能自动识别各种电池类型、参数,充电效率在95%以上,可以满足不同电动乘用车、公交车的需求。
他说,按照目前28个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规划,今明两年,这些城市约有25万辆新能源汽车上路,与之配套的是大量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是电动乘用车和公交车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给这一项目的评语是,“到2023年,模块化智能充放电站可以实现2403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和株州达能同时获得“2013气候创行者”称号的还有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董事长侯生跃告诉记者,“让屋顶的瓦片能发电,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合大科技做到了。”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鉴定,合大科技研发的光伏陶瓷瓦解决了安装维护成本、建筑安全性以及保持建筑美学的三大问题。
专家告诉记者,这种瓦片可以将大于15%的太阳能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有助于建筑屋顶的保温隔热。鉴定结果显示,如果到2023年,有约5%的低密度住宅,即2500万个屋顶安装了光伏陶瓷瓦屋顶,每年可以实现2500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4日,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低碳高级顾问贾晓华向记者介绍了中信集团的“蓝天计划”。
据她介绍,中信集团目前以全资子公司或合资占大股的形式,在进行水处理、余热利用、垃圾处理等相关技术的一些整合;同时依托自身投融资及资本运营的能力,以产业投资、股权并购、产业基金等灵活多样的模式,对低碳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如果想要适应外部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与时俱进、自我革命,设计和实施符合自身条件的碳减排计划。”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官员冷婓说。
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承诺来体现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力:一是成为行业中温室气体减排的领导者;二是通过积极推广其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来影响市场、行业和政策走向。
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张称意也对记者表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其中有一条,碳减排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是必然的,这是绕不开的。这其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仍需推进投融资改革
3月31日,创绿中心、全球环境研究所等7家民间机构组建的气候变化工作组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低碳发展方案,在节能降耗、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低碳城市等减缓方面增加投入,但与之相比,在适应上的行动略显缓慢,相应的激励措施落地效果不理想。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企业在订制和实施“蓝天计划”中,确实也面临着诸多障碍。
郑武告诉记者,达能科技设计的充电站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投资规模只有目前标准充电站的一半。“我们找到了政府部门,他们对此很感兴趣。但做起来就很难。”
2012年,株洲市要建设巴士充电站,准备对外进行招标。“为此,电网公司曾来考察过,但招标公告出来就把我们拦在了门外,他们要求投标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5个亿。”郑武说,而达能科技注册资本只有1000多万。最终,这个标被招标企业的关联公司拿走了。
郑武对记者说,不得已,达能科技和政府商量,自费在株洲市建设两个示范充电站,并希望撬动这块市场。
侯生跃承认,目前光伏陶瓷瓦技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资金是个问题。”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合大科技投在研发上的钱就是1.1亿,“民营企业搞研发,成功了还好,失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侯生跃向记者反映的同样是垄断问题。光伏陶瓷瓦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分布式电力的上网问题,很多地方没办法上网。而即便是上了网,由于结算方式没有解决,仍旧困难重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此前发布的《推进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小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融资渠道不畅。
对于上述观点,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也对记者说,2011年,中国在能效领域的投资约为4162亿元,是当年世界上在该领域内投资最多的国家。
但他同时表示,我国能效融资仍缺乏多样化的市场融资手段,财政资金占总融资额的30.3%,企业自筹资金占49.7%,其余渠道资金仅占20%,能效投资仍严重依赖政府补贴。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董文娟介绍,与能效融资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融资拥有多样化的市场渠道,财政资金与企业自筹资金分别占总投资的5.1%和17.2%,银行贷款、股市、债券等市场化融资渠道资金占77.7%。“可再生能源领域能够建立起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得益于基于市场机制的上网电价制度。”董文娟说。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4)》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共计融资483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为247.6亿元,社会资金为4536.2亿元,国际资金为47.2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认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在控制“高能源消耗、高污染、高温室气体排放”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以提高碳生产力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强化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到产品使用的碳排放管理。
“围绕低碳科技‘研究-发展-推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与风险建立相应的财政投融资体制机制。”王伟光认为,应积极发挥公私伙伴关系在低碳科技中的风险应对作用和价格、财政、税收政策在低碳科技中的导向与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