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起在胡同里打球的玩伴,一起经历着时代变迁。多年之后一个成为了国家总理,另一个成为了中学老师。天津73岁的李溥老人和温家宝认识60年,他如此概括对温家宝的感情:非常敬重,非常信赖。在他眼里,发小温家宝是个怎样的人?
原标题:发小温家宝
当年一起在胡同里打球、在池塘里游泳的玩伴,一起经历着时代变迁。多年之后一个成为了国家总理,另一个成为了中学老师。当两人都已经退休,最珍惜的记忆可能还是童年的时光。
马年春节的前几天,和很多退休老人一样,73岁的李溥要跟老伴儿忙活着置办年货、收拾屋子,等在北京生活的儿孙三口回天津过年。
这个在南开中学任教了将近三十年的老人是温家宝的“发小”。他收藏着一袋子“材料”——都是温家宝赠予自己的书籍、纪念本和亲笔书信。上世纪50年代,李溥和温家宝先后搬进天津市南开区的西门里达摩庵前胡同,成了童年玩伴。1960年代初,两个人从南开中学毕业,在不同的城市读书、工作,自此断了联系。直到温家宝从甘肃调到中央任职,李溥从农村回了天津,才开始重聚。
小巷童年
李溥老两口住在天津市南开区的一个老式小区里,这个面积不大的两居室是20年前老伴儿单位分的。从那时起,李溥就离开了原来长大的胡同里。后来达摩庵前胡同被拆,修了公路、建了商场,再也找不到原先的蛛丝马迹。
温家宝在很多场合提起过自己苦难的童年,“在战争中度过的,穷困、动荡、饥荒的往事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48年辽沈战役之后在东北经商的父亲到天津落脚,接着,全家逃难到了天津城区。
在幼年的温家宝饱受战争和苦难的时候,李溥正躲在天津市河东区姚家台亲戚家的床铺下,窗户上贴着米字条,浸水的被子被挂在窗前,防止炮火烧进来。
而战乱之后,年少的李溥对后来那个年代的印象就是“唱解放区的歌”和“镇压反革命”。1949年,棉纺厂的工人在马路上扭着秧歌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大家就唱“王大妈要和平”。1951年的夏天镇压反革命时期,离天津北站不远的刑场,杀了很多反革命。
日子开始平和下来,是在1952年李家搬进达摩庵前胡同之后。父亲用十几匹布料买了个小院,八间房,二三十口人挤在一起住。这一年,温家也搬了进来,还未买下邻居家一间平房前,温一家五口居住在一间10平米左右的平房里,水泥地面还有坑洼,床占了屋子的一半。安顿之后,温家宝父亲温刚开始在中学当地理老师,母亲杨志云在小学任语文老师。
达摩庵前胡同不长,大约就百来步,李溥住在温家宝斜对面,很快,俩人就成了玩伴,在胡同里玩皮球,支起大门板打乒乓球。暑假时,胡同里几个不错的小朋友一起到河里洗澡,步行几十里路到郊区逮蛐蛐、掏螃蟹。
1954年,温家宝从火神庙小学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开中学录取。两年以后,李溥又被保送到了南开中学。李溥常常会跟温家宝一起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大约要走一刻钟。在这条上学路上,两个人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方向。
同学少年
进入中学的温家宝更加刻苦,去郊区玩的活动很少参加,时间多半用来读书。“家宝立志要为国家干大事。”这是温家宝的母亲杨志云后来告诉李溥的,“不知那时候是在南开中学听了什么教育讲座,受了鼓舞之后就回家念叨起这个。”
温家宝在班里当过学习委员,作业本“永远工整、明了”,1959年搞“大炼钢铁”,温家宝是工人代表,老师同学印象中他的性格稳重、扎实。李溥则生性活泼浪漫,上了南开中学,他一下子被五花八门的社团吸引了,报了美术班,“立志当画家”。
在南开中学,李溥一直在美术社,后来当了美术社社长,天天下课后就去画石膏像,或到礼堂看表演,画速写,“那时候一心就一个愿望,要考美院。”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1959年,李溥初中毕业,报考了天津工艺美校,但未被录取。他开始在南开中学继续读高中。那段时间,他尤其喜欢有社会意义的讽刺漫画。比如讽刺社会上的大男子主义现象等等。高一开始,李溥的漫画就经常在《天津日报》上发表。
1962年李溥高中毕业,正值“大饥荒”时期,全国艺术院校都不招生,他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河北大学中文系。
李溥高中毕业那年,温家宝已经在天津市地质学校(后与北京地质学院合并)读了两年书。高考时,温的母亲杨志云一心想让成绩优异的儿子考清华,但因为家庭成分、出身不好,温家宝只能选择一个专科院校。
“好在是学地质,那是他的爱好和理想。”李溥回忆。而上了大学的李溥似乎与小时候成为画家的梦想渐行渐远。
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高中毕业之后,胡同里的孩子都各奔东西。如果不能回家,伙伴们也没有任何方式可以保持联络。
“小时候一起玩的很多伙伴就再也没见过面。”李溥觉得庆幸,温家宝是自己后来能联络的唯一的胡同发小、南开校友。
大学时期,李溥觉得自己的日子一直被时代大潮卷着向前走。每一年,都要跟着“时代号召”安排生活,1962年全社会强调阶级斗争,1963年抗洪,1964年“四清”时期,李溥又不得不跟着到农村“整村里干部,让他们交代,整得村干部胡说八道”,1966年邢台地震,大学生被安排去救灾,赈灾回来,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
李溥实在看不得这些“武斗”“批斗”,以母亲住院为借口,躲在医院一年到头不露面,做“逍遥派”。因为各种政治运动,他的大学上了六年,李溥再没什么心思拿起画笔创作,到了毕业分配那年,赶上了大学生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去了农村劳动改造。
