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对出现严重信用风险的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期限一年,委托建行托管。
具体的接管方式,是由存款保险基金出资,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给予支持,收购承接。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对个人客户和5000万元及以下的对公和同业机构客户的本息给予100%全额保障;对5000万元以上同一大额债权人的本息,按债权净额先期进行保障,预计平均保障比例在80%以上。
包商银行是20年来第一家被监管机构接管的商业银行,上一次如此重大的信用风险事件则是1998年6月,央行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下称“海发行”),当时是由工行托管债权债务,进行清算,至今仍未完全结束。
银行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凡企业都可能破产倒闭。但银行又是特殊的企业,关联千家万户和社会稳定,经营上高度依靠杠杆,一旦储户没有信心,则杠杆的支点就没有了,再大的银行也经不起多米诺骨牌式的挤兑。故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对银行的监管和储户利益的保护。
从海发行到包商银行,虽为20年所仅见的个例,但其中折射出的问题,足以引发历史深处的反思,并从中汲取教训。从客观规律看,“下一个”一定还会来的,但如果能回归正道,及早防范,“下一个”出现的概率就能降到最低。
海发行1995年8月正式成立,它是在海南原有的5家信托公司基础上向全国募集股份组建而成的。5家信托公司原有22家老股东,新募了25家社会股东,一共有47家股东。经营不到3年,海发行就因严重资不抵债和爆发系统性支付危机,在1998年6月被央行实施行政关闭,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因经营管理不善被关闭的银行。
海发行暴露出的问题很清楚,不存争议,但多年来,对到底应不应关闭海发行,一直都有两种声音。时任海南副省长的一位领导说,海发行如果关闭,海南经济会倒退十年。海发行关闭后,海南金融进入谷底,接下来16年没有成立一家新金融机构,直到2015年才迎来第一家农村金融体系外的法人银行——海南银行,于2016年1月1日正式营业。也有当事人说,如果当时政府能再支持一下,就像后来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海发行应能转危为安,赶上后来整个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扩张的黄金周期。
但也有很多声音说,海发行从根子上就存在严重隐患,是先天性的治理不健全,管理混乱,输血再多也没用,“早死早超生”。多位专家指出,海发行之殇,固然有泡沫破灭、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政府行政干预太多也难辞其咎。基于信托公司办银行,一开始就背上了沉重包袱,接管28家危机中的城信社更是雪上加霜。既然要办股份制商业银行,就要严格按股份制规范操作,地方政府不能超越自己的权限随意干预。有畸形的因,必然结出畸形的果。
和当年的海发行相比,包商银行并未爆发挤兑危机,其资产规模在中国130多家城商行中也排在前30位。其之所以被接管,是央行和银保监会鉴于其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长期难以归还,不良贷款率高出城商行平均不良率一倍以上,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不能满足监管要求,任其这样下去很可能造成巨大问题,所以进行了接管。如果说关闭海发行是爆雷后的无奈之举,接管包商银行则是雷爆前的主动处置。这一接管的大背景则是金融防风险的攻坚战。
包商银行的债权人要比海发行债权人幸运的多。海发行被关闭,国家信用并未兜底,而对包商银行的处置,虽有“打破刚兑”的因素(对5000万元以上同一大额债权人),但总体还是建立在国家信用之上,显示出维稳和维护市场信心仍是第一要务。接管第一周,包商银行的存款流失很少,体现了储户的信任和信心,这和海发行也有着本质区别。
但包商银行事件对整个金融市场仍然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它提示了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的困境,引发了“谁是下一个”的追问。尽管央行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目前没有接管谁的打算,如果哪个机构需要流动性支持,或增资扩股,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但中小银行向何处去?可以说,市场从未像今天这样真正认真地思考。
我咨询了多位业内专家,听到了如下一些声音:
1. 中小银行集聚了不少风险,有些风险是结构性的,可谓根深蒂固。
在负债端,中小银行和大银行比,吸储能力弱,活期存款少,缺乏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对公账户、工资薪金存款、各大企业的资金归集账户等稳定的流动性注入,只能依靠大量发行资金期限较短的同业存单和理财产品,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在资产端,由于人才和科技水平不足,以及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受地域限制很难分散风险,导致风险识别能力弱,有的资产期限错配(短钱长投),有的资产很难产生现金流,有的资产高收益但也高风险。由此而产生的一个综合性结果,就是“成本收益倒挂”,即资产收益率低于融资成本。那就只能靠不断输入新血来维持生命,这种扩张方式必然不断累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很难长期持续。同时,在某些地方,政府对于城商行、农商行的不当干预仍然存在,加剧了治理方面的风险。
2. 不破不立,应当探索中小银行的退出机制。
从海发行到包商银行,事实证明,“银行不会破产”的刚性兑付预期并不是百分百刚性的。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应严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必要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这不等于对每家中小银行都要负责一生。如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言,“金融机构不能只生不死,要有正常的淘汰”。
