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大福证券成海通国际业务平台

来源:互联网

“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和香港前十大证券行都有谈过和接触,唯一一家开始没敢想的就是大福。”海通香港行政总裁林涌回忆说,现在他多了一个头衔——大福证券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

2009年底海通证券(600837.SH)香港子公司海通香港以18亿港元收购香港大福证券(00665.HK),正式拉开内地证券公司国际化序幕。经过半年整合,联姻双方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中文媒体专访,详解海通、大福结缘过程及未来发展策略。

大福最快年底更名为海通国际

在香港拥有37年历史的大福证券,并购前是香港本土证券行的领头羊。大福证券副主席及行政总裁黄绍开,早于上世纪70年代进入证券业,并一直致力于将大福发展为香港最优秀的投行。

抓住机遇“走出去”的海通证券最终选择了之前完全不敢想的大福。林涌表示,在和别的证券行并购谈判过程中,觉得大福在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管理团队和风险控制上是最好的。

最终去年底,海通以4.88港元/股、总作价18亿港元收购了大福60.48%股份。之后,双方开始分为两期进行、长达六个月的整合阶段。目前整合工作完成了90%以上。

林涌表示,从4月开始,所有海通客户及业务均由大福管理运作。持有大福 60.48%股权的海通香港将作为股权管理机构,不再从事任何业务。“大福是海通唯一的香港和境外平台。”他说。

黄绍开还透露,尽管大福在大中华区已有一定知名度,但出于国际化考虑,会尽快与海通接轨。“最快今年底、明年初要更名为海通国际。”他说。林涌也表示,在延续大福为客人提供便利服务、认同文化和价值的前提下,会尽快为大福更名。

发展上游资产管理

林涌坦承,有部分投行业务,由于是在并购前签订的合同,因此保荐人仍是海通,但主承销商和具体执行都是大福在做,例如近期在港IPO的金风科技;另外一部分是资产管理,该类业务员工已经整合到一起办公,唯有部分产品,出于大福将改名为海通国际的考虑,没有更名。

黄绍开称,大福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是投行,而资产管理作为上游业务,在国际投行机构中占有较大份额。“过去我们在港建立团队,(取得)资金份额是有困难的,传统是外资天下。”他表示,过去十年开拓进展缓慢,希望未来三年在资产管理上能迅速增长,现在在产品设计上已有人民币基金和债券产品。

中资券商抢跑国际一流投行

不论是海通并购大福,中信证券欲配里昂证券,还是中金构建全球网络,中资券商希望成为国际一流投行的恳切,呼之欲出。

“中国证券行业需要往高端走。”原在海通总部从事十余年投行业务的林涌表示,内地证券行往往只提供通道和一般咨询服务,内地投行完全无法和国际投行相提并论。“比如A股金风,我们也是保荐人,做好文件后交给交易所很快卖完;在香港需要做大量路演,面临市场风险、定价、卖给谁等等,是完全不一样的经验。”

2007年林涌被派到香港,搭建海通面向国际的平台。“我们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投行。在今天前十大银行、保险公司都有中国的,投行虽然现在有中金、中信,但还没有进入最前端,希望这个团队内还能加上海通。”

海通香港在收购大福前持有20亿港元资本金,林涌透露,一个星期前再获批20亿港元,预计6月份能够到账,海通香港资本金将达到40亿港元。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都希望锻造成为国际一流投行,只是路径不一样。”他表示,海通选择设立强的平台,建立投行机构销售、资产管理和研究。“我们不放过任何机会,考虑做力所能及和有把握的事情。海通和大福走到一起形成强大的效应,戏刚刚开始,以后每一步都会更加精彩。”

大福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