两年之后,又被分配到更苦更穷的沧州海兴盐碱地上的一所公社中学当老师。
将近八年时间里,李溥只有寒暑假能回天津看望父母,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在下乡,没一个留在父母身边。“只要能回天津,扫马路掏茅房我都乐意。”李溥那时只关心一件事:怎么回城。
直到1978年,李溥跟已经返乡的天津姑娘结婚,把户口迁回天津老家。那一年,南开中学扩招教师队伍,李溥被录取,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37岁的李溥没能实现小时候做画家的梦想,但回到天津,又回到南开,他觉得这份幸运已经难能可贵。
就在大多数知识青年千方百计从乡下回城市的时候,温家宝选的是相反的路径,“大学毕业写两次血书申请去西藏”“研究生毕业去大西北工作”,劳动一年之后,在当地地质局工作,直到1982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1983年初秋的一个晚上,李溥正在家里备课,忽然听见院子里有人喊自己名字,推门出去,看见一个身穿笔挺深蓝色中山装的人。
“温家宝!”李溥喜出望外。
温家宝告诉李溥自己已经调到北京,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李溥搞不清楚级别,要搞个明白,“相当于天津市市长?!”李溥替这个从小刻苦的发小高兴。此后,两个人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李溥常去温家宝北京的家里做客,温家宝跟他讲在甘肃工作的见闻,当然,更多的还是聊南开中学的旧事。
那个时候的李溥在南开中学教语文,他把学校中当年那些老先生的现状一个个讲给温家宝听。
李溥开创了很多语文教学的先河。比如,在讲茅盾的《风景谈》时,请同学们画下来课本中的风景;在讲曹禺的《雷雨》时,请同学上台表演话剧;还办手抄报、建立橄榄社团画漫画出小报……
那几年,李溥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画画,隔三差五就在《天津日报》发表,几年时间发表上百幅,“那时候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气氛宽松”,李溥的作品全部都是针砭时弊的漫画,社会反响很好。
“非常敬重,非常信赖”
李溥说,温家宝任副总理之前,并没有后来那样忙碌。所以两个人常常叙旧,李溥也总去探望温家宝的母亲杨志云。
1996年,南开中学希望李溥能兼任学校校友会的秘书长,而实际上校友会也只有李溥一个人。那之后,李溥去温家宝家的频率更高了,除了老友聚会,还得麻烦他为南开做很多事。
比如,受学校之托,请温家宝帮助联系邓颖超,请她在“五四”前夕给学生讲些勉励的话。另外,学校还拟出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四句口号,请温家宝予以审定。有时,李溥会去请温家宝为学校的活动写几句话,回去后登在校刊上。
李溥担任校友会秘书长工作10年,比做老师时还要忙,要到全国各地去采访南开校友,搜集校友资料。
2003年,李溥去甘肃采访老校友时,特意到了温家宝当年工作和生活过的酒泉,寻访温家宝曾经住过的平房,还去了兰州市内的温家宝工作过的甘肃省地质局。
温家宝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之后,李溥就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可以随时拜访了,“他太忙,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怎么能打扰”。
那之后的唯一一次见面是2004年,南开中学百年校庆,李溥去北京希望温家宝能写几个字。“他是真忙,连坐下来跟你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李溥摇摇头。
那一年,温家宝的同届校友聚会录了一张DVD光盘,寄给温家宝。直到温家宝退休,才有时间看看这张光碟,但放进电脑里怎么也打不开视频。于是,温家宝的夫人打电话给李溥,希望他能帮忙。李溥就骑着自行车,在天津转了好几个老校友家,找到一张保存完好的光盘,让在北京的儿子交给了温家宝的秘书。
2006年,李溥正式退休,校友会秘书长的工作也不做了。可他完全闲不住,又没有兴致画画,就干脆继续搜集“南开故事”。比如又发现了哪位院士是南开校友,政界、军界、科学界、财经界哪位人才出自南开,他都一个个记录下来。其中一些重大的惊喜发现,他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工作人员转达给温家宝,“让他高兴高兴”。
搜集得多了,李溥决定把这些老故事写成书、编成剧本。2009年,李溥完成了一个剧本,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一个南开中学的学生拒绝继承豪门家业,毅然参加革命的故事。可他拿着剧本找不到出路,被电视台、投资方拒绝的理由是,“不流行,没人爱看”。
之后,李溥就继续一边自费出差搜集老校友故事,一边闷在家写小说。小说取名《顺和里故事》,内容是天津学界在抗日战争时期如何抵抗日本侵略。2013年,小说的初稿完结,总共20万字。
去年,温家宝出版了《温家宝谈教育》,10月、11月分别给李溥寄了简装、精装各一本,李溥前后写了两份读书感受,邮件回复给温家宝,李溥说温家宝看了很感动,觉得“我太认真了”。
收到书之后,李溥立即想到自己的小说,决定要赶紧修改完成,给温家宝也看看,“礼尚往来嘛,也让他指点指点”。
李溥心脏不好,血压也高。他在网上看到新闻,提到温家宝退休后的生活是:锻炼、读书、习作、会友。于是觉得自己也要向他看齐,不爱锻炼的李溥现在每天步行健身。李溥和温家宝认识60年,他这么概括对温家宝的感情:非常敬重,非常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