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金融主宰的现代社会中。你日常生活时刻需要支付,结婚买房需要贷款、你要为孩子买教育基金、为父母考虑养老保险,你需要为储蓄找到更安全的投资渠道,寻求更高的回报率,你需要为未来做准备。你工作的地方叫做“公司”,是现代金融社会的基本细胞,你四周的每块砖瓦,脚下的每条路,甚至你热爱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背后都是不同形式的金融资本在运转和驱动。金融已经贯穿着每个家庭、个体生活的几乎所有场景。
金融是柴米油盐,也是教育、养老、财富和安全。最近两年以来,大家更感到金融+互联网科技以一种不可以思议的速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北上深杭这样的城市里,无现金社会不再是传说——一个手机将我们的衣食行,娱乐社交,投资理财全部打通,支付宝,微信,滴滴,美团,饿了么,还有王者荣耀和狼人杀们,轻易的占据主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金融开始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词语频繁的联系在一起,“科技金融,或者金融科技(TechFin, or Fintech)”成了最时髦的词语。
我们模糊地感到自己的生活正在被“科技+金融”的时代解构和重塑,但是未来并不清晰。在科技的时代里,金融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一、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是突破人类社会面临的约束条件,帮助我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这是金融的初心。
谈到金融,很多人,包括我们做金融的人,头脑里反应出来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
是“金钱”。金融,在辞典上被直接解释成资金融通。炒股,各种金融投机交易,上市,VCPE,暴富,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是大部分人关于金融的固有影像——离钱最近的行业,让人羡慕,又让人觉得浮华,感到有点鄙夷。
可是,让我们回到“金融”的本源去看看,究竟什么是金融?作为一个舶来的词语,金融是从英文Finance翻译过来的,它的词根FIN来自拉丁语——finish——表示结束和终结,然后慢慢的引申成债务的终结。就像十四世纪的著名英国诗人乔叟诗中所说的,“death is my finance”(死亡是我的终结)。FINANCE金融具有一种宗教上的,终级的意义。生命就像债务,死亡和债务终结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的特质。因此,从一开始,“金融”考虑的就是和生命最接近的问题:时间的跨期和不确定性。
从早期文明到现代世界,金融一直以不同的形式贯穿在人类生活之中。比如说,远古时代人们靠天吃饭,狩猎采集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人单打独斗活下去的概率很低。部落实行公有共享,保证大家能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上得到维持自己活下去的食物。这种公有共享的制度,就是一种隐性的金融安排,是个体之间进行跨期、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转移,目的是降低生存的不确定性。
再比如说,传统农耕社会,老人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之后,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所以要做一些“价值的跨期转移交换”。对于很多一辈子勉强温饱的农民来说,子女是唯一的储蓄,所以“养儿防老”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安排,类似今天的养老保险合同,孝顺类似维持合同执行的制度安排,所以不孝会被视为“违约”,受到社会的约束或者惩罚。“多子多福”是因为多子意味着这个金融安排具有了更多风险分散的功能。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契约宗族社团,都是类似的道理,都是人类为了降低“未来生存的不确定性”所做的一些跨时间,跨地点的价值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隐性的金融安排是帮助人类社会生生繁衍不息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然后,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一些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欧洲的城邦国家征战中,国债发行和流通顺畅的国家有充沛资金支持,更容易取得胜利。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股票帮助欧洲各国开拓远洋贸易航线,赚取丰厚利润,在此之后,为了解决投资人的流动性问题,又产生了专门交易这些金融合同的场所,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设计。
随着股票、债券、基金这些金融工具的应用,人们发现,使用这些标准化的、显性的金融合同可以实现了更广泛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极大的拓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能力和范围——而这正是人类增长的源泉。比如通过公开发行金融证券,地区、人口、时间上的各种限制被打破,个体机构的筹资能力被几何级数般地放大,使得细分行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美国的运河,铁路等交通网络形成,西部大开发,钢铁工业跃居世界头号交椅,无不得益于发达和成熟的近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人类的增长曲线,在漫长的千万年历史长河里,人类经济增长的曲线是缓慢平滑的,直到有了这些被称为“外部化金融安排”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才发生飞跃,我们也才能从长久的“匮缺经济”中逐渐走出。与此同时,人们有了盈余储蓄,也会寻找更多的投资渠道,获得更高的未来回报。通过金融市场,个体的融资和投资行为因此转化成可流动、可交换的商品,并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市场体系(i.e.,交易所),又反过来促进了更大规模、更复杂的投融资活动。和传统的商品市场相比,外部化的金融市场上,要素流动更加便利,更容易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而这正是全球化的核心和基础。
