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交不起40万元房租的创业教授王华林准备关掉自己一手创办的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纵科公司”)。
此时的王华林在业内已完成多个第一:首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发现F蛋白中的重要功能位点;首次揭示杆状病毒中入侵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的新途径等。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见状雪中送炭,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向新纵科公司注资100万元,救活了这匹千里马。
一年后,新纵科公司成功研发了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试剂及设备。
2日上午,第一财经记者跟随武汉市“抓机遇、谋发展”主题采访团在新纵科公司了解到,公司自主研发的这套系统整合了流式技术、光电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传染性疾病的蛋白质和核酸大分子检测领域,不仅性价比较高,能大幅度降低医院的成本,还改变了依赖进口的状况。
据王华林介绍,目前,新纵科公司年营收额已超过2000万元,公司股改工作已经启动,正在为冲刺科创板作准备。
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像新纵科公司这样小而美的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占比高达75%,这些企业普遍面临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资源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为解决企业产品研发、转化、注册、生产、物流等产业链环节的共性问题,光谷生物城打造了一批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了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构建串联前沿科技和产业一线需求的合作枢纽,建设了一批专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经过11年的潜心培育,光谷生物城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内聚集生物医药企业2000多家,集聚了4位诺奖得主、27位国内外院士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
目前有400多个新药产品在研,其中28个重磅一类新药进入临床;400多个二类以上医疗器械进入市场,多项创新医疗技术开展临床应用;40多个作物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证书,已注册登记50多个新兽药和近70个生物农药。其中,植物源提取人血清白蛋白、肿瘤治疗性双抗体药物、体外控制胶囊内窥镜、小口径仿生人造血管等产品和技术世界领先。
不仅在新药研发领域发力,光谷生物城还多措并举打开园区企业上市新局面。
截止目前,光谷生物城已引进生物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企业累计完成股权融资94.67亿元,陆续推出多项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累计信贷支持64.96亿元,引进和培育上市企业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9家,150家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科前生物、嘉必优已于今年通过科创板发审会。
光谷生物城有关负责人透露,光谷生物产业已是武汉上市企业的重要基地。“十四五”期间,光谷生物城力争新培育20家上市公司,助力企业直接融资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