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做个“理性乐观派”

来源:互联网

《星际穿越》热映引发了新一轮科幻电影热潮。电影描述了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文明危在旦夕,每天只是在种植食物、吃饭喝水中度过,不再进行发明创造,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食物供应出现危机,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

几乎所有的科幻电影对于人类的未来都有着非常悲观的预期,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作“锚定效应”,被认为是造成悲观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意思是指当人们需要对事件作出定量预测时,会将某些已知的特定信息作为起始值,这个起始值像船锚一样制约着最后的判断结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这也就不难理解人类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因其大多基于现有知识和技术、经验进行判断。

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由于可以不断地交流思想,人类可以不断地发明与创新,技术可以一直在进步,使得人类的繁荣可以持续得到保障。在《理性乐观派》中,马特·里德利颠覆了人类即将走向世界末日的悲观态度,他用人类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种种知识学科和案例向我们解释:我们生活的当前,就是最好的时代。

里德利是一位著名的科普学者,本书的副标题为“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作者从石器时代说起,直到互联网的发明,他阐述了人类社会怎样在千年以来持续进步与繁荣,同时分析了这种繁荣的原因——始于十多万年前的交换和专业分工习惯,创造出了加速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集体大脑。

一个名物学家所写的经济进步史,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另外一种看待人类经济发展未来的视角。市场是一个动态开放、不断创新的系统,经济学家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和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而经济学家们往往在做出预测时,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假如事情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将会如何。比如,对石油危机、粮食危机的担忧;对于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的担忧等等。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人类和经济具有无穷创新能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偏向悲观,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在他的《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一书中指出,现代的“美好生活”在更为广大的层面上就是国家的繁荣与大众的兴盛,它尤其体现在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

人类社会最持久的一段繁荣期在19世纪初首先从英国开始爆发,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北美。这段“大繁荣”时期是广泛出现的自主创新的结果,它点燃了人们的想象力,改造了工作与生活,形成了开展自助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因此,关于未来,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一点就是:只要人类能够继续保持创新能力,未来就不会和现在一样。如果未来和现在一样,这只能意味着人类失去了创新能力,而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明走向衰败是毫不奇怪的。

天灾人祸固然不可避免,但多亏了人类发明创造的无穷能力,所以,与其对未来担忧,不如让我们做个“理性乐观派”,为人类社会的继续繁荣而努力。就像海明威所说:世界并不完美,却仍值得奋斗。

理性乐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