可以说,“金融的外部化”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深刻的改变了人类增长的路径和人类生存的状态。一方面,外部化、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几乎所有环节,演化出各种复杂的产业生态,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复杂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外部化、标准化的金融工具,i.e.,股债,保险,基金,个人得以更好的“未雨绸缪”,从而拥有了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更多自主权。
所以,金融的本质是突破人类社会面临的约束条件,帮助我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这是金融的初心。
二、金融偏离初心
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对金融的口诛笔伐达到了高潮。金融到底怎么了?
可是,为什么这半个世纪以来,“金融(业)”遭遇这么多的抵抗,陷入如此多的是非中间呢?从《金钱永不眠》中老奸巨猾的道格拉斯,到《华尔街之狼》中癫狂浮华的里昂纳多,到《大空头》中大发危机财的克里斯蒂安,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圈的标志,在文学作品中永远以“贪婪,算计”的反面形象出现。尤其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对金融的口诛笔伐更是达到了高潮。媒体和政客也摇旗呐喊: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就说“金融体系本质上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体系”,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说,“金融体系偏离了本质,而且他也无法回归本真了”。
金融到底怎么了?我们可以从下面两原因来分析。
第一,成本-收益考量导致金融服务只能覆盖少数的人群。
作为将金融服务进行商业运营的机构(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首先要考虑自己活下来的问题,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必须计算自己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包括网点设置,人员配置,客户交互,客户的甄别,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管理等在内的所有成本要小于客户服务带来的收益。因此在客户选择上,“资金雄厚”的人群自然而然被视为“有信用”,金融资源天然地会往这些人群和机构上倾斜。举个例子,从一家商业银行的角度而言,是放贷给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更安全,还是放贷给街边一个小杂货店更安全?是为资产过亿的富人理财还是为月收入5000的普通白领理财划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成本-收益的考量决定了金融行业的二八原则——80%以上的资源覆盖20%的富裕人群和企业,也正因为此,在很长的时间里,金融被称为“富人的游戏”,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个无解的难题。
第二,在进入20世纪的后半期以来,现代金融学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化更加剧了知识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的“精英化”和“金钱化”。
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导向一直非常实际,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都和市场发展紧密相关。1952年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被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大爆炸理论”,是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走向专业化的开端;而之后,法玛的市场有效理论直接导致了指数基金业的兴起,资产定价理论和MM定理被反复应用在上市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中,各种“金融市场异象”的挖掘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制胜法宝,而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更是开启了一个衍生品市场的全盛时代。从来没有一门社会科学与市场实践和个体财富结合得如此紧密。这正是金融学在半个多世纪里飞速发展,成为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显学”的原因。
但是,从马克维茨开始,数学工具和数据分析一直在现代金融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在传统的金融学教育体系中,学金融的门槛变得很高,没有高等数学、概率论和微观经济学背景的普通人,会感到完全不得其门而入。另一方面,由于离金钱太近,金融学被视为聪明的、野心勃勃的年轻人通往财富自由的快车道——光华金融系的本科生中,集中着每年全中国差不多30%的高考状元,同样的,北美顶尖大学经济系每年招20~30个博士生,而商学院金融系只招2~4个华尔街,华尔街顶级金融机构的名字永远和常青藤名校,显赫家世连在一起——财富、精英、稀缺几个要素糅合在一起,金融成为“金钱”代名词,越来越离开普通的人群。在一个金融已经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中,基本金融知识的匮缺已经成为巨大的痼疾。
