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县改市”开闸后,已经有至少13个县改市获批。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贵州省兴仁县。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兴仁县,设立县级兴仁市,由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至此黔西南州县级市达到两个,另一个为兴义市。
资料显示,兴仁县全总面积1785余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8个镇、6个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有放马坪草场、东湖生态观光旅游园、鲤鱼湖、真武山等景区。因此此次撤县设市获批,对于加快当地经济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当地城镇化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兴仁撤县设市获批的同时,安徽潜山县撤县设市也于日前获批,潜山也是“县改市”重启以来安徽首个获批的县级市。潜山市内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天柱山,撤县设市也有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至此,今年已有7个县撤县设市获批,超过了去年全年。分别是陕西彬县、江苏海安县、湖北京山县、黑龙江漠河县、山西怀仁县、贵州兴仁县,安徽潜山县撤县设市先后获批。
在大规模“县改市”已尘封20年之后,国务院2017年“解冻”了撤县设市的审批,当年,河北省平泉县、浙江省玉环县、陕西省神木县、四川省隆昌县、湖南省宁乡县、贵州省盘县六个县获批撤县设市。
在重新开闸后至今,全国已有13个县改市获批,从分布的区域来看,除了浙江玉环、江苏海安和河北平泉来自东部沿海,黑龙江漠河来自东北外,其余9个县来自中西部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有5个。按省份看,陕西和贵州各有两个。四川、山西、湖北、湖南、安徽各1个。
这也符合县改市向中西部倾斜,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的目标。去年5月,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撤县设市相关问题解读时表示,在区域布局上,将充分考虑“四大板块”区域差异,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这里面的一大背景是,在上一轮的县改市中,江苏、浙江、山东的县改市占比最多。如果本轮县改市实行全国一个标准,那么可能江浙等发达省份大部分县都可能改为市,而中西部则寥寥无几。因此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条件肯定要有所区别。
向中西部倾斜也是促进就近就业、就近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通过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升人口承载能力,可以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就业和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对我国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本轮撤县改市也很大程度上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考量。例如,陕西彬县和江苏海安县的县改市,其中的一个着眼点就是要加大区划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其中,陕西彬县地处陕西西北部与甘肃东部交界处,周围城镇化水平较低。通过县改市,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此前对第一财经分析,县改市意味着建设城市中配置资源的权力增大了。比如,一些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职能的部门,如住建局、城管局等,机构规模将更庞大,以适应城建和管理的需要。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也认为,县改市后,包括干部配备、用地指标等各种资源都增强了,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彭澎认为,通过撤县设市,有利于加快当地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例如,漠河、潜山、兴仁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撤县设市,对于当地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