今年2月28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吹风会上表示,对高风险机构,会采取多种手段压降风险,包括兼并重组,甚至个别机构可以试点进行破产,甚至退出市场,“主要是兼并重组、重整,减少对市场的震动,依法依规按法制化市场化处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对媒体表示,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对于采取自救措施能够维持经营的,尽量通过“在线修复”方式化解风险;自救无法维持的,监管部门及时介入,尽量通过重组减少损失,降低市场冲击;不具备重组条件的,依法退出市场,严肃市场纪律。最终,营造一个欠债要还钱、投资担风险、违规受处罚、守法有回报的社会环境。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4月18日在中国普惠金融(浙江)高峰论坛上表示,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要探索完善小法人的退出机制。对高风险的法人机构,不进行直接破产,但是要探索推广引入新股东,或由其他法人进行兼并、重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有生有死、有进有退”,要建立退出机制。但退出不是简单的退出,而是靠其他好的机构兼并、重组来实现退出,这样农村金融机构才有生机和活力。
今天来看,以上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在做铺垫,造舆论,打预防针。也许那时已经在酝酿对包商银行的处置了。
根据麦肯锡最近三年推出的中国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未来三到五年,银行业会有两个重大趋势:一是马太效应,好的更好,差的很差;二是银行业很可能会存在重大的并购机会,大量“受灾严重”的农商行和城商行将被并购。因为长期容忍高风险,为了抢占市场做“别人不敢做的业务”,城商行和股份行的不良资产包袱很重,无法自行消化。
3. 不应认为中小银行就没有希望,民企就搞不好银行。
中小银行向何处去?麦肯锡提出,未来几年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生存的关键时期,亟需从规模银行转型为价值银行。银行应积极推动四大战略举措来创造经济利润:做强零售——聚焦财富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做精对公——向轻资本转型,做行业专长银行;资源优化——推动以风险偏好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带动价值创造;风控先行——打造专业的降存量、控新增“防火墙”。
尽管今天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尽管有一些金融机构的民企大股东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但不应认为中小银行就没有希望,民企就搞不好银行。
截至2018年末,中国的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为21家,数量不多,但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中占比达55.7%。中小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很多,但信贷投放占比偏低。银行信贷的供给结构也存在不平衡,信贷资源过度集中于大企业、国有企业、政府项目、房地产领域等,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相对不足。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应该鼓励发展一大批专注于微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它们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促进在业务和产品比重上提高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占比,把金融资源更多地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等领域倾斜,增加更有效、高效的金融供给。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小银行因为扎根本地,专注,距离客户近,能够做出合适的资产。以美国为例,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最新数据,2018年末,全美受其保障的银行总数为5406家,其中社区银行4979家,占全部受保银行总数的92%;社区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为157亿美元,占总资产额的0.69%;2018年第四季度社区银行的净利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为3.78%;2018年末社区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比率为14.72%。
为什么美国社区银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归根结底是坚守本源,相信“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娇美”,锻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客户信任的能力;对客户知根知底的了解能力;以非标准方法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作为授信决策依据的能力;持续保持专业和专注的定力。他们以解决客户难题和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不热衷追求规模增长,但注重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不热衷外延扩张,但注重内生性增长;不迷信金融科技,但更注重对客户的深入、全面和持续的了解;授信业务决策不依赖担保和抵押等风险缓释手段,而坚持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并结合专家对客户所在行业的知识而作出判断;在业务拓展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不熟不做”作为取舍准则。
小结
包商银行被接管,由于监管者事先的考虑比较周全,从流动性风险和市场信用收缩的角度看,其所产生的冲击并不大。但也许,这只是冲击的开始,如果我们不能透彻地理解中小银行的结构性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话,同业刚兑被打破后,金融定价中将真实地反映风险溢价,那么中小银行未来开展同业业务的难度会更大,负债端的成本可能更高。
所以,这既是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思时刻,也应该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反思时刻。金融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当前需要加以提醒的,是我们在正视民企金融机构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怀着建设性和积极的态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破立之间:金融深处的教训”,有删节