是的,金融有能力为人类谋福利,它能数十倍百倍的放大社会财富的累积。然而,在现代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呈几何级数放大的财富却并没有为所有人类共享,反而因为金融的“嫌贫爱富”,出现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按照法国学者皮凯蒂的说法,因为资本的回报率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所以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的相对社会经济地位会越来越低,社会的不平等加剧。我们在金融市场上看到的财富神话——比如是普通员工上千倍的上市公司CEO薪酬,比如亏损投资人的钱却仍然拿巨额管理费的基金经理,比如复杂衍生品市场的投机家和炒客们,比如VC/PE市场上疯狂的击鼓传花游戏——在这些不无极端的案例中,人性的贪婪和欲望被金融杠杆放大,繁荣和危机也更频繁的出现,并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幸福感。本应为人类赋能的金融却不知不觉中往“富人游戏”滑落。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种摩擦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发达成熟的欧美金融行业遭遇了空前的信用危机。
三、技术赋能金融
技术发展改变了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技术为金融赋能。
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传统金融业遭遇信用危机的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迅速的兴起了一波“互联网+金融”的浪潮。2013年,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突然推出一款叫作“余额宝”的产品,将理财和支付全线打通,半年时间就席卷了中国资管行业,达到5000亿以上的规模。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横空出世,创造了一夜绑定上亿个人银行账户的历史纪录。以这两个事件为标志,中国互联网企业渗透金融行业的步伐开始迅速加快了。和所有的行业一样,开始的时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两年过后,“中国互联网金融”热潮中褪去,当年热火朝天的P2P平台,众筹平台都逐渐销声匿迹了,但是以大的互联网企业平台为基础的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都活了下来,还有一些填补个人消费金融空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经过大浪淘沙活下来,不但如此,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金融模式反而在中国这片贫瘠的金融土壤上迅速长成了金融生态。
截至今天,支付宝和微信覆盖了几乎全部的中国百姓,包括偏远地区。从新疆的街边店到西藏珠峰营地的小卖部,电子支付的覆盖率已经远远超越了欧美发达金融地区——2003年的时候,只有不到5%信用卡覆盖率的中国还是个现金社会(同年美国信用卡覆盖率在80%以上),2013年之后,我们在无现金社会的路上将其他地区远远甩下了。从支付成本来说,我国每单电子支付成本为0.6%,而美国每单支付成本约为3%。
再说到贷款,蚂蚁微贷在6年中为600万小微企业提供万亿贷款,平均1笔只有3万元,而且这种贷款的流程之简单超乎想象:这种被称为“310体验”的贷款流程只要花3秒申请,1秒到账,0人工干预。这样基于大数据的标准化放贷模式,导致放贷费用从上千元一笔到几块钱一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同样的,京东农村金融的养殖贷用数据匹配贷款,使得农村贷款人不需要一次性将养鸡所有成本贷出,而是分批次,根据饲养过程的用料开支来细分贷款,一只鸡15元饲料贷款利息可以降低到6分左右。
除了中国之外,人口大国印度也发生了一些的有趣的变化。被称为印度支付宝的PayTM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覆盖了2.2亿的印度人,还有几百万的线下小微商店——人口密集,金融极为不发达的印度快速的进入无现金社会。因为线上积聚人的速度惊人,印度的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速度也更快,很多行业的生态正在快速的被改变和转变。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点滴小事——但不要轻视这些小事,在“润物无声”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下一代生活模式已经被这些小事所改造,而商业的形态也因此正在发生剧烈的改变,未来社会的形态,当然也可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那么,我们要想一想的是,这些改变意味着什么?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技术发展改变了世界。
首先,互联网能够以较低成本快速有效的触达用户,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商业、消费、社交在内的各种生活场景的边界彻底被模糊。因为金融是为商业,生活服务的,所以随着“触达”这些场景能力的改变,金融的渠道能力随之改变,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场景化。而金融场景化意味着做金融的方式在改变。
传统的从机构到客户的B2C的金融模式会变成C2B的金融模式,也就是说,以用户(账户)为核心,提供用户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在这个金融场景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甄别,定价和管理控制的逻辑会被改变,风险控制能以更低成本,更加精准的完成:金融场景提供了实时的数据获取,为风控提供活数据。比如前面谈到的微贷,养殖贷,其背后都是历史数据的挖掘,在此基础上形成可迭代的算法,求解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而优化动态的过程又累积数据,帮助后面的算法优化。与此同时,这个正向的循环过程又会累积巨量数据,而大数据的结构化和挖掘必须依靠云计算——实际上,由于场景化金融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很多企业在云计算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经有企业云能每秒处理12万笔交易,比Visa高出差不多10倍。
有了场景,数据和计算能力,做金融的机构得以克服传统金融模式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因为成本和风险考虑放弃那些“较为贫穷”的人——较为贫穷的人并不意味着没有信用,相反,他们是面临约束,可能有更强烈的(投)融资动机来加强自己的信用。而对于这些机构和人的金融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金融”。
如果将金融体系特别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的话,中国传统金融市场是一个不那么“普惠”的模式。作为典型“官办金融”体制,国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国有大企业因此获得更多金融资本支持,所以我们的经济体一直处于国有大企业主动脉供血过多的情况,而绝大部分的小血管(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还有为数众多的毛细血管和神经元(个人)都供血严重不足,所以总是中国经济总是呈现出庞大而不强壮,消费始终不旺的局面——这和我们的供血系统是密切相关的。相比之下,被视为最发达金融市场的美国拥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各个层级的企业和大部分人享受到较为通畅的输血(金融服务),能够为更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和个人(细胞)输血的金融体系是美国经济一直能保持全球领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的变化是令人惊喜的。不足的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为“新”金融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市场,中国多达14亿的人口和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沿海,中部)又为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提供了最核心的要素——人类活动是以商业交换为基础的,而支付是这个基础的核心。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上找到了化学反应,以移动支付为切口,中国金融市场突然呈现出一种朝阳的气息:技术和数据的力量使得我们突然拥有了直达毛细血管的能力,而如果一个金融系统能够直达所有的毛细血管,保证他们供血供氧充足,那么整个人体都能变得更健康。
四、“科技+金融”的机遇和挑战
技术永远是双刃剑,在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威胁,而金融的巨大外部性可以创造,也可以毁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家大的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获得能力已经变得非常强。随着数据的沉淀,在海量挖掘数据规律的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AI等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开始显露峥嵘。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深刻了解用户的金融服务才是好的。
金融服务最要解决的是什么?产品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匹配问题。但是现实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而且在时间维度上有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所以金融机构很难精准,实时地了解投资者的风险属性。比如说,资管行业中的理财服务一般分为投前、投中、投后几个步骤,目前金融机构一般在投前给用户做推荐,用户购买完就结束了。用户的体验没有反馈回来,被金融机构吸收并应用到后续服务中去,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目前的资管行业的理财服务没有实现一个信息交流的闭环,因而带来了很多用户体验上的问题或困境。而基于AI的智能投顾则提供了一种动态的数据解决方案:投中,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当前持仓等,推荐合理的配置方案;投后,可以提供跟踪解读、行情分析这些售后服务——换句话说,技术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触达”的无所不在,所以金融服务也可以从“一次性的购买”转变为“全方位的即时服务”,形成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信息闭环,优化客户体验,提升用户的交易转化率和留存率。
技术在解构,也在重塑我们的时代。对于数据驱动的金融行业来说,这个跨越显得格外重要,路径也格外清晰:金融将逐步实现从数据挖掘转向数据支持的智能驱动,数据和算法不仅仅是展现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更可能在闭环和交互的过程中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金融业将逐渐向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向发展。真正“以人为本”的金融,从来没有离我们这么近在咫尺过。
但是,事物永远要以一分为二的看待:
金融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循环系统,金融对经济体的繁荣,衰退,危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巨大的正负外部性使得监管和金融创新永远处在博弈的状态中。而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外部性在一个网状的结构里被迅速放大,迅速扩散,从局部蔓延,一旦有负向的外部冲击,一些小的伤口可能演化巨大的黑洞——前两年P2P平台多米诺骨牌似的崩塌就是2012~2015年间,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的监管缺位的后果。
2015年大规模的P2P平台倒闭潮后,“互联网金融”的风潮停歇了一阵子,在“消费金融”的热浪重来后,很多“高利贷+传销模式”的“现金贷”换个“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的马甲又出山忽悠,其中也不乏业内人士在背后推波助澜。对于这些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新名词的疏于监管可能出于两种群体性心态:其一是人们对于“新金融”寄望过高,认为它能够有效补充传统金融体系的漏洞,甚至“倒逼”金融体系改革。其二是对“高科技”行业的迷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新概念的横空出世,制造出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替代金融风控技术的幻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的进步,为小微贷款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为了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补贴下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对正规银行体系的补充曾快速发展起来。然而小额贷款公司仍然无法绕开传统机构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因贷前审查不严、担保手续不完善、超范围经营和高息放贷等不规范问题导致的坏账风险。
这一切都说明,科技赋能的普惠金融绝对不意味着“做金融”的门槛的下降,相反,做金融的门槛是提高了:在一般的金融的门槛之外,还加了技术的门槛——用现代技术来做金融,绝对不是扯根网线,用即时通讯工具卖理财产品就叫做科技金融了(这叫诈骗),而是要(1)真正有数据积累,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2)有风险甄别和管理控制能力。“普惠”的意思是接受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了——原来是20%的人能得到金融服务,现在因为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率,能有效地覆盖到80%以上的人群。而对于提供服务的机构来说,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可见的未来,只有几种机构有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冲出来——一种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拥有极好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客户资源和数据沉淀,现在通过兼并收购,业务转型等方式转身——老牌投行高盛算是其中之一,最近高盛在智能投顾,生物识别风控等领域加大投入,同时消减传统业务。另一种是新型的互联网企业,拥有超强的客户触达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在业务扩展过程中积累对客户的理解力和客户数据——这是我们中国目前比较常见的fintech企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本身要求很高,要在技术和数据上有过人的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市面上大量的既无金融风控基础,又无技术沉淀的“数字金融企业”,十之八九带着庞氏诈骗的基因。
遇见科技之后,金融的未来正在往回到初心的方向而去。但新的隐忧也开始出现:在数据时代的前夜,数据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数据的垄断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企业边界与个人自由之间的边界,甚至企业边界与政府权力是否会混淆,甚至互相加持的疑虑,却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互联网极客们是一群“民主”和“去中心化”的梦想家,互联网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万物的互联”最后是加强还是弱化了“集中”,其实是越来越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互联网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具有操纵和扭曲的能力时,十年前谷歌写下的那句“DO NOT BE EVIL”的座右铭,更有如黄钟大吕,发人深省。
最后,让我回到关于今天的主题《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已经感受到科技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改变:新兴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潮流,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金融服务更多人群,让金融创新回到金融的初心——帮助人类突破自己面临的约束条件,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这是我们可见的金融的未来,因为技术的赋能,金融创造好的社会将不仅仅是个梦想,这一切正在中国,在印度,在很多拥有众多人口的次发达地区发生。
时代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机会,然而,技术永远是双刃剑,在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威胁,而金融的巨大外部性可以创造,也可以毁灭。就像《双城记》中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光明的时代,也是最黑暗的时代。”
对已来的未来,我们怀着希望,也保持警惕。(唐涯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何帆工作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